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一则医案看太阳病如何“见证识机”

 勇敢的芯2 2022-01-26

订阅话题 精华文章

图片


从一则医案看太阳病如何“见证识机”
王红民

某男,45岁。发作性气上冲头不适感5日。发病节气:立冬二侯

病史:5天前无明显诱因于每日下午4~5点出现气上冲头脑,发作1~2秒后症状消失。如此反复每日发作7~8次。发作时脑中感觉空白,类似醉酒状态。易汗出,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察经:手足三阴三阳均未见明显异常。检查颈椎序列不齐,颈部肌肉未见明显僵硬。

笔者通过问诊得知,患者发病前2天爬山时正值立冬降雪大幅降温,爬到山顶时大汗出,身着单衣感觉寒风刺骨,回家后并未出现受风寒症状。去医院就诊按照感冒治疗3天,“气上冲头”症状无改善。患者感觉“气上冲头”的症状是从后背冲向脑后部的,感觉是一股气,无寒热之分。伴随“气上冲头”的症状,患者感觉两侧肩胛区域拘紧不适。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此症属太阳病。

病机:寒客太阳,羁留经脉,卫阳不足。

治则:取督脉、太阳振奋阳气。

治法:针刺大椎、风门,艾灸颈项部20分钟。

治疗期间,发现患者大椎、肺俞、风门等肩背部腧穴热感度很差,艾灸距离皮肤1寸都感觉不到热度。证明该部位寒邪深陷肌腠,影响了肌表的感热能力。

3天后复诊,患者述上诊治疗后当天病症未发作,第2天晚上8~9点发作2次,症状与之前相同,第3天未再发作,两肩胛骨区域的拘紧感已消失。继续原方案治疗,治疗时颈项部对热的敏感度明显提高,艾火距离皮肤1.5寸即有明显热感。二诊治疗结束随访一周,病症全消。

笔者以本病的诊疗为例,从病因、病位和发病特点等方面,谈一下太阳病如何“见证识机”。《素问·天元纪大论》曰“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本病的发病节气是立冬2侯至3侯,正当北京冬季第一次大幅度降温,患者有明确的受寒史,太阳受邪的可能性较大;从发病部位看,本病发作时从后背上冲至头,脑中空白,肩背部拘紧不适感,虽然经络诊察未见明显异常,但病症牵连的头项、肩颈、脑络等部位均属于“太阳专位”,且“气上冲头”“脑中空白”主症与太阳经气逆乱则病“冲头痛”,循行“入络脑”的经络路径和发病特点相符;从本病的发病时间看,每日申时正值足太阳膀胱经主气时间,属太阳膀胱经经气运行最旺盛,经气逆乱亦最甚而发病。据此确定病属太阳受邪,以太阳表虚的病机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本病既然是太阳受寒,为何在经络诊察时却未见太阳经的异常?在病症表现上不仅未出现外感风寒病症,而且还有“易汗出”的临证表现呢?

分析病患素体气虚,加之爬山过程中汗出过多,使得太阳经卫表之气不足,寒邪侵袭太阳经脉较深,甚至随经脉上冲至脑络,属于太阳中风表虚证。太阳经“御邪”功能低下,甚至连经脉“反应病候”的能力也随邪气深伏。故出现诊察与病症不相符的情况。《类经》言经络“凡人之生,病之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莫不由之。故初学人必始于此,工之良者亦止于此而已。第粗工忽之,谓其寻常易知耳;上工难之,谓其应变无穷也”。经络医学理论体系博大精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究,方能做到临证准确认识病机,灵活运用。


推荐专栏

注:本文由培医教育(TCMEDU)整

注:本文由培医教育(TCMEDU)整理。作者:王红民,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