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启示录165:君子为何坦荡荡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怎样快速判断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孔子给了我们十个字,即使不听对方讲话也能看个大概。那产生君子和小人外在表现差异的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呢?

想收听音频文件,请点击上面的绿圈

中国人对人格评价的两个极端,一个是君子,另外一个词是小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论语》中孔子给了很多的论述。

述而篇里有一则孔子讲的非常的简短,但是对于我们来说非常有价值。我们可以拿它来判断君子和小人。

01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你都不用听他说话,君子的表情看起来非常的坦荡,心地看起来非常的宽阔,待人非常的坦白和直接。

而小人看起来总是心事重重,心里总有东西放不下,会显得忧愁和不安。

孔子他老人家只用了十个字,就分别为君子和小人画了像。

君子的特征是什么?心宽。一般的事儿他不太放在心上;而小人是心窄,一点点芝麻的事情,他就受不了了,他就放不下了。

这让我们想到一句话,“一滴墨水,你滴到一个碗里,这碗水都变黑了。如果你把这滴墨水滴到大海里,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小人的心就是那只碗,大人的心量就像大海。

第二个,君子的心胸比较直,比较真。他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不患得患失。

而小人就不是这样子,他心里面有小算盘呐,他总是想在利害之间趋利避害呀,自己多得到一点呐,从别人那里算计一点呐。

或者自己算计完之后又怕被别人再算计回去呀,他有担心呐。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就像风箱里的老鼠。

02

曾子在《大学》一书中说:“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君子为什么是君子,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想法,藏是藏不住的,所以他就不会有侥幸心理。

曾子说:诚于中,形于外君子就是这样,心里很坦荡,没有侥幸心理,所以就不愿意去算计别人,对一些小小的得失,也就不太会放在心上。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曾子说的多深刻。

小人什么样子的呢?偷偷摸摸总想干点坏事。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又怕别人知道,又怕受到惩罚和报应,所以就得掩饰、掩盖。

这就是小人长戚戚的原因,因为他的心窄,因为他的心私,所以他就假,君子是正好相反的。

03

那么小人为什么会成为小人?君子又怎么样成为了君子呢?这里的本质在于智慧的问题。

所谓君子就是大人,大人就是有大智慧的人,有大仁慈的人,有大勇气的人,有大担当的人。

因为君子有足够的智慧,已经体道悟道,知道这个世界当中存在一个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非常有力量的绝对公正的法则。

他能明白,人和我之间,利和义之间必须得对等,如果不对等,老天爷会强行找平衡。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就不会去,也不敢去算计别人。

对别人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和伤害,也就不会太放在心上,因为老天爷最后会帮咱们找回来的,甚至是连本带利一起找回来的。

04

君子看人看事是以天理为指导的,而小人就不是这样,他的智慧没开,他自己内在的天良被他私欲给遮蔽住了,所以待人接物完全以利为先,不考虑义。

总想多得利,少履行义务,总想比别人多得到一点。一旦自己的心被私欲遮蔽住了之后,人的心量就变得非常的窄小,就会短视,就会偏私。

一天到晚不是想着算计别人,就是在提防别人。既想要多得利,又怕受报应、受惩罚,所以他的心永远处于不安的状态。

孔子还说过:“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有了足够的智慧,就看透了,所以就不会迷惑,就会善待别人,就不会害怕承担义务,也不会害怕被别人算计。

我们可以用孔子的这句话来做自我的检讨,也可以用它来去观察身边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