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品新解|豪放】 观复万物,任运自然,由道返气,吞吐大荒

 艺术观止 2022-01-27

豪放

观化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

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

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观化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气,处得以狂。

匪:不,不是。 大荒:《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红楼梦》中有大荒山。

匪禁即禁不住,匪禁在这里有些非常深刻的含意,观察造物的种种目不暇接的变化用的是眼睛,变化不尽则观之亦不尽,《道德经》中有“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另一方面在这种观复的过程中,心与道合,不觉身与物化,甚至感悟到了吞吐大荒的豪放气概。何为物化?即不知是身梦为蝶,还是蝶梦为身。此处的物化则是身心融于大道之中,则一时莫辨吾之一呼一吸与道之任运自然,吞吐大荒。

此处用吞吐是为了表达宇宙间的生机变化,没有宇宙间的生机,便不会有人的生机,或者说人的生机是宇宙生机的一种具化。而决定二者运行的道是相同或相通的,故人之呼吸有类于大荒之吞吐。

道的运行是形而上的,它类似于西方哲学中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以及康德的“物自体”,是人所不能直接看到的,由道反气的过程就是一个自形而上向形而下展开的过程,因为气处于有形无形之间,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过渡和媒介,并最终是由气赋形于物,同时赋予万物以生命。此即为“由道反气”

人们虽然看不到道,但却能感悟和理解和把握道,而作为形而下的个体当掌握了道之后(也就是常说的得道,显然,这种掌握往往并非是整体全面的,只是得其一隅或得其一偏),当其将这种明显高于一般人的认知表达出来之时,便会出现种种一般人难以理解的情况,甚至以之为狂。

这就有些像人只是吹一口气,蚁群却会觉得是狂风大作。同样,天地之心需配之以天地之文,就如《庄子》中的文字汪洋恣肆,种种变化,出人意表,人不能解而谓之狂,其实不狂,以其得见天地之心也。这也是豪放为什么体现出某种狂放风格的原因。此即为“处得以狂”

注:本文根据大愚观点整理

「二十四品新解」豪放是气韵雄健,一时龙象纷呈,透达无前

「二十四品新解」世间最豪放者莫过于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想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