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传志:创业教父的机遇、焦灼、眼光、成功与必然的落寞

 若悟369 2022-01-26
文章图片1

(一)中国IT企业收购国际巨头,举世皆惊!

2004年12月8日,凌晨。

位于北京海淀区创业路上的联想大厦三楼,60岁的柳传志在会议室里一夜未眠,因为联想集团收购IBM的PC业务签约仪式,很快就要开始了。

而一夜未眠,并不是因为这是中国电脑公司第一次“反向收购”西方巨头而兴奋得彻夜庆祝。相反,是忧心忡忡、是焦虑不安、是百无聊赖让他难以入睡,他在长久地沉默后,对与会者说:

“做得好,一步登天,做不好,打入地狱!”

话毕,快步走出会议室!

几个小时后,联想集团在五洲大酒店宣布:“用17.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全球IT界为之震惊!

是啊,这次收购在外界看来,是一场民族工业“解气”的成功,毕竟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像联想这样的收购行为还没有出现过。

但只有柳传志自己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几年,随着网络泡沫的破裂,联想在互联网产业投入的数亿元全部打了水漂,其中,花3亿美元买回来的“赢时通”公司股价,到今年已缩水了九成。

今天3月,联想互联网部门不得不大面积裁员,那封《联想不是我的家》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苦心经营的“联想神话”,在那一刻已被击得粉碎。

痛定思痛,创业教父柳传志和他的嫡传弟子杨元庆最后决定,做“减法”来度过这场危机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去掉IT服务、网络、软件等业务,把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重新聚焦到个人电脑上来。

于是,有了裁员风波,及这一场举世瞩目的收购。

在签约仪式上,当柳传志在精致的纸张上签下名字的那一刻,我不知道他的思绪会不会回到20年前那遥远的过去:

在那个不到20平米的传达室里,几个已过40岁的秃顶中年人,没有乔布斯“只为改变世界而生”的豪言壮语,而只有活下去的苟且慌乱下创办联想时,他会想到会有今天吗?

后来,为了养活公司,柳传志骑着单车,汗流浃背穿梭在北京城的犄角旮旯时,他会想到今天吗?

在实在没有办法,在中科院门口摆地摊卖滑冰鞋、运动裤衩时的他,会想到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会有今天的成就吗?

我不知道他会不会想这些。

但故事,就从那一刻,波澜壮阔的开始了... ...

(二)时代要变了,且是大变!

当历史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会被放大无数倍,变成一座山。

1978年11月27日,中科院计算机所34岁的柳传志像往常一样上班,像往常一样去开水房打开水后,也像往常一样先把茶泡上,然后去传达室拿今天的《人民日报》,按道理,今天上午也会像往常的上午一样,在读报“学习”的空隙,抿几口茶平淡无奇的度过。

但当他闲读到,哦不,是“学习”到一篇标题为《如何养猪?》的文章时,他激动得茶杯差点掉在地上,因为他敏锐地意识到,时代要变了,且是大变!

因为在研究所已看了8年报的他,在人民日报上看到的永远都是意识形态的东西,而今天,却出现了如何养猪,如何搞经济的文章。

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此刻感受到“水暖的鸭”中,除了柳传志外,还有后来一手操盘脑白金的史玉柱,他的那个“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的广告到现在为止,也是家喻户晓,无法超越的经典之作,除了史玉柱,还有现在大名鼎鼎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也感受到了“其中变化”。

其实,柳传志工作的研究所是很权威的机构,当时中国发射的人造卫星所需要的计算机都是这个研究所参与研发的,在这个拥有1500名工作人员的研究所里,柳传志却像一个“异类”。因为他对科研完全没有兴趣,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离父母近一些。

所以在这几年中,同事们对他的研究能力简直是“嗤之以鼻”,但对他的领导力和经营能力却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种天生的能力,将为他后来创建联想及带领联想杀出一条血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84年,研究所正处在转型的边缘,当花了8年时间研制的大型计算机“757工程”获得了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却比国际水准相差一大截时,研究所的转型就彻底到来了。

自谋生路的想法在研究所里蔓延,虽然谁都不说,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就像煤气泄漏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大家闻得真真切切的。

于是,柳传志的公司诞生了,全公司11人,全部超过40岁,办公地点就是研究所西大门的传达室,水泥地面,墙面都脱皮了,没有写字台,凳子也是外面捡的,有没有电脑?那就更不会有了。

文章图片2

联想在此成立!

