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成药,气、血、心、脾同补,精气十足

 图书 馆员 2022-01-25

个中成药,气、血、心、脾同补,精气十足,元气满满

为啥这么讲,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医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就是说血通过脉管通达全身,要靠心脏的功能,心脏强劲,心血充足,才能更好的泵到全身,血能载气,如果心血不足,运载的气也减少,到达全身的气血都将减少,人体生理活动需要的能量将会不足。
心主血脉
此外,气为血之帅,气一部分来源于呼吸,一部分来源于后天肾气,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后天脾胃化生而成,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头,吃进来的食物经过脾胃运化、吸收,转化成水谷之气,供给人体生活和脏腑发挥正常功能,当气虚,人体机能就处于亚健康状态,脏腑也会消极怠工,而且血液也受到影响,导致气血亏虚的状态,出现乏力,纳差,失眠、心慌等情况。
该怎么解决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中成药,可以应对以上的问题,就是人参养荣汤(人参养荣丸)。
我们吧组成看一下:人参、炒白术、生黄芪、茯苓、陈皮、生白芍、肉桂、酒当归、熟地、五味子、制远志、大枣、甘草、生姜,虽然药味较多,但这个方子实际上蕴含了八珍颗粒,我们看一下。
人参大补元气
首先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就是补气名方,四君子颗粒,很多补气血的方子都用它来作为底方,然后加了熟地、白芍、当归,如果再加上川芎就是补血名方四物汤,由于补虚为主,且当归本身可以补血,所以去掉川芎, 以避免伤阴之嫌。这样及组成了一个很好的补气血的底方了。
熟地黄
又加上了五味子和远治,这两个药都有安神的作用,五味子补肺脾肾,远志还能化痰,二者配合“八珍汤”补气血还能安神宁心,改善心慌心悸,同时祛湿化痰,补而不生痰湿。
远志
后面再加上一味肉桂,补阳气,中医上讲,散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熟地、白芍、当归养血滋阴,加一味肉桂,阳中求阴,补阴而不伤阳。
最后加上大枣、甘草、生姜,这三个药我们看医生张仲景的方子最爱用,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能顾护脾胃,补中益气,还能调和药性,是不可多得的反佐佳品。
甘草
这样配合下来,就能调整总是疲倦、乏力的亚健康状态,改善头晕心悸,失眠健忘等问题了。
大家学会了吗?
【30种常用补益类中成药,对照调养,效果奇佳】
补气类
1、四君子丸——益气健脾
2、六君子丸——补脾益气,燥湿化痰
3、香砂六君子丸——益气健脾,理气和胃
4、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5、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祛湿气
6、健脾丸——健脾开胃
7、人参健脾丸——健脾益气,和胃止泻
补血类
8、四物合剂——养血调经
9、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10、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11、鹿角胶——温补肝肾,益精养血
12、当归补血口服液——补养气血
补阳类
13、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
14、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15、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16、济生肾气丸——温肾化气,利水消肿
17、五子衍宗丸——补肾益精
补阴类
18、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
19、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
20、左归丸——滋肾补阴
21、大补阴丸——滋阴降火
22、河车大造丸——滋阴清热,补肾益肺
气血双补类
23、八珍颗粒——补气益血
24、十全大补丸——温补气血
25、人参归脾丸——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26、人参养荣丸——温补气血
27、永盛合阿胶——益气养血,滋阴润肺
气阴双补类
28、生脉饮——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29、人参固本丸——滋阴益气,固本培元

30、安神健脑液——益气养血,滋阴生津,养心安神

『23 个常用补益类中成药的功效大总结,简单明了,建议收藏!』
补气类
1、四君子丸——益气健脾
2、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3、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
4、启脾丸——健脾和胃
补阳类
5、桂附地黄丸——温补肾阳
6、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7、济生肾气丸——温肾化气,利水消肿
8、五子衍宗丸——补肾益精
补血类
9、当归补血口服液——补养气血
10、四物合剂——养血调经
补阴类
11、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
12、左归丸——滋肾补阴
13、河车大造胶囊——滋阴清热,补肾益肺
14、知柏地黄丸——滋阴降火
气血双补类
15、八珍颗粒——补气益血
16、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17、十全大补丸——温补气血
18、人参养荣丸——温补气血
气阴双补类
19、生脉饮——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20、人参固本丸——滋阴益气,固本培元
21、消渴丸——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阴阳并补类
22、龟鹿二仙膏——温肾益精,补气养血
精血双补类
23、七宝美髯颗粒——滋补肝肾

