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企图欺骗你的人,多半会在三个地方漏出“马脚”,注意观察

 谢耳朵馆长 2022-01-26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欺骗他人这种行为,从古至今都有,有些是善意的欺骗,有些是恶意的欺骗,现如今,更有人以欺骗的方式犯罪作乱。尤其是网络诈骗的行为,真是让人们防不胜防。
早在人类诞生的初期,欺骗就是存在的,并且跟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进化。而事实证明,能够掌握一些欺骗手段的人,总是比那些不会欺骗手段的人过得更好,能够获得更多的生活物资,能够占有更多的领地资源。
到了现代,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欺骗,因此,简单的欺骗在这个时候已经显现不出任何优势了。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永远是物以稀为贵,现在,诚信变成了人类身上最难能可贵的品质,而那些能够守诚信的人,也能够在社会上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
那么,为什么欺骗的优势被逐渐磨灭了呢?其实是因为道德的准则和法律法规都限制了欺骗的手段,而人们也渐渐熟知了欺骗之中隐藏的规则和规律。一个企图欺骗你的人,多半会在这3个地方露出“马脚”。

第一、语言和行为不一致

语言和行为不一致是最好判断的一种欺骗,这其中包括男女关系、上司下属的关系以及子女关系等等。而表现得最明显的一种关系,莫过于男女关系。
在恋爱之中,一方总是会说甜言蜜语哄骗另一方,行动却显得很迟缓,大多数说出口的承诺都得不到兑现。
如果你在恋爱中发现对方经常会给你许下这样那样的承诺,实现起来却总是很慢,或者是压根就不会实现自己的承诺,那么很明显的,对方只是在欺骗你,并没有对你付出真心实意。
但是,当你去找对方对峙的时候,有时候又找不到什么破绽,因为当对方向你许下承诺的时候,他是相信自己会完成的,但是履行承诺远远比用嘴说要麻烦很多,因此,这一点只能够作为你的参考,看看你在对方的内心中到底有多少重量。
在上司与下属的关系中,这种语言和行为的不一致,更多的是体现在“画大饼”上,领导总是把公司的蓝图和你的前程描绘的十分美好,但是,他所说的这些,在实际上也许10年或者是20年都无法完成。实际上,这也属于一种欺骗。

第二、语言和行动上前后矛盾

一个人如果经常撒谎,久而久之连他自己都会忘记自己说的那句是真话哪句是假话。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当对方在一个问题上撒了谎,后来再次提及这个话题的时候,他所说的话表现出了先后矛盾,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在这个问题上想要欺骗大家
这种人说话不经大脑,有些话他们自己说完也会后悔,因此,他们说的很多话中,都带有着不负责任的欺骗性质。
遇到这类人,千万不能轻易地相信他们说的话,也不必过于在意他们的话,只当作耳旁风,听完就忘就好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个人表示自己很喜欢某种小动物,但是等真的见到这个小动物的时候又会不经意间透露出害怕或是厌恶的表情,那么,不要怀疑,这个人一定是在欺骗你,他想通过和你有同样的爱好这种方式来和你套近乎。

第三、动作不合理

这种情况是比较不好分辨的,因为这里欺骗类型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情况也更为复杂难以捉摸。
例如你在和一个人正常交流的时候,对方突然出现很多小动作,例如摸眼睛、摸鼻子、摸耳朵、抿嘴、眼神飘忽等等,这说明他在与你交流的时候内心十分紧张,而令他紧张的原因,就需要你根据实际情况去判断了。
而在各种情况之中,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刚才的谈话中,他对你透露了虚假的信息,也就是在某些事情上欺骗了你,心虚导致了他的紧张。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在和他人的交流之中,无意间问起了某些问题,而对方能够立马对答如流,不需要任何思考的时间,这种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方在欺骗你,或者说对方是有备而来。
因为人类的大脑在接收到问题之后,总要有几秒钟的反应时间,以及组织语言的时间,如果对方能够毫不思考的就说出一个问题的答案,这是不符合常理的,因此你需要警惕起来,对方很有可能是在欺骗你。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