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巴斯去世,伊朗电影何去何从

 清风乱翻 2016-07-05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1940-06-22 至 2016-07-04)


作者:陆支羽

公号:看电影看到死


伊朗世界级电影大师阿巴斯因癌症去世,享年76岁。对我而言,这位去年才健健康康来过中国的电影大师,简直去世得太突然了,一下子无法接受。


有人曾说,阿巴斯的眼睛永远是睁开的。然而今天,樱桃没了滋味,生生不再长流,究竟何处才是我们真正的家?正如阿巴斯在电影中所言:活着的人最怕什么?最怕闭上眼睛后再也无法醒来。


阿巴斯电影《随风而逝》剧照


昔日导演之间的叹服之词,注定成为汹涌如潮的悼文的一部分。戈达尔曾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黑泽明曾说,萨蒂亚吉特·雷伊去世后的空白,终于被阿巴斯所填补。


1997年,阿巴斯曾凭借《樱桃的滋味》荣获第5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与今村昌平导演的《鳗鱼》并列,而当年的戛纳主席是伊莎贝尔·阿佳妮,堪称电影节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第50届戛纳电影节,阿巴斯与今村昌平并列金棕榈


阿巴斯有一组村庄三部曲,分别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生生长流》和《橄榄树下的情人》。回望1987年,全世界的眼睛看到小男孩阿默德奔跑在伊朗高原上,动机只是为了归还同桌的作业本。夕阳下,帕施塔青翠的山岭,暖黄色的柯克村庄,伊斯兰土坯的房屋,闲坐黄昏里不停唠叨的祖父,一幕幕生动掠过。



阿巴斯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剧照


这份来自伊朗的简单之美,曾经漫不经心地挑逗了西方世界,也曾感染了中国的张艺谋。阿巴斯式简朴的故事,温暖的构图;极力捍卫长镜头对安静的尊严;对主角人道主义式的关爱:这一切,曾经感动了多少影迷啊!



阿巴斯电影《生生长流》剧照


然后是1990年的伊朗大地震,阿巴斯导演驱车赶往柯克村庄,带着映有小男孩阿默德照片的电影海报四处打听,只为了确认曾经的男孩是否还活着。这一次寻找,源于对美好生命的怜惜,由此诞生震撼人心的《生生长流》。




静止的长镜头中,伊朗高原利刃般的裂缝刺痛人心。阿巴斯的镜头轻轻掠过无助的人群,却又蓦然惊诧,废墟中的人群并不是一味沉溺于悲伤无法自拔。重建家园吧,神主的旨意,死之所念生之所倚。山风流淌过,一次次听人说起那样的话:没有推倒又重建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死亡使生者更珍惜生命,以更充足的勇气活下去。



阿巴斯去年曾来访中国,可惜我犯懒没去看他,太遗憾了


阿巴斯导演的生日是每年的6月22日,生日后的这十几天里,殊不知他有没有尝一尝家乡的樱桃?抑或托人在遥远的橄榄树下埋下一些随风而散种子?如今巨蟹月未竟,我甚至还没来得及盘点巨蟹座导演,却又眼睁睁送走了一位大师。


至于那部没能拍成的中国电影,对影迷们而言或许并不遗憾,也终究不至于被我们这片魔幻的国土毁了你的名声。




以下就我自己所看过的13阿巴斯电影,重温一下他对我观影生涯产生的影响;部分短评摘录影片中译台词,仅供参考。(附汁源)



第一部:《何处是我朋友的家》1987

观影日期:2007年




故事没有惊世骇俗的情节,却让人难以忘怀。孩童世界第一次如此引人注目地展现在成人面前,伊朗儿童片由此发轫。孩子的纯真,过滤着每一位观众的心。


第二部:《生生长流》1991

观影日期:2008年




这是阿巴斯于1990年伊朗西北部大地震后5个月着手拍摄的电影,以一位导演寻找家住地震中心的小演员的经历为蓝本,描写沿途所见到的居民的生活,由此引发的思索和领悟。日本导演黑泽明曾经称阿巴斯的作品“无与伦比”。