但多年后,这个「传达室」将与乔布斯创建苹果公司时的「车库」一样,被赋予了传奇色彩... ...

其实,在这一年,对全球的电脑产业来说,是神奇的一年:

地球的另一边,天才乔布斯在那个神奇的车库里发明了个人电脑麦金塔;

而19岁的戴尔不顾父母的苦苦哀求,仍然辍学成立了戴尔电脑公司,不知天高地厚的他拿着1000美金,说:“我要与巨头IBM竞争!”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也在此年说,我的理想就是:“让每一张办公桌,每一个家庭都摆上电脑!”

一对夫妻也在这一年用5美元注册了名叫“思科”的公司,这将是未来任正非的华为公司重要的竞争对手。

而地球的这一边,40岁的柳传志公司成立,领导来慰问:“对公司有什么打算。”

柳传志答:“将来,我们要成为一家年产值200万的大公司!”

但公司一开张,就吃了个大亏... ...

(三)创立科技公司,但卖的是裤衩和滑冰鞋

在公司创办伊始,柳传志并没有显现出后来那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才能,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像无头苍蝇似的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为的是找到一个可以养活这11号人的项目,十几天下来一无所获,没办法了,就在小商品市场贩来一些电子手表、游泳裤、滑冰鞋啥的,在“公司总部”——传达室门口卖。

有一天,他听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在江西一个人手里有大批的彩电,只要做一回倒爷,这么一“倒手”,每台就能赚上千块,但定金要14万。

这钱怎么来呢?

万幸,柳传志不像别的研究人员,创业之初就极力撇清与研究所的关系,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的民营企业要想在真实的市场里生存,何其难矣。

于是,“母公司”研究所拨给柳传志20万的启动资金,柳传志立马汇了14万过去,没曾想这是一个骗子。

启动资金的70%,就这么没了!

你要知道,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当月柳传志的工资是104块,损失相当于柳传志1923个月,也就是不吃不喝160年的工资。

但出师不利的柳传志并没有就此沉沦,公司很快有了转机,“母公司”中科院此时需要购买500台IBM电脑,肥水不流外人田,其中的验收、培训服务就交给了柳传志的公司,整体的服务费是70万。

挣钱还不是这次最大的收获。后来,这事被看成了历史性的这一刻,因为柳传志就此与IBM中国代表处的人搭上了关系,这将为联想后面的疯狂扩张,及20年收购IBM的PC业务埋上了伏笔... ...

(四)预见未来,决定生死

1985年春天,也是柳传志的春天。

这一年性情专注、不修边幅的科学家倪光南发明一个了不起的软件——“联想汉字输入法”。

为什么这是划时代的产品?

因为此时,IBM的个人台式电脑虽像潮水般涌入中国,在中国口岸的价格是两万元左右,一倒手就可以在中关村卖到4万,但这些昂贵的计算机全是英文,无法输入和识别汉字。倪光南的软件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此时,不仅是倪光南,还有前面说的史玉柱,他此时的团队也开发出了类似的系统,名叫“汉王”,正在深圳的各种报纸上大幅大幅的打着广告。

不只是柳传志看到了倪光南软件的前途和钱途,在各种想拉倪光南入伙的竞争者中,柳传志一句话就打动了这位科学家,他说:“保证把你的一切研究成果都变成产品!”。

这句话对于一个充满了济世情怀的科学家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诱惑!

倪光南的加入,不仅让公司的名字更名为“联想”,也让联想公司当年就实现了300万的销售额。

没曾想,柳传志在去年立志要成为200万产值大公司的目标,一年后,就实现了!

