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观见闻:生产区人员控制的一些做法

 留在家里 2022-01-27

图片

最近这段时间的推送会简单一些。一方面,是因为春节放假前事情特别多(借口!。。。好吧);另一方面,是在思考对以后的内容框架做一些调整,希望能够稍微放空一下。

今天分享一些生产区内人员管理方面的参观见闻,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思路。文中不涉及广告。

图片  物理隔离与智能门禁


生产区与办公区分离,并有物理隔断,生产区员工通过门禁系统进入,做有效的控制,是许多企业现在常见的做法。

在江苏一家以色列工厂参观时,看到他们的办公区是隔离在生产区外的。在办公区可以通过监控发现生产区的情况。类似于这样:
图片

在制造区入口,有一个大大的显示屏。员工更衣后刷卡进入,显示屏上就显示此刻厂区内的人员数量。当员工刷卡出来后,显示屏上显示的区域内人数也相应减少。

工厂负责人介绍说:这个主要是为了安全考虑。如果发生应急事件,我们可以知道里面有多少人需要疏散。

类似的思路,在药机博览会上,我们也曾看到过:嘉柏利通公司展览的智能门禁系统,用于进入洁净区的人员控制。这样:

图片


门禁上显示这个区域的洁净区允许进入多少人,目前有多少人在里面,一目了然。
更加值得推荐的是:他们在洁净区里是怎么刷卡的呢?是在洁净服的衣袖里植入了芯片。举“袖”刷卡,识别并记录是谁在什么时候进入了哪里,系统自动统计里面有多少人,是否超限;另外,这个芯片的智能化管理还有一点很棒的是:它可以记录这套衣服的生命周期:什么时候购入启用,分配给谁,清洁灭菌了多少次。如果你设置了规定的清洁灭菌次数,到时间它就会提醒你。

关于生产区的物理隔离系统,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影响消防通道,尤其不要影响紧急情况下消防车辆的进入。

图片 简洁型安全帽


在生产区内戴安全帽,是许多企业的要求。不过,传统的安全帽,其实更适用于工地等可能发生高空坠物的施工现场。

图片

而在我们的化学合成车间,以及一些非洁净区操作区内,最常发生的风险可能不是高空坠物,而是——管道设备碰头。

对这种工作环境,做好防撞保护自然是首要考虑的。有些实在容易碰头而不好用工程来做保护的地方,戴安全帽无疑还是保护员工安全的做法。

可是,传统的安全帽,既厚重,又固定死板,并不方便生产操作。所以,可以考虑用新型的简洁式的安全帽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帽子外表看起来是普通的棒球帽的样子,但是帽顶上配有防撞保护。像这样:

图片

某宝上可以找到这样的简洁安全帽,颜色多样,而且,还可以定制公司的名称

另外,在湖北一家企业参观时,他们用帽子颜色管理来进行人员身份识别,这种做法也非常值得借鉴。他们会规定:操作员工戴蓝帽子,安全管理员戴红帽子,要去现场的内部管理人员戴黄帽子,外来参观人员戴白帽子。

通过帽子颜色的控制,就可以实现:即使不认识,公司人员也可以通过帽子颜色判断该人的身份。只有戴蓝帽子的人才可以操作,只有戴红帽子的人才可以处罚;而戴白帽子的人,身边一定要有蓝、红或黄帽子陪同才能出现在厂区,如果有落单的白帽子人员,就需要进行控制和管理。具体可以回看:蓝帽子干,黄帽子看,红帽子说了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