人参不可不知的10种配伍!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脾、肺经。具有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宁神益智之功。
1、人参+三七=益气活血,散瘀止痛,止血止咳。治疗虚劳咳嗽,老年体弱之痰嗽,经久不愈者;对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妇女崩漏下血以及胸痹等症用之亦有良效。
2、人参+白术=补脾益气。治疗脾气亏虚所致的纳少、吐泻、形瘦、乏力等症。对气虚不能统血、生血所致的出血证和血虚证,亦可随证配用。【理中汤】
3、人参+附子=温阳益气,回阳救逆。治疗重病、久病、大失血等引起的四肢逆冷、冷汗自出、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等症。对气虚、阳虚所致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等症亦可配用。【参附汤】
4、人参+蛤蚧=益气定喘。治疗肺肾气虚咳喘无力面白神疲,或面目浮肿,气短乏力等症。【参蛤散】
5、人参+防风=治疗脾虚湿滞所致的慢性腹泻及小儿水泻、日久不愈、纳少神疲等症。对产后感受风寒所致的头身酸痛等症也可。
6、人参+大黄=益气活血,泄浊解毒。治疗元气不足兼见实邪积滞所致的大便秘结或久泄久痢、或血瘀吐衄等症者皆可随症配用。【温脾汤】
7、人参+石斛=气阴双补,和中降胃。治疗热病损伤胃阴或久病体虚胃之气阴两虚所致的食少纳呆、脘痞咽干、便秘乏力等症用之皆有良效。
8、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治疗暑月伤津耗气所致的体倦气短、咽干口渴及久咳伤阴耗气所致的呛咳少痰,短气自汗等症。【生脉散】
9、人参+黄芪+甘草=益气升阳甘温除热。治疗元气不足,火热内生,所致的面白神疲,短气乏力,发热不退,以及疮疡反复发作者,每有良效。【补中益气汤】

10、人参+熟地+山茱萸=气血精并补,使气血互化,精气互生。治疗气血阴精不足所致的神疲头晕、乏力短气、腰膝酸软诸症皆可随证配用。

临床如何配伍应用“补药之长”——黄芪?

黄芪,又名黄耆,是人们熟知的补气药,《本草纲目》言“耆,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之”。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中医认为,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功。

适用于肺脾气虚,表虚自汗,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肌肤麻木或半身不遂者。

黄芪为临床重要的补气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被列为“上品”药材,言其“补虚,小儿百病”。《别录》言其“补丈夫虚损,益气,利阴气”。

《日华子本草》言其“助气长筋骨,长肉补血”。《本草备要》言其“益元气,壮脾胃”,凡劳倦内伤,脾虚泄泻,脏器下垂,气虚血脱,妇女崩漏等,皆可用之。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富含糖类、胆碱、叶酸及氨基酸等,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黄芪有明显的强壮作用,对正常心脏有良好的加强收缩的效果,对中毒或陷于疲劳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为显著。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黄芪有持续的利尿功能

在消除尿蛋白方面有一定疗效,当代著名中医岳美中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古方新用,另创一方“复方黄芪粥”,用于慢性肾炎后期的治疗,收效颇为显著。

黄芪配伍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黄芪配桂枝:桂枝温经散寒,黄芪功擅补气。两药合用,有益气温阳,和血通脉之功,适用于气血不足,感受风邪而成的血痹,肌肤麻木或疼痛者。

2.黄芪配柴胡:柴胡能升阳举陷,黄芪能益气升阳,合用治中气不足、清阳下陷诸症,如胃下垂、子宫脱垂以及久泻脱肛等症,方如补中益气汤。

3.黄芪配葛根:葛根有升阳之能,黄芪有益气之功,合用之可益气通窍,可治疗气虚耳聋。

4.黄芪配知母:黄芪甘温益气,知母滋阴清热,润燥除烦。两药合用则能益气养阴清热,适用于气阴两虚有热,身热劳嗽,乏力脉数者。

5.黄芪配茯苓:茯苓益心脾而宁心安神,黄芪益气宁心,合用常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等,如归脾汤。

