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启示录348:猜一猜孔子的一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为什么孔子“一以贯之”的“一”难坏了万千学者?为什么从对这个“一”字的理解上可以看出学者和智者的本质区别?为什么绝大多数学者越努力,离悟道就越远?为什么儒释道三家智者获得智慧的方法本质是相同的?为什么“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必须并用?
想收听上面音频,请点击上面绿圈
有的时候,我们很好奇一件事情,为什么从孔子以后,一直到今天,那么多大学者去研究孔子,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孔子呢?
或者说,连达到孔子水准的人,都微乎其微呢?再引申一步问,学者和智者之间最本质的差别又是什么呢?《论语》卫灵公篇的一则,应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01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论语》里很多都是学生问老师,老师回答学生,这则是反过来。孔子问他门下最聪明,口才最好的学生,而且特别会做生意的子贡。
“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了很多东西,并把它们牢牢地记住了吗?”
子贡回答说:“那当然了,难道不是吗?”他还反问了一句。
孔子继续告诉他:“不是这样的,我呀,是有一个东西可以把所有的知识,所有的见闻,所有的一切贯穿起来。”
孔子在《论语》中谈“一以贯之”有两次。这是一次,另外一次是和他的弟子曾参。
曾参听到孔子告诉他:吾道一以贯之。他只说了一个字:唯。表示理解了。当别人问怎么理解的时候,曾参讲了另外两个字“忠”和“恕”。
02
孔子讲的“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实际上难坏了古今的万千学者。为什么这么说?
很多专家解释为,孔子有一个观念。有的说,孔子有一个方法。还有人说孔子有一个思想体系,更有人说,孔子说他自己有一套学术。
反正就是“一”,后面加一个量词,量词后面再加一个名词。一本书当中讲,汉代以来的经学家们,对这个“一”,一直拿不出来一个大家公认的、权威的解读。
虽然我们的水平跟这些经学家们,和现在大学里面那些教授们不能比,但是咱们可以好奇,推导一下,反问一下。
孔子对他的弟子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么,是不是存在一些孔子已经心领神会,但是他没有办法给弟子们说清楚,讲清楚的东西呢?
那么他说不清楚,也讲不清楚的,是不是就是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当中,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那个东西呢?
是不是明明感觉好像是有,但是却没有办法说清楚的那个东西呢?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向警察断案一样,进行推理。
孔子用来贯通知识的,应该是那个玄而又玄,说不清、道不明的道,也就是宋明理学家们强调的天理。
这样的话,我们就容易理解了,孔子有3000弟子,其中有72个学霸,72个学霸当中还有10个学霸中的学霸,为什么这些人格局和境界,都达不到孔子的高度?学问都达不到孔子的深度呢?
03
我们可以这样得出一个结论:孔子之所以是孔子,在于他老人家是一个得道高人。
我们后世的人读他的教导,那是可道之道,那不可道之道,存在在他老人家的内心深处。
也就是说,孔子能讲给他的弟子和后世的我们来听的,只是一小部分,他更多的有价值的智慧,是由内在生发的。
孔子的弟子以及后世的我们,都只能用眼、耳、鼻、舌、身、意去感知,那些可言、可道的知识。
我们没有办法领会孔子内心生发的,不可言、不可说的智慧,那个就是大道,就是王阳明后来讲的良知。
04
那我们再继续追问一下,道这个东西,咋就能够一以贯之呢?
老子说不明白啥叫道,孔子也不能说明,连佛祖和迦叶之间也只能拈花微笑,言语道断。
但是我们可以打个比方,或者说,用我们今天人更加容易理解的词汇和语言,来大致地框一下,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自己有点不自量力,在《道德经启示录》音频和视频课程中,把道归结为四个最最。
第一个,它是最最神秘的存在,因为它是最最神秘的,所以才没有办法用感官感知和描述。
第二个,它是最最强大的力量。它能够生万物、养万物、杀万物、毁万物,但是万物不能拿它怎么办,万物改变不了它。它能够生一切,它自己无生无灭。
第三,它是最最公正的法则。我们人间是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公正的,但是大道是绝对公正,它是没有分别心的。
天无私载,地无私覆。大道是视众生平等,而且善恶一定有对等的回报的,有报应的。
第四点,它是最最简单的规律。我们这个世界非常非常的复杂,光怪陆离,但是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背后,有一个不变的简单的规律。
也就是说,道是万有的源头和归宿,能改变天下万物,却没有人能够改变它。复杂而又千变万化的世界内在,有一个简单而又亘古不变的法则和规律,是极度的公平和公正,我们只能大致的给它画个框。
道的力量非常强大,一旦对道有了感悟,那么看天下万物就和别人不一样了,就能够像一根坚硬的针,可以给每个事物扎一个洞,可以用一根线把所有的万事万物穿在一起,这就是孔子讲的一以贯之。
05
我们再探讨第三个问题,学者和智者的区别。
还是自不量力,了解了一些智者的传记和成长经历,再和自己身边看到的、了解的学者们做个对比,就有一个发现。
首先学者都是在向外求,而智者是向内求,这点差别非常明显。
学者们整天在外面跑调查,向外求,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感知器官去触摸,去测量,去试验,去求证,去归纳,去总结,或者是到图书馆里面去翻书。
而智者是向内求,用老子的话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或者是每天都在往外扔东西的,他要丢。
第二点,学者是靠感官来求知,而智者是关掉六根来求智慧,这点非常明显。
大家都知道,修行人追求的是六根清净,我们普通人都是拼命地向外去求索,六根洞开,方向又是相反的。
第三点,学者们喜欢到书上去找答案,找方法,而真正的智者是在自己的心上,用功夫、找答案,找方法
第四点,学者做的是加法,而智者做的是减法。
咱们刚才说过了,学者们是拼命地增加自己的见闻,增加自己的知识。而智者是打扫自己的心地,把所有的念头想法,全部扫除干净。
第五点,学者特别喜欢研究事物之间的差别,有些专家学者发现一点点事物之间的区别,就会欣喜若狂,可以写一本书,可以写大篇论文,可以去评一个职称。
而智者,他们着眼于寻找万事万物差别内在的共性。概括一下说,学者是喜欢求异,而智者更喜欢求同。
这样一比较,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学者和智者的方向是相反的。
如果这个结论是成立的,那么再推导一下就可怕了,学者岂不是越用功,离智慧越远吗?这不就是南辕北辙了吗?
