分享

对国军来说,能学会抓壮丁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萧武在此 2022-01-25

按照国民政府1928年底的统计,全国部队总数大约220万人,其中中央军大概五十多万,其它都是地方部队,也就是军阀部队在北伐时加入国民革命军的,东北军有三十多万,中央军和东北军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势力。当然,四川军阀部队的数量也不少,但是因为四川省内军阀林立,并不统一,所以也不能和中央军、东北军相提并论。

到1937年抗战开始的时候,国内军队已经整顿和改编,大量的地方军阀部队被缩减编制。许多地方军阀部队没有拿到多少番号,只能保留少量正规有编制的部队,其他部队都改编为地方保安团之类的部队。最极端的比如云南,一个省只有六十军一个番号,但实际上兵力超过五万人,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地方部队,以此来维系龙云的统治。华北地区的宋哲元部只有29军一个番号,实际兵力在十万人以上。

但抗战开始的时候国军数量至今没有比较准确的说法,一般估计最少的是按照整编之后的规定员额计算,大约120万人,实际上能够动用的部队数量一般估计在250万人左右,取中间数的话一般估计在二百万人左右。其中,中央军的实力有所上升,一般估计在七十万人左右,剩下的是各地的地方部队,有的军队数量多番号少,有的番号多但是军队数量不多,做不到齐装满员。

七七事变之后,华北地区的抵抗以西北军余部为主体,宋哲元部29军被改编为四个军,中央军也有部队北调支援,但主要是在山西参加南口会战,比如汤恩伯的十三军,其他中央军部队投入的不算太多,因为这时中央军正在往上海调集,准备打淞沪会战。到淞沪会战的时候,虽然号称七十万人参战,但实际赶到战场的以中央军为主,当时国军中最精锐的几个师都投入了会战。

中央军当时名义上有六七十万人,但分散在全国各地,比如相当一部分追击红军长征,进入了西北地区,西安事变解决之后,也留下了不少部队。所以等淞沪会战开打的时候,宋希濂的三十六师只能紧急从陕西调往上海参战。其他除了原本用于拱卫京畿的几个部队之外,也都是之后不断增调进入淞沪战场的。因为中国地域广大,调兵增援耗时费力,所以变成了添油战术。

淞沪会战前后持续了三个月,打到中期的时候,国军兵力其实就已经捉襟见肘,不得不开始增调地方部队赶来支援。但实际上赶到战场并参战的,只有极少的地方部队,比如桂系部队,四川部队赶到的时候国军已经开始撤退,所以并未大规模投入战斗,就变成了掩护撤退的主力部队。广东来的两个军则是只赶上了南京保卫战,云南部队六十军赶到的时候,徐州会战都已经快要结束了。

所以,在接下来的徐州会战中,参战的部队中,桂系部队已经在淞沪会战中被打残,只能担任辅助作用,东北军五十一军于学忠部也在南线参加防御作战,而在北线作战的主力就变成了西北军冯玉祥旧部为主体,比如孙连仲、庞炳勋部,都是较早就已投靠常公的,前期主要的打击兵团五十九军则是宋哲元部改编而来的四个军之一。川军从山西撤退下来,被安置在河南,也被临时调入五战区参战。

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之后,国军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兵力不足。而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长期处在内战之中,所以全国各地除了广西之外,都没有建立起完整的预备役制度。包括中央军部队,在两次大会战中,能够用于补充一线部队伤亡的,只有中央军控制之下的几个省的保安团,比如湖北、浙江、江苏等,这也就是电影《八佰》中为什么一开头是湖北省保安团增援上海的原因。

虽然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在抗战爆发时已经是四亿多人口了(实际数量估计不止此数,约在五亿左右)。但因为长期内战,所以各种制度一直不完备,除了广西之外,大多数军阀都没有建立起预备役体系和民众动员体系。因为动员需要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而这一直是国民政府的短板。广西之所以能够建立起来,也是因为在蒋桂战争中失败之后,退回广西划境自保,保甲制度搞得比较好。

到抗战进入中期之后,国民政府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后备兵源不足,前期消耗太多,老兵越来越少,后面临时补充来的新兵缺乏战斗经验,这也是在中期以后国军对日军作战时容易出现全线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也是在此之后,国军在西南逐步建立起了保甲制,能够用抓壮丁的方式来补充一线部队了。在这个意义上说,抓壮丁虽然问题非常多,但对当时的国军来说,能学会抓壮丁,能抓到人,送上前线,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相比之下,八路军在进入抗战前线的华北地区之后,尤其是在进入敌后抗战阶段之后,因为能够迅速在新占领的地区建立根据地,建立起完整的基层组织体系,做好群众工作,所以动员能力就非常强,部队扩张的速度也很快。八路军上前线时大约五万人左右,到1940年时数量已经超过一百万人,就是因为建立了庞大的基层组织体系,能够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国的人口优势。而这对国军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