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幸福的拐点

 哈林情感 2022-01-26

前 序

幸福是人们起的主观名词,既然是主观的,那其评判标准也是因人而定。

所以,我们看到有人幸福、有人不幸,究起来,还是自己对外界信息的解码或者应对方面,各不相同。

刚打完球的人喝一杯冰汽水,那是无比舒爽,但换了一个有牙疼的人,那就是折磨。

同一种东西,给不同的人,感受完全变了一个样。

但人还是聪明的,聪明到看透事物的本质,最终的目的就是驯服它、驾驭它。

因为,人需要愉悦大脑,就不会让客观来指挥主观。

下面谈到的几点,是增加幸福的指数而定的。

1. 对外界信息的解码能力

外界的信息时时进入我们的大脑,客观上来说,有好也有不好的。

关键是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它,让它产生正面或负面的作用。

好比,有人掉了100元,觉得一天都不开心,因为不顺而破口大骂周围的人,最后惹得自己一身是毛;

但同样的事情,有人就觉得这没什么,就当做是自己给拾了钱的人做善事,总比被风吹走没有发挥一点作用强。

如此想来,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你看,同一种事情,不同的解码,所带来的心境体验完全是两种方式。前一种是郁闷,后一种是开心。

这就是解码能力的区别。

2. 比较自己而非他人

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的,比较有比较的意义.

因为通过比较发现自己与他人存在的差距,才会奋发前行。

但比较还有一大毛病,那就是你跟不同级别的比,心态就行失衡,而失衡之后就是不开心的开始。

但是 ,如果我只同自己比较,每天、每月、每年都比之前有进步,那是不是更值得呢?

对于这个,我还是有体验的。以前总觉得自己比起有成就的同学来,羞得抬不起头。

但如果只是比起自 己,还是有很大的进步。

至少也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比毕业那时好多了。

比他人,还真不如比自己,这样,稳稳地把心态控制下来。

3. 平衡期待与实际拥有之间的关系

人对物质的追求,随着胃口的增大而加大。

以前有一辆单车就不错了,现在非得有轿车才行,而且轿车还只是基础需求,再往高处想,就是要房车或跑车。

欲望是一种动力,但是,它也是一种打击力。当实际拥有的与目标距离过大时,你就会失落。

就像例子 所讲:千亿富翁财产变成十亿,他受不了就自杀,但对普通人来说,那就是梦寐以求的财富啊!

如我们所知,坐拥千亿想上万亿,但现实就是没有那么快就达到,甚至当它下降后,你的心态完全变了 。

所以,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差异,就成了一种关键。

不管有多富,也不管现状有多差,如果人能够以常人的心态来看待事情,就不会变得前后落差过大。

这样,才不至于过得要死要活的样子。

所谓的幸福,背后就是我们自己拥有掌握正确的解码能力和平衡差距的能力。

你拥有有了这两种能力,就不会轻易被外物所玩弄,幸福也就是一个人主观的看法罢了。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