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欧丽娟“中国文学史”课程笔记(三十三)

 doubleLY 2022-01-25

33.1 永明体:律体的诞生

图片

1. 朱光潜《中国诗何以走上的路》:

(论点出自朱先生的文章,论据为欧老师课堂补充)

(1)声音的对仗起于意义的排偶,于赋中最先体现,影响了律诗的形成和发展。

(2)自东汉以后,梵音随着佛经的翻译的引入,音韵更具特色规模,催进了律诗的形成和发展。

随着佛教东传,一些梵语拼音的书籍也传入中国,刺激了中国人对于汉语声韵的认识,如晋朝道安传布的《悉昙章》,其以图表的形式来标记梵语中子音与母音的拼音组合。南北朝的鸠摩罗什翻译了《涅槃经.悉昙章.罗文》:“悉昙章者,即是声明学(声韵学)也,一切文字章句语言并出于中。
谭世宝《悉昙学与汉字音学新论》认为,汉字的字音分析学是一个历时一千多年的,由众多的学者自发地参与、学习、模仿以至创造性地发展悉昙学的漫长过程。通过比较悉昙学与汉字的语音学,不难看出,古代声韵学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方法,都受到了悉昙学直接或间接的启发,如反切。
我国声韵学的发展:

我国的声韵之学始于魏晋,如曹魏时的李登有《声类》十卷,晋朝吕静模仿《声类》写了《韵集》。魏徵等《隋书.文学传.潘徽传》载:“李登《声类》,吕静《韵集》,始判清浊,才分宫羽。”“宫羽”指声调的清浊,但尚属于粗略的划分,还没有精细到四声,四声的发现受到佛经转读的影响。南朝齐永明年间,周颙(yóng)著《四声切韵》,沈约写作了《四声谱》,共同推动了声律的发展。

④梁.慧皎《高僧传.经师》:

“自大教东流,乃译文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语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音无授。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音(呗)。”   

(3)诗歌内律的发展:齐梁时代,乐府诗逐步演变为文人诗。诗脱离了音乐性,变成了有词无调的“徒诗”,文字本身的乐律代替了传统的音乐谱曲,永明声律就是这项演进的自然成果,音律的目的就是从词的文字本身来呈现出诗的音乐性。 

吴大顺《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辞研究》指出,徒诗观的确立使南朝的诵读之风开始兴盛。诵读为人们认识诗歌语言自身的音乐美提供了条件,诗歌语言的四声、平仄等音乐要素的发掘又进一步满足了诵读的要求,因此,永明体实际上是应诵读活动而产生的。 

徒诗观:在实践中大量创作有词无乐的文人诗,在观念上认为诗应具有独立性,注重发掘文字本身的乐感美。

2.历史记载:

1)《梁书.庾肩吾转》: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 (对偶+声律

2)《南齐书.陆厥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沈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3.高文强《佛教与永明文学批评》一文指出,永明诗歌不仅在声韵方面受到佛教的刺激,文学观念也受到佛教的影响,永明诗人提出诗歌创作要“平易流转”(声律+对诗歌意义、美感的直接把握),这标志着一个民族将消化所获得的技巧转化为了圆熟的运用。“平易流转”的提出意义重大,永明诗人对元嘉诗厚重、堆砌之风加以革除,避免诗作滞重之累,从这个意义来讲,这是诗歌史向唐代高峰伸展的桥梁。 

图片

33.2谢朓

图片

1. 谢朓,字玄晖,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有人认为其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百度) 

2. 历代评价:

(1).毛先舒《诗辩坻》:元嘉遗声,自朓革之。”(革:平易流转的诗风) 

2)沈约对谢朓数加推许:“二百年来无此诗”(《南齐书.谢朓传》)、“调与金石谐,思遂风云上”(《怀旧诗.伤谢朓》)。并引谢朓常见语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昙首传附王筠传》)弹丸,弹和丸都是浑圆。 

3)《文心雕龙.声律》: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可视为刘勰对谢朓的回应。 

4)宋.严羽《沧浪诗话》:谢朓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当观其集方知之。” 

5)明.谢榛《四溟诗话》:及灵运古律相半,至谢朓全为律矣。清华学者统计,梁代带有律句的诗的比例高达62.9%(唐诗的比例未必有这样高)。 

3.高文强《佛教与永明文学批评》:

对于如何新变,永明文人已经形成了一个理性的认识,《梁书.庾肩吾传》和《南齐书.陆厥传》指出了“竟陵八友”中沈约、谢朓、王融有关声律新变的主张。不过,永明新变不仅体现在声律上,也包含语言自然平易化的倾向,还包含了审美观念的转变,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指出永明新变提倡“言尚易了,文憎过意,吐石含金,滋润婉切”。 

图片

33.3 谢朓的写作特色

图片

 1.历代评价:

(1)《南齐书.谢朓传》:文章清丽。” 

2)明.王世懋《艺圃撷余》:诗称发端之妙者,谢宣城而后,王右丞一人而已。” 

