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4个爱电影的人和TA们的2021私选片单

 吕杨鹏 2022-01-26
图片
图片

2020和2021这两年,似乎我们眼前的一切都在剧烈地震荡,在疫情这块令人无力的背景板下,逆全球化在加速,所有人以往的生活惯式不停地被打破,又重组,再打破,进入苍白循环。

2020年的戛纳电影节史无前例地「取消」,只剩下一份「戛纳2020」的官方入选片单,幸而在2021年艰难重启,但每天检测出的病例依然令人心惊;2022年之初的此时,我们在线上看圣丹斯电影节,在线上看鹿特丹电影节,曾经在电影节前方「007」高强度看片的电影节记者们,也慢慢习惯了用电脑,而不是坐在影厅里和沙滩上看电影节,而坚持线下举办的柏林电影节也充满未知,甚至遭受到一些批评。

图片

 戛纳电影节的沙滩放映 

网飞这样的流媒体大厂兴起,「Netflix and chill」正在成为新的社交和观影方式,电影市场萎缩——即使电影院重新开门,我们也发现,人们似乎没那么需要电影院了。

我想此时此刻谈电影,似乎天真而奢侈,但我依然愿意相信,这充满必要。或许对于更多人来说只是一颗可忽略不计的微弱萤光,但当人们记起电影,不论是在方寸手机电脑屏幕上,还是那个可以容纳2300个人的卢米埃尔大厅里,电影是一份令人类在疲惫夜色里稍感安心的,小小的,跳动的,温柔的慰藉。

图片

 电影《天堂电影院》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陀螺电影」「单向空间」,一家年轻的电影媒体和一家广受文化界喜爱的资深泛文化机构,这一次我们有了一个朴素的想法,找来74位朋友分享TA们在2021年的观影体验,并组织出了一份庞大的片单。

他们之中有豆瓣上活跃的「普通」影迷,或资深或刚刚入行的电影记者和影评人,在电影制作端有不俗成绩的专业影人,或许你昨天晚上才在电影院大银幕上看过的电影演员;有在写作之余对电影充满热情的华语作家们,你们或许读过他们的书,但其实他们也很爱电影;还有一些剑走偏锋的嘉宾朋友,比如——忙于动作捕捉工作但抽空给我们写了近千字2021十佳的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当然他的另一个著名身份,是影迷

我们并没有太认真地统计出到底哪一部电影最受欢迎——因为那并不重要,再者我们的样本也算不上「科学」。但依然可以看出一些简单的倾向——

奥斯卡依然是一个影响力不小,但不必迷信的概念:今年威尼斯最佳导演和颁奖季大热门《犬之力》是很多人的年度私选,这或许也是更多华语观众认识简·坎皮恩导演的一年。但《西区故事》《国王理查德》《贝尔法斯特》则没有太多人选择;

图片

 电影《犬之力》 导演简·坎皮恩 

市山尚三先生说2021年是全世界认识滨口龙介的一年,这不能更对了,因为《驾驶我的车》和《偶然与想象》经常占据同一位嘉宾十佳中的两个席位;

图片

 电影《驾驶我的车》导演滨口龙介 

我们依然需要电影院,需要冲击感官的「大片」,不论是科幻作家,游戏制作人,还是文艺青年,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沙丘》的喜爱,《蜘蛛侠:英雄无归》虽然没有进入内陆院线,但在电影院和电脑上看过它的人依然和世界各地的其他观众一样对它充满热情;

图片

 电影《沙丘》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2016年的《莫娣》是一部温情的「小」电影,但其实至今还有许多人对它念念不忘。去年在内陆院线上映的奥斯卡系电影《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也打动了很多人;

一些或许大部分人都没听过名字的电影,比如《泰国洞穴救援》《戏梦北碧》《瓶装歌曲》都激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而像《洞》《八月处子》《女孩与蜘蛛》《所言所行》《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看见什么?》《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等等这样欧洲电影节系,在影迷中备受瞩目,但未曾「破圈」的电影,也是我们想极力推荐给大家的。

图片

 电影《八月处子》导演霍纳斯·特鲁埃瓦

那些历尽艰难进入内陆院线的华语导演长片,虽然票房成绩远远无法与「大片」们抗衡,但原来它们在这么多人心中留下了痕迹——《爱情神话》《东北虎》《寻汉计》《雄狮少年》《小伟》《一江春水》《又见奈良》《野马分鬃》等等等等……;

一直似乎仅仅备受影迷偏爱的娄烨,其实也是泛文化界朋友们的心头导演,《兰心大剧院》不停地出现在每个人的片单里;

在电影节展上亮相的《永安镇故事集》《宇宙探索编辑部》《一个和四个》虽然还没有和大众见面,但几乎所有有机会看到它们的人都会把它们选进自己的年度私选;

《怒火·重案》和《智齿》的受欢迎程度也让人觉得,内陆院线观众需要机会看到这样成熟的,令人沉浸的商业类型片。

这让我不禁想或许一切终究是值得的,华语电影还有无限的可能性,「小众」的华语电影,不论是作者的表达,还是类型的尝试,或许它们抵达了比我想象中更多人的心里。

图片

 电影《兰心大剧院》导演娄烨

我们的本意不是做出一份权威的电影榜单——这样的事,不论是《电影手册》还是《卫报》《视与听》《综艺》都做得更好更专业。其实不论是所谓「专业影迷」,还是或许从不关心电影的人们,都会在这份片单里看到熟悉和陌生的名字——那些陌生的,小众的,晦涩的片子,也并不与任何欧洲三大或是奥斯卡大热门影片构成一条鄙视链。

这份片单的核心,是分享和推荐。我们想要集合这样一群或许职业领域和生活完全不同——有人每天泡在剪辑台上,有人正在为自己的新长篇小说收尾,有人是朝九晚五通勤的都市上班族——但又如此「相同」的一群人,TA们共有的是一份不仅仅对电影艺术,更是对人文精神与生活的热情。我想或许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电影,但所有人一定都需要电影精神,需要一种智性与温情并存的生活方式。

图片

 电影《将来的事》导演米娅·汉森-洛夫

一个女人的“une vie intellectuelle“(知性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