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

 巨风视界 2022-01-27

前一段时间,微信公众号发疯一般地到处转发“你不是心直口快,你是如何如何”。

我和另一位被公认为“心直口快”的朋友,对照着进行了自我剖析后,发现后半句的意思我们都应该没有。但无论如何,是应该学会好好好话了。于是,我们决定找一位认识的心理老师,请教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几十年如一日持续做到“心直口快”的。

介绍了我们的情况后,心理老师表示不收费,我们不好意思,就带了礼物前往。

Part.1

看着我们惴惴不安的样子,心理老师脸上是憋不住的笑。笑够了,边泡功夫茶边问我们问题,得出的结论与微信里那些说法不同,但是听了以后心脏缩了一下:“每一种性格背后的原因都很复杂,有成长环境的影响,有个人经历因素,还有世界观价值观等等。心直口快主要原因是看问题比较简单,比较表面化。”。直白点儿说,就是头脑简单啊!

心理老师说:“你们自己找出背后的原因,然后告诉我。只能说一条。”

思考了半个月,各种原因密密麻麻写满了四页A4纸的正反面,最后选中一条“相信人人都是好人,相信人人都会理解我说的话是出于好心,理解我没有恶意,相信人人都会为他人考虑。”

心理老师直接回了我一句:“那是不可能的,你应该可以列举出很多被你自己的好心伤害的例子。”

“好心导致伤害自己?”看到这个说法吓了一跳,原来好心好意也会引发对自己的伤害。想想确实是啊,人家就不想好好工作,非得苦口婆心地劝人家勤奋敬业,诸如此类,把自己的标准当作别人的标准,导致麻烦的事情真有过,而且还不止一回啊!就那个在电梯里劝阻人吸烟,对方忽然猝死,最后被对方家人告上法庭的事情,在没看到这条消息之前,我已经在会议室、电梯、公交车等地方劝阻过若干回了,没有出过事算是万幸。

一味真诚并不是只会结出甜的果实,苦果我们也吃得够多了,只不过一厢情愿地认为时间能证明一切罢了。

即使时间能证明一切,人事匆匆,谁有时间回头去看以前别人做的事情后来怎么样?有的人只会记得当时不中听的一句话,不会关心你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无论你多么真诚。

村上春树说:“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怎么能单方面要求别人理解我的善意?理解我的直来直去?

琢磨着村上春树的这句话,心里感觉快找到黑洞的出口了。

以下是我们和心理老师的其他对话,就不一一讲述心里的感受了。

“你真心为别人好,别人都能接受吗?”

仔细想想,还真不是都能接受。再说了,别人为什么要接受我的想法?

“'直’和'真’不是差了一点儿半点儿。”

是啊,形式上就差两点呢。

“有时候,假才是真正的'真’”。

虽然又被吓了一跳,这回被吓的程度轻多了。

季羡林先生说过一句话:“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至理名言啊!不说假话,但是也不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不顾别人感受全都表达出来。

Part.2

一来二去,不知怎么和心理老师成了朋友。

我花大价钱学过茶道,虽然没学多好,但是基本的泡法能掌握,心理老师有时间就找我喝茶,聊天。

聊高兴了,心理老师也直率了一回:“其实你们活得真实坦然,挺好的。只是有一点没有想到,你们自己有长颈鹿的超大心脏,对外界的反应没那么敏感,不容易受到情绪伤害。但是有的人不行,一句话就能失眠,一个眼神就能难过半天,我有一位同事因为领导看见她不笑就辞职了。其实那领导就是面瘫脸,看见谁都不会笑。”

有人心眼小到针尖都穿不过,我们是知道的;但是没有尊重对方的性格,我们是错的。成年人就应该遵守这个世界的秩序与规则,尊重的前提是要顾及别人的感受,体谅对方不能承受也是一种尊重。

我们热烈讨论的结果是:不以伤害别人为目标的心直口快没有那么夸张,不过是比较热心罢了。感受一下“嘴甜心苦”VS“嘴苦心甜”的区别就知道了。

我们决定不做“心直口快”的人了。听到不讲理的话想怼回去的时候,脑子里会迅速闪过“'直’和'真’不是差了一点儿半点儿”,然后就闭嘴了。

自从改掉了“心直口快”,我发现整个人安静下来了,从里到外都安静了下来。

生活就是这样的,真话不一定都是好话,真话也不全都是对的,不是应该和必须说的。玩笑话有时候反而是真实的。

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面对自己并不能改变的情况,不发表意见已经是最好的真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