1986年,在这个无比喧嚣的年份,能准确预见未来,对企业家来说是一种天赋,这也将决定一个企业未来的生死!

有人觉得电子打字机是未来,而柳传志觉得电脑未来的方向,是个人电脑!(以前都是商用电脑及大型计算机)。

不同的预见,就会有不同的投入,比如当时如日中天的四通公司,就在打字机上梭哈了。而柳传志却在热情万丈地把所有资金和精力投入到IBM电脑的汉化上。

值得一提的是,他未来的接班人——杨元庆,在这一年从上海交大毕业,还没等学校分配工作,就头也不回地扎进了北京的中关村,经过一番比对,他觉得联想公司是能承接他雄心壮志的地方,于是,这个营销天才一头扎进了联想的“怀抱”。

他将为联想后面成为巨头,立下汗马功劳!

顺便说一句,也是在这一年,一个35岁的年轻人看到了深圳拍卖土地的新闻,和柳传志一样,他的茶杯也差点震惊地掉在地上,转头就成立了一家叫“万科”的房地产公司,这个年轻人就是现在的地产巨头——王石。

回到主题,在本年末,联想公司销售了6000多套倪光南的汉字输入软件,代理销售了1000多台IBM个人电脑,还在全国培育了1000个经销商,营收7000多万。

正在联想如日中天之时,危机正在逼近,内部两大“巨头”柳传志和倪光南在公司经营方向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以至于闹到你生我死的边缘... ...

(五)观念不同,不相为谋

倪光南是科学家,他觉得联想现在成功了,有钱做科研了,作为中国人是时候为国家出一份力了,于是想投入重金做大型计算机的研发,承担起提高中国计算机研究水平的历史重任。

但柳传志不这么认为,他坚持中国IT产业未来的方向是在于个人电脑,说:“联想的未来,不是我们定出来的,而是市场定出来的,市场需求导向是联想成长的前提,人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十年联想走到了一个动荡的分叉口,两大巨头的关系迅速恶化,每次工作会议上都以两人的吵架开始,再以两人的吵架结束,柳传志认为倪在胡搅蛮缠,而倪光南则说:“我永远和你没完!”

两人的关系,到了悬崖的边缘,最后以倪光南出走联想结束。

文章图片3

柳传志与倪光南

无疑,现在看来,理智的柳传志是对的,正是他的这个判断成就了联想未来的伟大!

其实,“柳倪之争”孰对孰错的讨论一直在继续,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市场派和技术派的决斗,到现在演变为中国IT企业的发展路径孰优孰劣的争论,有的说柳传志的“贸易-制造-技术”的路径是对的,有的说倪光南的“制造-贸易-技术”的路是对的。

但历史不容假设,这次风波后,联想“市场派”占据了绝对上风,接下来柳传志再次展现出领袖风范,决心在“自主品牌”上放手一搏!

杨元庆大显身手的时代,来临了... ...

(六)全力把联想打造为民族品牌,联想高光时刻到来

1987年,IBM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它可能眼红像联想这样的下游企业“利用”它赚得盆满钵满,于是把自己的系统禁止所有别的软件识别,也就是说,从此在IBM的电脑上联想的汉化软件都无法使用了。

于是,联想与IBM分道扬镳,而此时国际、国内市场风起云涌,一片红海。

三年后的1990年,联想推出了自己的个人电脑品牌“联想1+1”,30出头的杨元庆此时已经成长为柳传志的左膀右臂,被任命为“联想1+1”事业部的总经理。

在这个关键时刻,柳传志对杨元庆说:“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实际上联想已充当了民族计算机工业的旗手,至少也要拼命赌上一把,就算牺牲了,也要慷慨就义!”

在造势上,内敛、敏捷又略带点腼腆的杨元庆,显示了他的营销天才,比如当1995年4月1日联想的第10万台个人电脑下线时,他宣称这是民族电脑业的里程碑,并策划了这“第十万台送给谁?”的大型活动,最后他把这台电脑送给了因研究哥特巴赫猜想的数学家陈景润。

而那句“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么样?”的广告词,也是出自他之手。

在产品性价比上,他也取得相当的“成就”,联想牌电脑在当时同等性能的笔记本中,比国际品牌低40%-50%左右。

就凭着“性价比和主打民族品牌”的热浪助推,联想个人电脑席卷全国!

