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山游记_ 水步金山

 我願追随風趙 2022-01-25
却道天凉好个秋

写在前面:今日,应从本号有缘结识的台山朋友宁哥之约,我和邝兄与家人有幸到台山水步镇游玩。从草坪里到永盛里,吃过黄鳝饭,从冈宁墟到潭江边的金山大桥下,一路都有赖宁哥的带路与指引,还有邝兄家人的款待,小编非常荣幸!

所以讲呢,开个公众号胡乱吹水还是有好处的,吹水吹得多的,自然会遇见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开始做什么都是难的,但只要是你喜欢的事情,就坚持下去,无论人家讲什么,都一直不放弃,自然会有一点收获。将来的路自然充满未知,也免不了恐惧,但是既然自己选了一条路,便断无退缩的道理,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水步镇并没有金山这个地方,但是应该会有很多金山啊伯,一百多年前,他们为了生计,远涉重洋,去到旧金山谋生,这本就是一段传奇。而且附近有一座金山大桥,所以我才会以此作为文题。水步是有很多碉楼,但是水步碉楼这个题目未免太普通,所以我才选了这个比较吸引人的题目。

-2020.08.15



水步镇的牌坊,这图的确比较暗,当然不是我拍的,因为当时天比较阴。



水步的由来

水步的头墟始建于1799年,也就是清朝的嘉庆年间,大约隔了100年之后,又有10户人家5个姓氏集资兴建了新荣市,所以新荣市有十户墟的说法,大约又过了25年之后,到了民国的年代,又有13户人家集资兴建了公和市,所以就形成了水步镇三市的品字形格局。

水步头墟,新荣市,公和市三个墟都傍水而建,同济共荣,因此得到“水步三市”之称。1952年冬,三个墟合并成为水步镇,为台山十三区署地,到了1987年才改名为水步墟。现在墟内的洋楼建筑依然保存得非常完整,这些沿街骑楼高2-4层,立面装饰丰富华丽,处处彰显出当年的繁荣昌盛景象。

水步镇上的碉楼,还有一块石头写着“水步碉楼”,还拍出了乌云里的太阳,很高水准的一张图,当然也不是我拍的,不过个人觉得这碉楼跟新会冈州广场的余庆楼有点像。



今日我从家出发,准备到台山水步去游玩。本来导航提示是60公里,路程应该就是50分钟到1个小时。但是,我却整整走了两小时,为什么,因为我终于第一次走过了传说中的“佛开高速共和至司前段”(路况电台中的塞车黑点,播一次讲一次),的确塞车到不得了。5.5公里的路程,走了55分钟。。。

这55分钟里,我被无数车随意穿插(不打灯硬性变道),有很多车不耐烦走上应急车道,然后又见缝插针地“插”回原车道。。。有人讲,车品如人品,这些人大多喜欢投机取巧,脾气暴躁没有耐心,不守规矩唯我独尊,高速众生相,形形色色。其中,又以A,T,X,Y,E居多,你们觉得这是什么就是什么,懂的自然都懂,有些东西不能说太多。

高速下的水步草坪里。



我是新手,自然不会这样做,不过按一下喇叭表示被插队的不满,还是会做的。不过还是让他们插队,因为首先,我不敢跟前车太紧,其次,他们硬插队我能怎么办,难道撞上去不让过?他们横行,然后我霸道,之后大家一起应急车道一天游,吵架争论?何苦呢?不如我让一下,反正不赶时间。赶时间也不敢乱开,毕竟我水平有限。。。

不过真的很不好意思,让朋友们久候了这么久。。。第一站,到了在建高速(应该是中阳高速)高架桥底下的水步镇草坪里,这地方也是在建的一个旧村翻新小风景区吧,现在很流行搞乡村旅游。

水步草坪里

草坪村(含新村龙华里),因村场原是一块草坪而称之为草坪(地名),村随地名而取名草坪里。

该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隶属新会县文章都。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建立新宁县后,转属新宁县文章都址山甲。清代,属新宁县文章都古岭堡。民国时期,属台山县公益区大岭乡,后属二区共和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台山县二区(后十三区)长塘乡,1957年属台山县水步乡,1958年属台山县大江公社草坪大队,1961年属台山县水步公社草坪大队,1963年并入长塘大队,1984年属台山县水步区长塘乡,1987年属台山县水步镇长塘管理区,1992年属台山市水步镇长塘管理区,1999年属台山市水步镇长塘行政村至今。