黄芪配茯苓可利湿消肿,治疗各种水肿。黄芪健脾利湿消肿,茯苓淡渗利湿消肿。

6.黄芪配附子:附子温补助阳,黄芪益气固表。两药相使为用,共奏温阳益气、固表止汗之功,适用于气虚阳衰,卫表失固,自汗,倦怠,畏寒等。

7.黄芪配枳实:枳实能破气除痞消积,黄芪能补气升阳,两者配伍,补中有泻,适用于脾虚清阳不升,气滞不能运化之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

8.黄芪配人参:人参与黄芪同为补气要药。人参善补五脏之气,守而不走。黄苠补气善走肌表,走而不守。两药合用,具有更强的补气作用。

人参与黄芪,一走一守,内外兼顾,故一切气虚不足之证均可使用。如脾胃气弱,消化不良,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者,用参、芪能鼓舞中气,健脾助运;中气不足,气虚下陷之胃下垂、子宫脱垂者,用参、芪能益气升阳举陷;肺虚卫弱,动则气喘汗出,易感冒者,用参、芪能补气固表,预防感冒;心虚气怯,心慌心悸者,用参、芪能补心助脉。其他如久病体虚,以及脾不统血之出血,气虚发热等均可以参、芪相配,如《脾胃论》补中益气汤。

人参与黄芪均有益气养阴之功,可治疗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人参大补元气,补益肺脾肾之气,又能生津止渴,为治消渴常用药物。黄芪生津之力逊于人参,通过补气达到生津止渴之效,如参花消渴茶、十味玉泉片等。

人参与黄芪均能补脾肺之气,治疗脾肺气虚之证。人参大补元气,为补气第一要药,并益气生津,安神,善补五脏,为治里虚主药。黄芪虽补气之力弱于人参,但温升之力用于人参,并益卫固表,补气利水,托疮生肌,善走肌表,为治表虚要药。

9.黄芪配白术:黄芪配白术均有利水消肿,补脾益气之功,治疗脾虚水肿。黄芪补益脾肺之气,善走肌表,为治疗气虚水肿要药,尤多用于皮肤肌腠之间的水肿。白术补益脾气之中,又有燥湿之功,对脾虚湿盛,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尤宜,尤可治疗脏腑组织之间的水肿。

黄芪配白术均有固表止汗之功,治疗表虚、气虚自汗。黄芪既能补脾气,又能益肺气,以外达肌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为其专长。

因此,黄芪固表作用优于白术,可治疗诸虚不足所致的汗出,如气虚自汗,阴虚盗汗等。白术专归脾胃经,长于补脾益气而固表止汗,故善治脾气虚弱,卫气不固,表虚自汗,而阴虚盗汗者,则非所宜。

黄芪配白术均性味甘温,有补益脾肺之功,治疗脾肺气虚之证。

黄芪补脾益肺,为补中益气要药,治疗肺脾气虚证,中气下陷所致的脏器下垂及气虚自汗等。白术专归脾胃经,补中健脾,善补脾益气,为培补脾胃要药,治疗脾气虚证,脾虚水肿,汗出异常,胎动不安等。

10. 黄芪配当归:黄芪与当归均有行血活血之功,治疗气虚血滞所致的半身不遂等。黄芪重在补气以行血,有推动血液运行之意。当归重在补血以活血,有祛瘀而不伤血之妙。当归补血丸(中成药):方由当归、黄芪

黄芪与当归均有补益气血,补益托毒之功,治疗气血亏虚,疮疡脓成不溃,或溃久不敛等。黄芪重在补气,使气旺血生,气血充足而托毒外出,收敛生肌。当归重在补血,并能活血,使血液充足,血脉畅通而获排脓生肌之效,且当归活血之中,又有消肿止痛之功,故也可治疗疮疡初起,肿胀疼痛等。

11.黄芪配鹿茸、肉桂:三者均有温补托毒之功,治疗虚寒性的疮疡。黄芪重在补气,主治气血不足所致的疮疡不溃,或溃久不敛。鹿茸重在温补阳气,滋养精血,善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疮疡久溃不敛,阴疽疮肿内陷不起等。肉桂偏于温散寒凝,通行气血,善治阳虚寒凝,血滞痰阻所致的阴疽、流注。