到1995年底,战果斐然,在一份“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调查中,联想排在第一,而IBM则排到了第三,这在中国电脑史上,还是首次。

杨元庆高兴地说:“这是民族工业的胜利!”

(七)少帅掌权,出师不利

2000年5月,在联想新一年的誓师大会上,56岁的柳传志亲手把“联想电脑公司”的大旗及“联想未来”的金匾,交到36岁的杨元庆手中。

文章图片4

少帅上台,自然要万象更新,他迅速确定了联想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那就是用“高科技联想、服务联想、国际化联想”的三驾马车,拉动营业额50%,营收600亿的增长。

于是,以三亿收购了财经网站赢时通40%的股权,出资5000万创办新东方在线,还创办了大型门户网站FM365,还与香港首富李嘉诚的公子李泽楷合作开发宽带电脑。

但你有你的计划,而世界另有计划!

杨元庆的这一些计划,都刚好建立在互联网寒冬的前夜,后面几年,纳斯达克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开始狂泻,网络泡沫一个一个,破裂了。

少帅的所有计划和投资,全数打了水漂。

为了寻求新的破局点,柳传志再度披挂上阵,于是就有了开头的收购IBM业务及全面收缩成本的裁员... ...

虽然并购IBM的业务后,联想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会重回高峰,也可以使联想从全球第九大个人电脑公司上升到全球第三,仅仅落后于戴尔和惠普,也能使联想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行列。

但并购的风险是巨大的,此时联想手握4亿美元的现金,用柳传志的话来说,就是:“稍有不慎,就打干净了,还会欠投资人的钱,这是不堪设想的!”

但这样的一切动作和改变,始终没有让联想再回巅峰,因为:

“时代已经变了,而且像20年前一样,是巨变!”

而刚好相差20岁的两代联想领导人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还建立在大势没有变化的基础上。

(八)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不停的在变

2003年10月10日,当网易的股价升至每股70.27美元时,创始人丁磊的财富也超过了50亿美元,而这家公司仅仅是他6年前用50万人民币创办的。

是的,此时的世界已不是电脑工业本身的世界了,而变成了互联网世界,丁磊正是因为网络游戏走到了他的巅峰时刻。

这种不同的创富方式,把前一代已创业20年的柳传志、张瑞敏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但这就说明柳传志没有意义了吗?

当然不是!

丁磊正是踩在这些老一辈企业家的肩膀上,他才得以继续向前,创造属于中国企业的神话,没有柳传志的个人电脑业务,哪里会有后来中国的互联网呢?没有互联网,哪里会有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呢?

所以,柳传志会落寞吗?我觉得他不会,因为他已经完成了属于他的使命!

(九)感受:这个世界,永远属于敢闯敢拼的年轻人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中国企业从清朝末年开始,一代一代的企业家敏锐地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得到的时代奖赏就是无尽的财富:

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在“官和商”之间左右逢源,积累了巨额财富;

后来下海经商的状元张謇,抓住了纺织业的时代脉搏,创造了南通奇迹;

再后来的船王卢作孚,抓住了船运业的机遇,才有机会完成那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中国版“敦刻尔克”大撤退,为中国重工业、军事工业保住了一点命脉;

... ...

时代不停在发展,现在丁磊的财富已远远不及美团王兴、字节跳动张一鸣、拼多多黄峥,因为互联网的时代已经被移动互联网取代。

但发展就此停下了吗?没有!

不断没有,甚至比以前更快了!

你看柳传志的联想用了20年到达顶峰,而丁磊只用了6年。

年轻人,不要着急,你该静下心来看看下一个时代是什么,然后像35年前的柳传志一样,抛开杂念,躬身入局。

下一个时代,就是属于你的!

(完)


参考书籍:《联想风云》、《激荡三十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