(3)钟嵘《诗品》:微伤细密,颇在不伦。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足使叔源失步,明远变色。善自发诗端,而末篇多踬zhì),此意锐而才弱也如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4)胡应麟《诗薮.外编》:六朝句于唐人,调不同而语相似;'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为初唐也;'金波丽鳷(zhī)鹊,玉绳低建章’,盛唐也;'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中唐也;'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晚唐也。俱谢玄晖诗也。

2.谢朓诗末两句常常回到个人的感伤,如渴望隐居,明哲保身,脱离世俗等,这种个人的境界显得狭小单薄,这也是他被认为“末篇多踬”的原因,但必须要同情理解诗人的处境,他的确处在一个险恶的官场中。(魏耕原《谢朓诗论》)

 3.关于谢朓诗的“清丽”和“细密”: 

(1)日本学者入谷仙介:

把谢灵运称之为“大谢”,而把谢朓称之为“小谢”,这样的称呼不单单是基于年代的先后,后者的实力的确没有前者来得强。谢朓跟谢灵运不同的地方是,小谢诗更温雅、纤细、优美。比起思索性(谢灵运诗中的“兴情”“悟理”),谢朓诗更注重感觉性;比起宗教性,更注重人性。与其说他发现了自然,不如说他在自然里发现了美。从这点来看,谢灵运和谢朓的山水诗就有了本质的不同,谢灵运主要表现借助客观写实的白描的手法,以精细写实的手法模写山水自然的外在美,而谢朓在继承了大谢描写山水自然美的同时,又加入了一些内容,这就把自然的功用从净化个人的苦闷转变为千万人对美的享受。 

(2)大历(中唐代宗年号)时代,重新光大了六朝诗人,尤其是谢朓的精神——着眼于细致微妙而又变化着的事物,对衰亡瞬间的惋惜,对逝去的美好的眷恋——这就构成了所谓的纤细的精神,如“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图片

33.4 谢朓的诗史地位

图片

1.谢朓与大历诗坛:

(1)蒋寅《大历诗风》:谢朓诗中主要表现的正是后来贯穿于大历诗中的基本情绪,他最早在诗中表现了中国士大夫的典型性格——双重人格,即出世与遁隐的矛盾,由此产生了吏隐两种生活方式。
(2)许总《唐诗史》:在南朝诗人当中,大历诗人尤其钟情于谢朓,如钱起《晚出青门望终南山别业》:“能清谢朓思,暂下承明庐”;李嘉佑《和都官苗员外秋夜省直对雨简诸知己》:“萧条人吏散,小谢有新诗”。用钱起的两句诗总结谢朓诗的特点就是:

“江山飞丽藻”(《奉和宣城张太守南亭秋夕怀友》)

“宣城传逸韵”(《奉和张荆州巡农晚望》)

2.谢朓诗史地位:

(1)谢朓诗在六朝的唯美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把大谢所看到的自然世界转化成一种人人都可以欣赏、享受、净化内心苦闷的对象,这使谢朓诗获得了广泛的接受与共鸣。 

2)初唐:唐.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序》:

“常与诸学士论小谢诗,……美哉玄晖,何思之若是也!……时历十代(30年一个时代,十代即是300年),人将四百,自古诗为始,上官仪为终。”

构建出“古诗——谢朓——上官仪”的诗史发展观。 

(3)盛唐:李白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送储邑之武昌》:“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 

清.王世贞《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之三:

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

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 

(4)中唐:大历诗坛。 

图片

33.5 四联八句的微型诗体

图片

1. 四联八句诗体的发展:

1)孙康宜先生认为,八句诗兴起于文学沙龙。现存的永明文人集团的诗歌大多是八句,题材以咏物为主,带有游戏的性质,而谢朓就是创造八句微型体诗的第一位诗人,如他的《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有八首是八句,另外三首是十句。此外,谢朓荆州任职时开始精研八句诗体中情与景的结合。 

2)南朝梁庾信有《咏画屏》组诗二十五首,其中二十三首都是八句诗;到了初唐,帝京篇中有九首是四联八句体。 

2.孙康宜先生认为,“弹丸”之喻产生一种圆满自足的意象,而它的圆满有赖于声律的和谐以及结构的完美——情与景的合理安排。

图片

33.6 新的抒情结构

图片

1. 孙康宜先生指出,谢朓在二十六岁的时候离开“竟陵八友”的文学集团,终断了咏物诗的写作,逐渐转向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他四处宦游奔波,用八句诗体写了大量的送别诗,但内容已经突破了咏物的模式,《将发石头上烽火楼》是他发现诗歌新的抒情结构的开端。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

徘徊恋京邑,踯躅躧曾阿。

陵高墀阙近,眺迥风云多。

荆吴阻山岫,江海含澜波。

归飞无羽翼,其如别离何!