12.黄芪配银花、皂刺:三者可托疮排脓。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

补气养血(气血双虚)常用中成药与茶饮方>

补气养血(气血双虚)常用中成药与茶饮方:
(1)当归补血丸或当归补血汤(当归1份、黄芪5份泡茶饮)——当归补血活血,补而不滞;黄芪量大,有气旺生血之妙,全方两味药,药简力专,治气虚血虚有良效。
如果是女性朋友泡茶加一点玫瑰花疏肝更好。
(2)归脾丸——(组成:白术、茯神、当归、黄芪、人参、龙眼肉、木香、酸枣仁、远志、甘草、生姜、大枣)此方包含当归、黄芪等,是在补益气血的基础上,增加了健脾、宁心安神的药物如白术、酸枣仁、远志、茯神等,全方健脾补气血,养心安神。
归脾丸可用于:
〔心脾气血两虚证〕所致的心悸怔忡,健忘失眠,气短乏力疲倦,面色萎黄、长斑、头昏头晕,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症。
〔脾不统血证〕表现为多种脾虚不摄血所致便血,皮下出血,崩漏下血,女性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等。
(3)十全大补丸——(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当归、川芎、白芍、肉桂、黄芪)是以八珍汤为基础加上肉桂、黄芪两味而成,为气血双补之代表方。
可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面色无华或萎黄,气短心慌心跳,头晕目眩,乏力疲倦,不想动,不想说话,食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或久病体虚之人脚膝无力等。
(4)乌鸡白凤丸——有补气养血、调经止带之功效。
在补气血的基础上,兼有补肝肾调经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气血虚之腰膝酸软、面色萎黄或憔悴,月经不调的女性朋友。
(5)养阴生血合剂——(组成:地黄、当归、川芎、黄芪、石斛、玄参、麦冬)此方是在地黄、当归、黄芪补气血基础上加了石斛、玄参、麦冬以养阴,加川芎活血行气以使不滋腻不碍胃、气行生血更速。
可用于阴虚内热、气血虚所引起的咽干口燥,食欲减退,乏力疲倦,大便干燥或津亏便秘,舌红少苔,脉细而数等症。

补气的中成药有哪些?

补气也称益气,是中医治疗气虚证的方法,补气的中成药主要以以补益脏气,纠正脏气虚衰的病理偏向为主要功效的药物。常用的补气中成药较多,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临床上常用的几种经典的补气中成药。

一、四君子丸

四君子丸由党参、炒白术、茯苓、大枣、生姜、炙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健脾的作用,可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等。临床上常用于由饮食劳倦所伤、脾失健运所引起的脾胃气虚以及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

二、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由熟地黄、党参、炒白术、茯苓、炙黄芪、当归、酒白芍、肉桂、川芎、炙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温补气血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等症。

三、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由人参、白术(炒)、茯苓、山药、莲子、白扁豆(炒)、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

四、益气养血口服液

益气养血口服液由人参、黄芪、当归、制何首乌、党参、炒白术、鹿茸、地黄、麦冬、五味子、淫羊藿、地骨皮、陈皮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的气短心悸、面色不华、体虚乏力等。

五、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由炙黄芪、党参、炒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等药物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脱肛、阴挺、子宫脱垂等。

9种女人气血双补的中成药

对正常人体来说,气血足才能气色好精神好,而气血不足的人往往都会身体虚弱,不仅各种贫血的症状会显现出来,皮肤也会粗糙发暗没光泽,甚至会导致提前衰老。尤其是对女性来说,气血更为重要,尤其像现在很多女性有的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气血的问题,所以今天介绍一些女性气血双补的中成药。

1、益气养血口服液

成分:何首乌麦冬人参当归地骨皮、地黄、黄芪鹿茸党参淫羊藿、炒白术五味子

功效:补气养血。

适宜人群:适用于由于气血不足导致出现气短、心慌、面色发白发黄、体质虚弱、乏力等一系列症状的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要用药的话,请一定要咨询专业的医生,另外如果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肝肾问题的患者要在医师指导下服药。药物没什么副作用,但是服药期间不要吃一些难消化的食物。