所以很多学者恐怕一辈子累死,也见不到这个世界的本质,也看不见自己生命的本来面目,也获得不了那个最最根本的智慧。
06
既然智者和学者们方向是相反的,甚至方法有的时候也是相反的,那么智者是怎么找到的那个“一”呢?怎么去悟到的那个道呢?
其实,儒释道三家的智者,早就清清楚楚地告诉了我们,咱们都不先谈佛家和道家,因为那感觉起来有点玄。
儒家四书之首的《大学》,开篇就是方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都是求一个静定
四书中的《中庸》,讲的就更明白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智者是要调伏自己的情绪,要调伏自己的心念,不要任何妄念,不要有任何情绪的波动,让自己的内心回归风平浪静。
学者在比较在分别的过程当中,怎么可能实现这个状态呢?而道家的智者老子说的就更明白了:致虚极,守静笃。就这六个字,还是一样的,让自己的心灵回归极致的平静。
佛家都不要去讲那个《大藏经》,只要把260个字的《心经》读懂了,就会知道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悟道的关键: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听起来好玄乎,其实不复杂,就是能够通过念佛也好,持咒也罢,观呼吸也好,坐禅、行禅都可以,哪怕是练瑜伽,只要实现让自己内心回归极致的平静,甚至能够进入定静,也就是,佛家讲的三摩地,那个时候,智慧自然就会生发了。不用去找智慧,智慧慧来找人
07
所以,我们归纳一下,中国的儒道两家,还有外来的佛家都告诫我们,要想获得终极的智慧,看到这个世界的本质,看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常说的明心见性,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回归极致的平静。
只要到了这个状态,自然而然就有王阳明说的那个境界,叫致良知。
佛家讲有八万四千法门,打坐入静,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但未必是唯一的方法。王阳明还讲了三个字,叫事上练。
而且即使是通过入静的方法,能够开悟也还不够,因为智者最终追求的境界,不简简单单是悟道,而是要与道合一。
与道合一,还有行道的过程,也就是,要在待人接物上去磨练,实现理事合一。
用今天的话讲,就是既要读人,又要读事,通过外在的力量敲击和触动自己的内心,唤醒自己内在的良知。
08
讲到这儿,我们可以再大胆地猜猜,孔子的“一”到底是啥意思?反正那么多专家学者也没有权威的答案,我们做个猜测,也没有什么关系,权作一个思考的方向。
曾参对孔子的一以贯之的“一”,理解为“忠”、“恕”,一分为二。孔子在《易经》的系辞里面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也就是说,道也是一分为二。
中国的儒家、道家都有阴阳的观念,所以,我就斗胆地假设一下,孔子的“一”是一分为二,之后再合二为一,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普通人往往只能看到一面,看到现在,看不到将来;看到好处,看不到风险;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看到别人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我们都是不通的,我们都是片面的
而像孔子这样的智者,他能够把万事万物全部打通,要不然怎么叫贯通呢?他能够看到事物的反面。
我们用今天的比方,修一条高速公路遇到一座山,那怎么办?山这头打个洞,那头打个洞,两边一起打,然后贯通,不就是由此及彼嘛?这个障碍就不存在了吗?
所以智者可以做到见阴知阳,见阳知阴,见好知坏,见坏知好。而且明白好和坏、阴和阳是一体的,不会像我们普通人思考这么片面,这么简单,他们会更加的圆融。
我们借孔子问子贡的一个问题,对孔子一以贯之的“一”,作了大胆地猜测和发挥。
我说的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够去亲近《论语》,去亲近孔子,去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独立地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