第三部:《十段生命的律动》2002

观影日期:2008年




关于女权主义最质朴的深思:我们小时候依赖父母,长大了依赖男人,老了依赖孩子,孩子被带走了依赖工作。


第四部:《樱桃的滋味》1997

观影日期:2009年8月24日




1.收尾之景:飞机掠过天空时拉出的一道白烟;圆月在漂浮的乌云间穿梭。继而屏幕一片漆黑。及至画面终于渐渐转亮,隐现阿巴斯拍摄片场。

2.Badii:你不认为泥土是好东西吗?泥土把所有的美好事物都赐予了我们。守卫:照你这么说,所有的美好事物也都要归于尘土。


第五部:《随风而逝》1999

观影日期:2009年10月4日




那条总是阳光满满的狭小的土巷子,像这座村庄的一张标志性的风景照,我看到巷道中的影子里有女人在晾晒衣服,有高高架起的栅栏的形状,有风吹起的尘土的味道。在山顶上挖沟渠的人挖出的一枚人的骨头,让我想及《樱桃的滋味》中自我埋葬的人。一如随风而逝的时间与命运。


第六部:《一个问题,两种方法》1975

观影日期:2010年3月9日




用数学方法来诠释男孩之间的友谊,真好! 


第七部:《面包与小巷》1970

观影日期:2010年4月29日



阿巴斯的写实主义处女作短片,视角放得如此之低,不事张扬。


第八部:《希林公主》2008

观影日期:2010年6月28日




这是一部把镜头脱离开荧幕转而折向观众本身的实验长片,大抵可归结为“阿巴斯的情绪特写下的电影听力课”。而就像阿巴斯所笃信的,那些或欢乐或悲伤的温润眼神,又何尝不是一座座细小的电影院呢?阿巴斯说,一些悲伤的镜头可以通过很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九部:《橄榄树下的情人》1994

观影日期:2010年7月30日




阿巴斯深情之作,有着复杂的套层结构,可称之为“片中片”。这是一个用真实与虚构混淆的典范,不通过虚构,我们永远无法接近真实。“青蛙与天鹅”的故事一旦找到了合适的形式,便变得非常有意味。


第十部:《特写》1990

观影日期:2010年11月24日




戈达尔曾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在这部电影里,阿巴斯成功打破了真实和虚幻的界限,无疑影响了太多后来人。


第十一部:《原样复制》2010

观影日期:2011年2月1日




1.原样复制与物是人非之间的强力落差,暴露出所有赝品的悲伤本质。

2.比诺什果断像阿巴斯一样炉火纯青,徜徉于淡定和纠结之间,带点怨尤,带点娇俏。

3.一切问题都是浮云,只因这个姿势。

4.迷失在托斯卡纳的深处。


第十二部:《家庭作业》1989

观影日期:2011年3月27日




1.生动的长镜头表象+冰冷的阿巴斯童年,气格同短片《一个问题,两种方法》。

2.我曾借阿巴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之名探究中国儿童电影现状,但那到底还只是形式上的悲剧;到了《家庭作业》,我却看到了教育体制上的悲剧,大人们自以为多么不值一提的一件事,却其实毁灭了所有孩子的一生。


第十二部:《如沐爱河》2012

观影日期:2013年3月13日




1.我们可以交换体液,却无法交换情感。

2.我一直在尝试着去理解暴力犯罪的意义。未来的事情,唯一能说准的只有死亡。

3.戛然而止的结尾,想念村庄三部曲时期的阿巴斯。



怀念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



获取阿巴斯合集(24部),请回复:阿巴斯

作者| 陆支羽;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陆支羽


                


陆支羽


男,浙江人,天蝎座,一九八七生。

资深影迷,费里尼死忠粉。

常和朋友在鲸鱼放映室玩耍。



【陆支羽专栏,一戳就有】


致杨德昌:年复一年,不停怀念

日本导演拍上海妓院的虐恋杰作

寺山修司:影子做爱,肉身抽离

死在片场,是这个导演最美绝唱

洪尚秀:用做爱的方式吃掉对方

这部处女作,只有嗑了药才能拍

摇篮到坟墓,我们是时间的弃婴

她不是女梵高,她是灵魂染色体

祖拉斯基去世,癫痫长镜头绝迹

女导演抑郁自杀:香特尔·阿克曼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鲸鱼放映室麦田电影院看图猜电影

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

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


喜欢请关注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