2、八珍颗粒

成分:主要成分是当归、炒白术、党参、川芎、炒、、炙、。

功效:主要功效就是补气养血。

适宜人群:适用于气血两虚的人群,对于气血虚产生的面黄、食量小、乏力、月经量少都有很好的疗效。作为气血双补的中成药,性质比较黏腻,可能不太容易消化,所以如果本身就腹胀、消化不良以及痰多咳嗽的人群就不太适合服用了。除了感冒期间不宜和感冒药同时吃以外,高血压患者也尽量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驴胶补血颗粒

成分:阿胶、当归、党参、白术、黄芪、熟地黄、蔗糖。

功效:主要功效就会补气、养血、调经。

适宜人群:同样适宜于气血两虚的人群,对于改善体虚乏力、面黄、消瘦、头晕和月经量少,有很好的效果。月经量多的人、以及感冒的人不宜服用,服药期间也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要提前向专业医师咨询才可以。如果是平时月经都很正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和经期的错乱,就应去医院就诊。

4、气血双补丸

成分:当归、黄芪、丹参、川芎、熟地黄、白芍、女贞子(酒炙)、何首乌(酒炙)、炒白术、甘草。

功效:补气养血。

适宜人群:同样适用于气血两虚的人群,平时面黄、消瘦、说话有气无力、中气不足,以及女性出现月经不调都可以服用气血双补丸来进行调养。但如果本身还有脾胃虚弱,容易有腹泻腹胀、咳嗽痰多的毛病,还有如果正处于感冒期的人群,就都不太适宜服用了。建议饭前服用,服药期间建议饮食清淡,忌油腻。

5、阿归养血颗粒

成分:阿胶、黄芪、当归、党参、川芎、白芍、熟地黄、茯苓、炙甘草、蔗糖。

功效:主要功效就是补气养血。

适宜人群:适用于气虚血亏的人群,像平时面色不佳、容易头晕乏力的人群,女性的话月经量少、经血颜色淡等情况都可以服用阿归养血颗粒来进行气血的补充调养。但是如果有发热症状的人就不宜用此药,服药的同时也不能吃感冒药。正常用量是一天三次、每次一袋,但是如果本身脾胃不好,要么就减少药量,要么就先把脾胃养好了之后再服用此药。

6、芪元益气补血口服液

成分:主要成分是龙眼肉、黄芪’当归、水解蛋白液。

功效:补气养血。

适宜人群:同样适用于气血虚的人群,如果出现头晕、乏力、气短、心悸、健忘、失眠等等一些症状,都可以服用芪元益气补血口服液来调理,一般是一天三次,饭前服用,每次10毫升。因为会有少量沉淀,所以喝之前要先摇匀,如果感冒发热就不适宜喝了,本身有糖尿病等问题的也要咨询医师后遵医嘱用药。

7、鹿胎

成分:主要成分是鹿茸、鹿胎粉、阿胶、红参、丹参、益母草肉桂、当归、龟甲、川芎、熟地黄、牛膝、地骨皮、茯苓、炒白术等。

功效:主要功效是补气养血、温经散寒。

适宜人群:对于女性气血不足导致的身体虚弱、月经不调、痛经都有很好的调养效果,没有什么副作用。月经量多的人群就不适宜用此药了,另外因为是气血双补,所以糖尿病患者也不宜服药,感冒病人也不宜用药。服药时用温水或者温黄酒冲服,温黄酒相比较有更好的散寒效果。想要长期服用的话,要向医师咨询。

8、定坤丹

成分:主要成分有鹿角霜、鹿茸、川牛膝茺蔚子、阿胶、红参、乌药、川芎、当归、三七鸡血藤膏、西红花、益母草、熟地黄、砂仁五灵脂等。

功效:滋养气血、调经、解郁。

适宜人群:适用于气血两虚的人群,对于女性由于气血虚、气血不通引起的痛经、月经失调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服药期间要注意保暖,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如果感冒了要停止服用。另外近期还发现定坤丹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滋补肾阳,早晚各服一丸,大概一个月能见到效果。目前没有发现它有什么副作用,但如果要长期服用定坤丹,还是要咨询医师。

