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欧随想录01:在慕尼黑啤酒馆儿想到的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啤酒,烤猪蹄儿,希特勒,列宁,还有莫扎特,这一切和中国的四书五经有什么关系呢?

想收听音频文件,请点击上面的绿圈圈

德国时间,2017年7月24日早晨,下了飞机,我们直接就被导游带到了慕尼黑市中心,重点带我们去看著名的HB皇家啤酒屋。

因为时间太早,街上的行人和车辆都特别特别稀少。啤酒屋前的小广场上,只有我们两拔儿中国游客,环境相当的寂静,我们游客的嗓门儿明显被放大。

这家啤酒屋的门脸儿并不大,也就相当于中国某个小县城的一家中型的餐厅。但导游却告诉我们这可是全欧洲,甚至全世界最大的啤酒馆儿,可以同时容纳3500多人吃吃喝喝。

走进啤酒屋的大门,我们先是被门厅左侧墙上的巨大而古朴的徽标所吸引,这无声地在宣示着这家店的历史传承和巨大影响。

推开厚重的玻璃门,进入了连一个食客也没有的餐厅,便被内外的反差所震惊。要不是有靠墙一排排摆放的啤酒桶和啤酒杯,我真的以为是进的教堂。

因为大厅的层高、穹顶、顶柱上古朴的彩绘,还有那一排排整齐的长条桌椅都分明让我感觉到这是宗教场所。

走出餐厅的后门,才发现还有一个不小的院子,廊下,树下均被店家摆满了密密麻麻的桌椅,我这才知道这家外表不起眼的啤酒馆儿为啥能坐3000多人了。

因为太早,我们没有机会坐下来品尝400年历史的啤酒和茜茜公主曾经最喜爱的烤猪蹄以及白香肠,不能不说是个小遗憾。

用手机搜了一下,才知道这家啤酒屋曾经是德国名人政客最喜欢的聚会地点。茜茜公主、歌德和列宁都曾是常客。莫扎特更在这里创作歌剧。

当然,最让这家酒馆儿闻名世界的则是希特勒,他曾经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二十五点纲领》。

记得一位老师曾经讲过,酒这种东西可以沟通感性和理性,眼前的啤酒屋就是证明。酒可以壮胆,酒可以解愁,酒可以让人兴奋,甚至疯狂。

在今天的中国,哪一项大事业背后能少了几场酒呢?但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想清楚和看明白,酒对人生和世界的破坏力呢?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宗教都禁止信徒饮酒呢?

巧的很,回国以后我读《尚书》,正好读到了《酒诰》,周公给自己的弟弟康叔专门的一篇告诫。

告诫他,告诫他的属下,告诫他管理的殷商的后裔,平时不允许喝酒。只有在祭祀的时候可以喝酒,而且喝酒的时候不能过度、过量。

中国古人讲,五百年必有王者出。可仔细想一想,五百年又何尝没有狂者出呢?酒是能让人疯狂的最好媒介。

其实,不管是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圣明的君王还是中外著名的宗教创始人,他们都看清楚了一个问题,人类的灾难源头有一个幽灵,这个幽灵就叫做酒。

我这么说不代表我们不该饮酒,而是在饮酒上一定要有极强的自律,极度的克制,不能过分,不能过量,不能过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