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入新潮纪实摄影之五十五》 盖州高跷秧歌/文·摄影:路德海/主播:山丫

 博尚文苑 2022-01-27

盖州高跷秧歌

 辽宁营口所辖县级市盖州是一座文明古城,早在汉代时期,这里就是商贾云集的重镇;到清代中叶,盖州已成为东北的“财货通衢”;著名的盖州高跷就发源在这里。

高跷,也称拐子,是由表演者脚踩木跷表演。由于表演者高出一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是站在高处观看,所以也有人把高跷称为“高瞧戏”。

据《盖平县志》记载,盖州高跷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清朝顺治、康熙年间。是辽南地区广大民众在劳动之余,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舞蹈形式,初始是由一些民间艺人以表演形式出现,后在大众中推广,每逢春节拜年、庆典、庙会、祭祀等,都有盖州高跷表演的场景。盖州高跷形式新颖,喜闻乐见,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朝同治年间,盖平秧歌艺人王大酒壶(艺名)名噪一时,对盖州高跷形成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后来的秧歌艺人刘二乐、孙志权、齐怀学、杨开荣等艺高一筹,受到时人称颂。

盖州高跷得到真正的发扬光大,还要数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老艺人郭锡成、孙洪池、姜润德表演的高跷秧歌在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汇演中获一等奖,被命名为东北大秧歌。从此,“东北大秧歌——辽南盖州高跷秧歌”闻名遐迩,成为全国最有代表性的北方四大秧歌之一。


作者简介

路德海,军人出身,现为辽宁省摄影家协会和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会员,营口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营口市旅游摄影协会会员。几年来,通过虚心求教,潜心钻研,加深了对摄影的悟性,培养了独到的审美视角,许多作品先后在国家、省、市摄影大赛中获奖和杂志报刊中发表。2015年1月25日退休。现为营口市文化艺术中心老干部艺术团团员。

主播简介

戴丽仙,网名“山Y”。回族,直爽热情的性格;单纯朴实的品质;爹妈给的悟性;生活给的执着;爱摄影,喜欢朗诵,有许多历程与收获,感恩自然,感恩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