9、复方阿胶浆

成分:主要成分是阿胶、党参、人参、熟地黄、山楂

功效:补气养血。

适宜人群:复方阿胶浆是非常常见的补益剂,对于气血两虚,贫血以及出现头晕眼花、心悸、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的人群都很适用。现在还把它用于治疗放、化疗或者其他因素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也有显著的疗效以及很好的增强免疫的功效。一般服用到气血改善后,就不需要长期服用了,如果本身没有气血亏虚的情况,也不需要额外用复方阿胶浆或类似产品进补。也不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服用,避免对胎儿和婴幼儿造成影响。

平时也可以吃一些桂圆、红枣、枸杞之类的,无论是单独泡水喝还是日常煮粥炖汤的时候加一点,都有很好的补气血作用。也要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像猪肝、蛋类、瘦肉以及豆制品可以多吃,对身体都是很不错的滋养。

中医养生:不可不知的中药六种配伍法

    本书简介:本书介绍了包括厨房里信手拈来的葱白、豆豉、生姜等作料在内的上百种中草药,不仅说明了这些药的常规煎水或食疗方法,还详细介绍了贴敷法、洗浴法等无副作用的用法。针对常见的感冒发烧、牙痛、眼疲劳、腹泻、失……
中医养生:不可不知的中药六种配伍法(新浪读书配图)
中医养生:不可不知的中药六种配伍法(新浪读书配图)

  大家都知道西药也就是化学药讲究严格的配伍禁忌,事实上中药也有这方面的规定。古人将单味药的使用叫做“单行”,与六种配伍关系合称为“七情”。本书虽然大部分篇幅都是讲的单味药使用,但有时仍有两三味药的配合使用,因为这关系到药效好坏和副作用大小的问题。

  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中药配伍的六种关系。

  1.相须

  是指主要性能、功效相似的两个药物配合使用,这样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如麻黄与桂枝合用,能增强发汗祛风寒的功效;石膏与知母配合,可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就像两个和尚抬水喝,就比一个和尚挑水要轻松得多的道理一样。

  2.相使

  一味中药的功效一般来说是多样化的,即使两味主治功效不同的中药,其中一味的次要功效可能就与另一味中药的主治功效相同或相似,这两味药配合使用,也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例如健脾利水是茯苓的主要功效,黄芪是补气药,但是也有利水的作用,两种药合用就可以增强利水的作用。就如同您看到一个老伯在推着三轮车艰难地爬坡,您上去帮忙推一把,车子就上去了。您虽然只是顺便帮个忙,但是效果会好很多。

  3.相畏与相杀

  相畏不是指一味药怕另外一味药,而是指这味药的毒性或者说副作用怕另外一味药,因为可以被另外一味药减轻或者消除。相畏是一种有益的反应现象。例如生姜可以解生半夏的毒,我们就可以说生半夏畏生姜。相杀与相畏是一个相反的过程,例如生姜可以解生半夏的毒,我们就可以说生姜杀生半夏。

  4.相恶

  “恶”可以理解为厌恶。是指两种药合用,一种药可以使另外一种药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最著名的说法是“人参恶莱菔子(萝卜的种子)”,因为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就像有人认为服用人参时最好也不要吃萝卜一样。相恶,其实是一个与相须或相使对立的反应现象。

  5.相反

  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者增强毒性反应或者副作用。历来讲究的“十八反”和“十九畏”,就是指这些药物合用能够产生或者增强毒性反应或者副作用。这里的“十九畏”与前面“相畏”意思是相反的,“十八反”和“十九畏”是中药里面的配伍禁忌,要杜绝这些药物配合使用。在此列出一些简单内容供读者参考(更多“十八反”和“十九畏”内容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南、北)、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八反”和“十九畏”是中药的配伍禁忌。此外还有妊娠用药禁忌和服药禁忌(也就是忌口)。

  妊娠禁忌:

  一切有毒副作用的中药孕妇都要禁用!此外,慎用的中药主要有以下几大类: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温里药。用老百姓的话来说,是因为这些药容易“动胎气”。

  在家庭中为了安全起见,妊娠期间能不用药就不要用药,因为“是药三分毒”。所以作者在此慎重建议:本书所写之药,除了特殊的生姜、葱白等之外,一律建议孕妇慎用。

  服药禁忌:

  中药对于服药禁忌也就是忌口也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作为家庭中中药禁忌的原则,就请您记住一点:服药期间,请保持饮食清淡,一切刺激性的食物均请忌食,如生冷、煎炸、油腻、辛辣、腥膻等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