世居村民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使用粤语四邑台山话。村民主要姓氏为林姓。先祖林杞原居福建蒲田,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官任高州府海康县正堂,任满而告老还乡,因盗贼作乱,梅岭路阻而寓居古冈州。后至杞卒,其官氏夫人携子百钟迁往古博(鹤山址山)定居。

八世子和,因避“梁勇之乱”与父玉润一起,从古博址山迁至文章都曹冈(今新大江),又传至十二世相元于明洪武初年携子云谷,月岩迁到德行都汉塘居住。数年后,云谷携子国珍迁到文章都建居草坪村。清末民初,华侨归里建新村龙华里。

咋一看,我还以为这里是一个房地产楼盘。

里面有碉楼有祠堂,学校,渡头,小河,老屋,虽然半新不旧地很突兀,但也算一处风景吧。这条村是姓林的,还出了一个人物,叫林棠,反正就是领导人的笔杆子之类的功勋人物(我太孤陋寡闻,也不认识这位林先生),不然这村怎么能搞旅游区呢?

这两边的祠堂与中间翻新过的牌楼对比,怎么看怎么突兀。

这是旧时的祠堂,看看图的右边,很明显中间的牌楼是新建的,之前不是这样的。

这就是2019年初的这间小学同现在的小学对比了,这间学校始建于民国初期。

一座是翻新过的学校,一座是没有翻新过的宗祠,这对比的确很大。

这是旧时的私塾,这间学校建于清朝。

这是翻新过的私塾。

这条村的确建筑很古朴很美。

新旧对照。

林元芳,清道光己酉科拔贡生。道光三十年庚戌科奉旨朝考(朝考:清代科举制度。凡新科进士引见前,由皇帝再考试一次,称朝考。朝考后授官,前列者为庶吉士,次者分别为主事﹑中书﹑知县等。)一等三名,钦点户部京官。

这是祠堂堂前的石碑,诉说着这个家族曾经的威水史。(贡生: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明代有岁贡选贡恩贡和纳贡;清代有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例贡。清代贡生,别称“明经”。

这里应该是准备春节开放的,但是很不幸今年的春节是落空了,现在已经是8月了。

这位林先生的故居也是大门紧闭,跟我上次去的一位新会林将军的故居一样。



(林棠【1907年至1996年】中国国民党早期党员,美共党员。1925年参加了中国国民党,参与了筹款支援国内“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和香港海员大罢工等,1928年春参加了美国共产党,并任反帝大同盟纽约华人支部主席,国际劳工保卫会及华侨工人群众组织“华工中心”领导机构的执行委员,1951年3月被派到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历任研究院副处长,副局长等职,多次担任毛泽东、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外国领导人举行会谈(会议)的翻译工作)

这应该是原来的村口前的荷塘,已经大部分枯萎了。

村前面的老树。

村里一种不知名的植物,不过他的果实很漂亮。

禾苗新种,不同的人拍同一角度,也能得出不同的效果。反正我没拍。

这间屋子的门其实是一张纸。。。哈哈哈哈


村口有一条小河,还有个新建的码头,旁边还有一个旧的埗头,河里有一条非常塑料化

的木船,估计两个人坐上去就翻了,纯属为拍照打卡而创造出来的风景。

旧时的码头明显没有这些花哨的小船。当然这码头肯定是新建的。

这条船真的给人一种很不靠谱的感觉。对面那几层的亭不知道是干嘛的。

第二站,就是去吃水步最著名的黄蟮饭,既然著名,肯定很多人去吃拉,所以当我们去到那间最著名的黄蟮饭时,黄蟮已经被人家吃完了。。。

下一批黄蟮还未送来,所以就没得吃了。。。这里强调一点,食客多数都是A,X,Y,E,T。尤其是T,大多脾气暴躁,横行无忌。(这一点是邝兄,宁哥特别要求加上去的,与我无关)

这就是传说中的全国首间黄鳝饭了,叫做“爽爽黄鳝饭”,门前一片奖牌,里面却其貌不扬。我没有吃过,所以不知道好不好吃。

吃黄鳝饭那条村的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

这个菠萝真的有趣,我第一次见菠萝树结这么大个菠萝,用绳子绑住了,应该是不让人摘他。

在前往水步镇上的途中,我们偶遇了这两幢非常宏伟的碉楼。里面应该都是有人住的。历史不可考。

我们在拍这两幢楼的时候,有一位啊伯见到我们在这拍得这么高兴,他也过来一起拍。或者住在这里的村民,对了这两幢楼几十年,都不觉得这里有什么特别的,但见到外地人都来拍咯,自己当然也不能吃亏。

