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象形取意”

 _鲲 2022-01-26

北边有鱼其名为咸

关注

        当我们的先祖开始直立行走,那被解放的双手便为使用工具创造了条件。而当他们越发的感觉到工具的便利和强大,依赖也就形成。为了获得更多的便利,他们不停的对工具进行着创新升级,木棒变成了石器、青铜器、铁器,兽皮变成了丝、麻、棉、绸,树枝茅草的巢穴变成了亭台广厦和延绵万里的城墙。这些变化,终于让我们人类在与万物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站在了顶端。


        有得必有失,工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身上原始的天赋逐渐的消褪。我们失去了作为野兽的力量、速度、灵巧和敏感,换回了无上的智慧和支配万物的“权利”,这看似万分的值得,然对于我们本身而讲,刨去工具的使用和创造,我们十分的弱小。


        灾害发生之前,许多的动物都会出现反常的举动,它们似乎有着预示危险的特殊能力,或许在蒙昧时期,我们的先祖也同样拥有,但随着文明的发展,“兽性”从身上消失,这种能力也不再拥有,古人为了将其找回便发明了占卜。同理,古人看熊罴猛虎有着人类不可比拟的生命力,便仿禽兽之姿以为操,以望达到舒筋强骨延年益寿之目的,魏晋时期的五禽戏就是其最好的佐证,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中也有许多模仿动物的动作。这种行为被称作“象形”,世界各地的历史中都或多或少都存在此种行为,然而将象形引入武学的只有中国。


        “象形拳”,我国独有的武学体系,以模仿各类动物形态而得名,这是众所周知的。然寻常之人只知其模仿动物,却不知模仿动物什么,非众兽之态,实众兽之势也!!


        人较之野兽,体型结构大不相同,狮虎有利爪可恃,撕筋裂肉轻而易举,人可有之?螳螂有双镰可依,潜行捕蝉一击中矣,人可有之?即无有之,仿其动态又有何意义?唯“取意”方可有技击之能耳!


        “取意”,取万物动态之内涵真意也。人无利爪,可取猛虎伏身扑物之勇势,合之于身必可击人。人无双镰,取螳螂隐忍果断一击而中之狠劲,得之于身即可御敌。其余种种莫不如是。如此可知,象形之法只在于模仿,浮于表面,或有一二健身之功效,放至于技击无甚大用,徒表演耳。取意之功含之于内,虽无其之形却可得其意,技击之时无论何种动作,挟“意”于其中,就果如猛虎螳螂之种种。“得意忘形”,真矣!


        如今有一二人等,混淆大众之观念,以象形之术娱乐大众,使常人以为象形拳术皆以惟妙惟肖为上。君不见,有蝎子拳一物,演者三肢着地一腿反折,果如一蝎子耳,观者无不拍手称赞,然此物有何技击作用可以使之称为武功?笔者还没悟透,望好心人解惑。又有练习“猴拳”者与他国武术技击视频,满地的跳跃纵身缩腿打滚,真如一猕猴也,真不知其可还有体力交手御敌。当年杨露禅演练拳术,翁龢和看到后说到:“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犹太极浑圆一体也。”那杨露禅的太极拳里可有类似猿猴的动作?然使人感同为猿猴者,实乃其神速莫测之身法耳。同样是“猴”,前者与后者高下立判!


        凡此种种,实误导大众之恶徒!望诸位明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