 2.《将发石头上烽火楼》奠定的情感结构:

首联——情(时间)

中二联——对仗、景物(空间)

尾联——情、(时间 

(1)对仗句与非对仗句规律地分布:首尾两联不对仗,中间两联对仗,它对应着一种以时间—空间—时间的顺序所展开的心灵运动。

(2)中间两联的内容基本上是景物,而首尾基本上是个人感受的抒发,这种安顿方式,也是情与景的安排方式。

(3)这种抒情结构犹如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旅行:第一段旅行是从非平行(不对仗)的、以时间为主导的不完美的世界——首联,到达第二、三联(对仗),平行的、没有时间变化的、完美的世界。第二段旅行是从二三联到尾联,即从平行的、完美的世界回到非平行的、不完美的世界。第一段旅行与第二段旅行共同构成了一个圆周运动的形式化结构,正是这种特殊的抒情结构,奠定了唐代律诗空前的成就。 

33.7咏物诗的兴盛

1. 咏物诗主要是竟陵王的文学集团中兴起的产物,并非谢朓的贡献。 

2.咏物诗概念:

(1)李因培《唐诗观澜集》:咏物之作本六义,赋体兼以比兴,如古诗《断竹》之谣,楚辞《橘颂》之赋,已开朕兆。” 

2)《四库全书总目.咏物诗提要》:昔屈原作《橘颂》,荀况赋蚕,咏物之作,萌芽于是,然特赋家流耳。汉武之《天马》,班固之《白雉》、《宝鼎》,亦皆因事抒文,非主于刻画一物。其托物寄怀,见于诗篇者,蔡邕《咏庭前石榴》,其始见也。

3)清.俞琰《咏物诗选.自序》:《卫风.淇奥》颂赞缘竹之美盛以喻君子之德,竹子非全篇主题,故“其体犹未全”。咏物之作自六朝而始以一物命题,唐人继之著作益之,两宋元明承之,篇什甚广。故咏物一体,三百篇导其源,六朝备其制,唐人擅其美,两宋元明沿其传”。 

(4)咏物诗两个特征:主于刻画一物、以一物命题

3.南朝咏物诗研究:

(1)阎采平《齐梁诗歌研究》:齐梁咏物诗所咏之物包含自然物,也包含人工物。咏自然物占齐梁咏物诗十分之八,咏人工物的大概不到十分之二。咏自然物的作品中,只有极少数作品与自然物不相关涉。所以,齐梁文人对于晋宋的山水诗有着重要的继承和发展。 

2)赵红菊《南朝咏物诗研究》:南朝总共有517首咏物诗,其中人工器物为对象的有303首,这是一种生活化倾向的集中体现,也创造了一种日常生活普遍诗化的氛围。(不同学者研究标准角度不同,结论存在差异,结论仅供参考) 

3)魏耕原《谢朓诗论》:鲍照与谢灵运诗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加入了幻游天地云水的视野,创造了渺茫的水汽的意象。而谢朓的独特性在于开创了“窗景”。 

33.8 山水诗的景物描写

1. 魏耕原《谢朓诗论》概括了谢朓山水诗的视角:

(1)谢朓的山水诗喜欢用焦点透视,焦点透视即定点透视,体现了西方绘画的特征,而谢灵运擅长散点透视,这是中国山水画的特征,北宋画家郭熙归纳出中国山水画透视的三个特征,提出了“三远”:

平远——平角 

高远——仰角 

深远——俯角 

(2)焦点透视主要呈现在“窗景”上,以门框作为框架来摄取景物,这就带有一种以小观大之趣。最早运用这样的观物的方式的是谢灵运,不过他只是偶一为之,如《石壁立招提精舍》:“绝溜飞庭前,高林映窗里。”

2. 北大教授葛晓音《山水诗田园诗派研究》:

把室外的众山、群木、坡田、高峰都罗会于门窗之前,可以见出不出户知天下的理趣。事实上,这也为后代的山水诗人开启了从窗户、亭阶来吐纳外界景物的表现法门。透过画面远近关系的处理体现出一种天地为庐的空间意识,这实际上是谢灵运山水诗的首创。,但把窗景发展成为一种常见视角,并加以多元展现的,还是谢朓。 

3.谢朓的山水诗描写的多是平旷的景物,如远山、远水,平远是他构图的主要方式,故王夫之《古诗评选》说谢朓的诗中“隐然一个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平远的视角可以和焦点透视结合,而焦点透视又可以跟“窗景”相配合。 

4.鲍照描写的是行旅中的山水,谢朓写的是官署里所见的景物。

图片

33.9 的开拓

图片

1. “青苔”意象: 谢朓《直中书省》:红药当阶翻,苍苔依砌上。

(青苔与芍药的对比,熔铸了诗意)

青苔的意象对盛唐的王维的影响深刻,如《鹿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青苔”在《红楼梦》的散文、诗歌中出现了十多次。 

2.“衰荷”意象: 

谢朓诗中的“衰荷之景”:

《治宅》:辟馆临秋风,敞窗望(窗景)寒旭。风碎池中荷,霜剪江南菉(lù)。” 

《冬日晚郡事隙》:飒飒满池荷,翛(xiāo)翛荫窗竹。” 

李商隐继承了谢朓的“衰荷”意象,如《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李商隐透过衰荷看到了无止境的死亡和离别

李商隐又直接影响了《红楼梦》,贾宝玉《紫菱洲歌》: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

④衰荷意象的扩展:莲疏藕折的意象。继谢朓开创衰荷的意象,莲疏藕折之景成为以梁简文帝为核心的文学集团的共同审美对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