碉楼所在这条村也是很少人居住了。

那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到水步镇上去吃没那么著名的黄蟮饭。水步镇上还算比较发达的,宽阔的沥青公路(刚建好的,还未完善),广大的镇域,繁荣的街道,这是我见过的一个中上游水平的乡镇了。(单以城镇面貌论,其他不计)

不同人拍的黄鳝饭,自然卖相就不同了,反正我不觉得有多好吃。

这间学校比我的小学都大很多。

既然没那么著名,我也记不住饭店的名字,平平无奇的黄蟮饭,价钱应该挺贵的(具体我不清楚),说不上好吃,也不觉得难吃,跟几年前在赤坎吃的煲仔饭差不多吧。

水步大城桥

这图拍的天空有点夸张,不过当时天空是很蓝。

这桥作为水步新晋网红桥,的确是有些韵味的,尤其是两边的石孔,应该以前是有插柱子的,或者有遮雨的亭子也不出奇。

过了桥的稻田,有两座碉楼在远处,不过由于太过泥泞,我们就没去。



吃完饭,旅途继续,这一站是潮兴村的“网红”古桥,不过这天网红们没来,所以显得异常安静。这一条桥据说始建于清代,根据一位老人的言辞,这桥是他爷爷建的,我估计这桥也就最多就是清末建的,最早不会超过1850年前。

大城桥建于清代,坐落于水步联兴管区,是连接大城、潮兴、潮龙三个自然村的陆上通道。该桥长50多米,宽2.5米,全部由花岗岩条石砌筑而成。石桥设有两个坚实的桥墩,桥面由5块花岗岩条石并排,桥身两边分别由同样是5块花岗岩条石并排组成,该桥虽然历经130余年风雨洗刷和人畜践踏,至今依然整体完好,实在是奇迹。


这桥还是挺特别的,石桥,中间高两边低(几乎所有石桥都这样),一边岸上还有石板路一直延伸到远方的村落,在桥上看见远方两座碉楼,景色很唯美,但美丽的东西通常都伴有危机,我应该就是在这被蚂蚁咬了,红火蚁,咬了一个水泡,痒到入骨入肉。。。村里有两座碉楼,但由于前一天刚下过大雨,路太泥泞,我们就没有过去。

这个潮兴里几乎都没有人住了,只有几个老婆婆在老屋檐下乘凉,还有两只鸭子在悠闲地散步。曾经,这条村应该也热闹过吧,而如今,只有草色青青。

牌坊里写满了人名,不少华侨的影子。

这也是很有特色的房子。

村前大树下的一块石碑,刻着一个人的名字,可能是开村的始祖,也有可能是建桥的人。

哎,这禾苗怎么种得这么稀疏?这不是禾苗,是马蹄苗,我也是第一次见。

路上的风景,祠堂旁边的房子也真的很漂亮。

这里是一所足球特色学校。

一条很古色古香的村。

对了,这就是风水塘。

这些房子很整齐,很大。

下一站是到冈宁墟看曾经拍过电影的地方,什么电影我忘了,反正我也没看过。话说这冈宁墟面向潭江,水路发达,与对面开平也只是一桥之隔,优越的地理位置让他在百年前便形成商业墟街,也曾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水步冈宁墟

冈宁此地,是潭江冲积平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且旅外华侨很多,现在旅居美国、加拿大、香港的乡亲有四、五千人,等于在家1850人的两倍多。两位叶老回顾说,1923年,这里已经形成一个圩市,不过,那时的冈宁圩是用竹葵搭建而成,卖粮食、蔬菜、水果、副食品等等,那时已经比较兴旺。
  

1926年,一间较大的“杏记木店”失火,火势很大,迅速蔓延,烧毁了所有店铺。圩市浩劫之后,冈宁旅菲律宾华侨倡议重建冈宁圩,冈宁不少乡亲都响应,海外华侨也大力支持,他们聘请著名的建筑师黄大韶主持进行重建。

黄大韶是冈宁英管村人,在广州市开了一家“黄张记”店,专门设计和承建房屋,是广州当时名声显赫的工程师,据说他曾参与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冈宁人都称他为“黄韶公”。

在黄大韶的主持下,他们把靠近河滩的荒地平整,规划成长方形的圩市。有的楼宇由旅外华侨画好图纸委托黄大韶承建,有的是直接由黄大韶设计蓝图和承建。而所用的水泥、钢材、玻璃都从外国购进。1930年,新的冈宁圩终于建成。

因为冈宁靠近潭江,经常有盗贼从江上乘船而来,打家劫舍,因此人们又在江边建成这座“冈宁市碉楼”。冈宁地处潭江边,潭江是水上交通枢纽,从江门、广州、香港、澳门、广西梧州来这里,水路十分方便。

新圩建成后,冈宁人又在江边建了3个码头,于是各埠来的船只可靠岸,那些大船靠驳艇,商人、商品直接进圩市,不少农产品也由水路运出去,船艇来往不绝。那时,停泊的中、小船每天有百几只,三枝桅大船也有十几艘。

而冈宁周围近十公里的人都来这里赶集,叶如光说,每天担米来卖都有八、九十人。这种繁盛,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后来,公路建设发展加快,附近的开平市三埠,台山水步镇圩、大江镇圩、公益埠,因靠近大公路而兴旺起来,而潭江作为水路的交通地位开始下降,没有往日那么繁忙了,加上冈宁临靠的是潭江支流,离潭江主流航道近200米远,早年支流上游建了水闸,从而支流变浅,中型船只都难在江边停泊,于是冈宁圩也就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



冈宁墟的城门,外面的牌匾写的是“鹅城”,这里的别称就是“鹅城”,不要看这个城门好像很沧桑,其实是为了拍电影新建的。

已过中午,这里的饭店非常冷清,也鲜有游客。

这座碉楼就是真的古董了,应该是几十年前建墟而立的碉楼。

这与曾经的江门墟也是一样的,不过江门墟能发展成江门市,而冈宁墟到现在还是冈宁墟,而且冷冷清清,鲜有游人问津,与江门墟街的现在依然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形成鲜明对比。

最喜欢的图片,哈哈哈,这位仁兄是谁我不知道,但他真的很自信,那么就放他上来吧。

这间博物馆很小,应该是私人开的,里面很热。

不过这里有城门,有碉楼,这是江门墟所没有的(不过侧面也反映了江门当时的治安还是相对好的,要知道,碉楼是乱世治匪的产物,并非什么为艺术而生的“文化遗产”)。

冈宁墟与江门墟的现状,的确江门墟是繁荣很多。

这据说是一种传统工艺,不是砖雕,是不知道什么画来的。

冈宁走地鸡。

我怕这间店就是被吃免费饭吃到倒闭了,希望不是,这间店这一天没开门。

一座冈宁市碉楼屹立在城门旁边,如果我没记错,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到碉楼的真面目。要门票参观的碉楼我还没看过,不要门票的碉楼就经常远观。不过这碉楼除了建得与其他建筑不同之外,好像也没什么好看的,又不能进去看,反而我的视线被城门远处的一座非常宏伟的大桥吸引住了。

在冈宁城门远眺开平金山大桥,的确很有气势。

原来这座桥叫金山大桥,桥上的确有一座金色的大门,而且门高数十米,与两边的铁索拉成一条金色的长龙,非常壮观。邝兄讲,这桥对面的确是开平的金山(一个地名),所以这桥叫这名没毛病。而且这是开平台山新晋的“网红桥”,吸引了无数市民来这里打卡。

环城公路东环段项目于2015年4月开工建设,起点在三埠簕冲接南环,终点至金山大道与国道325平交路口处,全长7.4公里,总投资10.82亿元,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其中,金山大桥全长1512米,主塔塔高120米,桥面宽43米,主跨为180米的独塔空间双索面斜拉桥,大桥糅合了经典建筑碉楼特色和先进的独塔斜拉技术,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理念,将人文与工业完美相结合。

这个月亮也太假了吧。。。像P上去的。。。图片来自互联网

他们都对这形象工程嗤之以鼻,觉得当局挥金如土不务正业。但我觉得挺好,一个城市自然要有一个地标,才能让人更好地记住。如其怀念昔日的辉煌,到处拍照当年的地标,不如今天再创造新的地标。须知碉楼也好,老街也罢,当日也是都是崭新的楼,繁华的街。只不过人们大都喜欢念旧,不喜欢新的罢了。

至于挥金如土这一点,即使不挥又如何,也不会派给我们,只会挥到某些人的口袋里,还不如挥到金山大桥上,让我们看看这风景也是好的。

旅程最后一站是冈宁墟附近的“君嘉楼”,由于台山话里面“关”“君”同音,所以我一度以为是去“关家楼”。直到去到楼下,我才知道他真正的名字。这一条村也只有一几位老人家在住,但是这条村有一整排形态各异的碉楼。

禾田里有很多白鹭在飞,是一片现成的湿地。


去往君嘉楼的路上,真的很美的风景,如果是稻田成熟的时候,一片金黄,那简直美得无法想象。

水步乡间小路。

这一路都有很多葵树,让人误以为去到了新会。

葵树子,据说是抗癌的好药材。

我发现很多很多学校都是这位先生提名的,这位就是叶元帅的后人,好像也离开人世了。



水步联安村君嘉楼

这座碉楼叫君嘉楼,是闻名遐迩的飞虎队(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队员叶松晃的故居。

该楼高四层,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墙体坚实,长方铁门,长方铁窗,下面三层都设两个卧房。第四层中间是一个房间,房间周围是天棚,棚面向外飘出,四围开着枪眼,可以朝下打枪,房间顶上是一个大亭子,天棚四角均竖着一个圆形穹隆的小亭子,亭外侧的3根柱子是方柱体,厚重有力,而内侧一柱则连在那房间的墙壁上,显得十分稳重。

天棚有一楼梯,可再登上房顶亭子,亭子亦是圆形穹隆式的,由6根圆柱撑着。古罗马款式凸现。看上去,这5个亭就像5员战将的钢盔。这是君嘉楼的主楼。

主楼后面有一座瓦盖顶的两层楼,当时是主人的杂物房;主楼左侧还有一间两层洋楼,其款式显现洋味,门前墙体排列着四根古希腊式的圆柱,二楼门口为方形,但其上方却装饰弧形线条,乍看似罗马式的拱门。立面雕饰的图案以花构图,花团锦簇,十分雅致。

室内设客厅、卧房、厨房,有一座天桥与主楼贯通。村上8座洋楼中,从村口数去第三座还是广州黄花岗72烈士中的一名烈士的故居呢。由此我们看到,冈宁钟灵毓秀,孕育了保家卫国的将士。

中间最高的就是君嘉楼。

这里整条村的碉楼都非常美。

这是罗马柱,鱼仔排水口,美轮美奂的建筑。

宁哥讲这是最新式的洋楼款式,后期才有的,开平也少见。

君嘉楼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因为他最高,又最漂亮,不过旁边的楼也不差。还有一幢彩色碉楼,一幢“防盗网”碉楼,这些楼至今依然有人居住,虽然看上去很突兀,把那种文艺沧桑感都打破了,但这就是生活,生活从来都不是风花雪月,更多时候只是柴米油盐。

防盗网碉楼,彩色碉楼,都是经过装修的,不过的确没了那种美感。

彩色碉楼之前一定非常豪华。

经过君嘉楼,再往前走过一幢危桥,就到了开平的地界了。潭江这边中央有一座绿洲,也就是湿地,这里的景观很开阔,加上头顶的天空如画般清亮,如果不是挖掘机把泥土挖出一大片,这里真的不输任何湿地公园。

老碉楼与新大桥,同样都是时代的标志。

路上一间“黐胶花”的厂,原来真的有这样的厂的,哈哈哈哈哈。不过经过这里真的很臭。。。

这间厂附近的水沟流出来的水都是黑色的,不是倒影,真的就是黑色的水。。。

这就是邝兄所讲的最初的碉楼形制了。

与开平交界的江上沙洲,这里真的宽阔。

这里是建一条路,所以挖开了这么多泥。

他们说,过了这条河,就是开平的地界了。下面就是那一条危桥,还有这次旅程一路带我的两位大佬,宁哥和邝兄,期待下次有缘再见!

部分格式非原创

部分图片来自@宁狐冲@邝兄@互联网

水步发布-水步草坪村:毛主席翻译官林棠的祖籍地-2019.01.19

百峰网:-“厉害了!台山水步镇这个地方一跃成为“网红村”!你一定要去看看”-2019.02.14

台山市图书馆-台山风物-台山洋楼-2012.09.21

参考资料:

台山台-【发现台山】水步墟-2020.08.15

台山政府网-水步名村:草坪里-2020.06.05

汉语词典:朝考的意思

百度百科-贡生

台山政府网-走进水步镇冈宁看洋楼-2008.07.02

台山影像网 -“台山水步潮兴村发现清代古桥,外形酷似西湖石板桥”-2017.09.09

台山日日睇:开平金山大桥开通啦!以后台山人过开平又方便多了-2019.06.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