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网刷屏的金晓宇和他的天才症:谢邀,我真的不是天才

 泊恩心理 2022-01-27

近期,“金晓宇”这个名字争先恐后地出现在各个内容平台上。

他从低调的翻译人员,到被曝光在媒体底下的“天才症患者”。身份的变化,让他和爸爸的生活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涟漪。

说是“涟漪”,是因为我们还无法得知他们未来的生活会何去何从:媒体的报道对于他们而言,可能会产生蝴蝶效应,也可能只是生活中的一点惊扰。

但是聚焦当下,媒体上频繁出现的除了“金晓宇”,还有一个名词——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在国内还有另外一个名称:躁郁症。它的发病症状也和这个名字很符合,即躁狂期和抑郁期的交替发作。

本期内容,我们邀请到了泊恩心理的王玉萍医生,为我们部分内容做出分享。


认识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会影响患者情绪、思维、行为等方面的重性精神障碍(Mood Disorder)。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通常会出现两种极端状态。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处于极度兴奋并且精力充沛的异乎寻常的状态时,我们称这样的状态叫躁狂发作(Manic),如果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则被叫做轻躁狂发作(Hypomania)。

当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转为情绪极端低落时,会感到无助、无望且空虚,这样的状态被叫做双相抑郁发作(Bipolar Depression)(Anderson, Haddad & Scott, 2012)。

日常生活中大家每天的心情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上下浮动,而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在疾病发作期,他们每天心情的浮动要比其他人更加剧烈,且更具有破坏性(Anderson, Haddad & Scott, 2012)。

这样情绪的剧烈波动给他们带来生活上的困扰,甚至使他们陷入危险,比如躁狂发作的时候的行为不计后果,胡乱投资消费、追逐异性,甚至伤人冲动。

诊断躁狂发作至少症状持续1周,轻躁狂发作至少症状持续4天,在他们精力耗光之后,情绪就会回到谷底,进入“抑郁期”。

处于躁狂期的患者会很自信,甚至狂妄自大,但是并非失去逻辑,如果他是一个决策者,他所做出的决策在极度兴奋的影响下会不切实际,甚至付出代价。

部分处于躁狂期的患者还带有攻击性,因此很多地方对于此类精神疾病是需要有人陪护和监管的,即保护他人,也是保护他们本身。

躁狂期中,一般会出现的几种常见症状有: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认为自己是非常重要且特别的(比如相信自己可以拯救或征服世界);

  • 睡眠时间减少;

  • 比平时更健谈;

  • 思维奔逸,脑中同时会出现多个想法;

  • 很容易被干扰;

  • 更努力地工作或学习、社交频率增多、喜欢竞争,或者性活动增多;

  • 做事冲动且冒险(比如酗酒、使用违禁药品、不考虑后果进行性行为);

  • 判断力下降或缺失(比如冲动做出商业抉择,或者高速危险驾驶)。

抑郁期间,一般会出现的几种常见症状有:

  • 思维迟钝、行动缓慢,有时候看起来焦虑不安;

  • 兴趣下降、情绪低落、疲乏无力感;

  • 有时会冒出死亡,或自杀的想法;

  • 进食过多,或者失去胃口;

  • 觉得自己无能,或者抱有罪恶感。

双相抑郁症状有时会演变的非常严重,从而导致患者有自残或者自杀行为(Muneer, 2013)。

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误解

临床上,导致双相情感障碍发病的生物遗传因素居多,如果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有这类精神病史的话,那么发病概率会增大。如果来访者幼时被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养育,也会增加其患病风险。

在理解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时,大家往往会有个误解:这两个不是同样的病吗?

从表现上来讲,双相情感障碍不管是在抑郁期还是躁狂期,他们还是有自制力的,会知道自己的行为举止。

但是,精神分裂症伴随有更多荒诞、不可理喻的行为,发病的时候还会有幻觉,发病期间,当事人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很多人说双相是天才症,经过专业人员的研究与观察发现,双相情感障碍和“天才”的部分并没有那么高的相关性。

或许这个解释可以更好地给到误解的人们:

他们在冰(抑郁)与火(躁狂)之间的挣扎,让他们体验到人性更加强烈的情感,从而在音乐或者美术等非言语方面释放更多的感悟。

他们未必是沉醉在这份强烈感觉中的,唯有在如冰如火的困境中,他们才尝到了生命的价值。

“天才”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来访中只有少数,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期盼、一种希望:他们需要被看见他们的痛苦。

在一百多年前,也有这么一个“天才”曾经被误解。

1890年,37岁的梵高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后人推断,梵高患有双相情感障碍。

为了纪念梵高,也是为了提高大家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知,每年的3月30日——梵高的生日,被设立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

我们无法再去追踪梵高生前的痛苦,他沉浸在画画里面,身边没有什么朋友,只有他的弟弟一直在支持他。他被误解的才华,在死后才被看见。

如何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处?

作为医生,第一步需要做出准确的判断,并且进行正确的治疗。

愿意寻求帮助的人往往是在抑郁发作期,对于他们而言,“勇敢走出来”这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

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一起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为他们提供帮助是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双相患者症状缓解期往往能回归社会,非常有理性有情感,很懂得感恩。

下面介绍几个步骤来教大家帮助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倾听

你无法一直为双相情感障碍人群提供有帮助的答案或者建议。对于他们来说,最有效的是得到及时的诊断,恰当的评估治疗,作为朋友或家人,在其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聆听是有帮助的。

特别是当谈起自己所面对的挑战和困难时,聆听对来访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接受并理解他们的状况会帮助他们更容易接受自己的疾病。

予以理解

让他们知道,当他们需要倾诉、鼓励,或者是治疗方面的帮助时,你就在他们身边。双相情感障碍的来访者通常表现得不愿意需求帮助,因为他们不想成为负担。

尽可能地关心他们,让他们知道你会尽你所能的前来帮助。

要有足够的耐心

哪怕他们全身心投入治疗,距离痊愈也需要时间。不存在快速康复或永久除根的治愈,对康复的步伐要有耐心,做好准备面对挫折和挑战。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人群而言,面对自身问题是一个终生的过程。

成为他们的支柱

对于患者来说,他们有时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跟他们作对。

让他们知道身边人的支持,这会让他们的状况稳定下来。我们不需要完全认同对方的所作所为,但是告诉来访者,我们会一直支持他们,这会给治疗带来好处。

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抑郁发作时会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所以时常提醒他们的优点优势能够帮助他们更容易从抑郁症状中恢复过来。

你可以说这些话来鼓励他们: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会一直支持你;

我明白是你的疾病导致了这些想法和感觉;

你现在可能不相信,但你的感觉会改变;

我可能无法准确理解你的感受,但我关心你,想帮助和支持你;

你对我很重要,你的生活好坏对我而言也很重要。

建议他们看医生时,你可以说:

这是一种真正的疾病,就像糖尿病,它是需要治疗的;

生病不能怪你,你并不想它发生,这不是你的错;

 有许多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你。

治疗过程中积极提供帮助

作为支持他们的人虽然不需要参加这些治疗过程,不过可以陪同他们一起赴约并等待他们的治疗环节结束。

这些治疗过程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眼中或许很复杂,或者他们会害怕参与治疗,他人的陪伴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压力和焦虑感。

一定会有接受你真实的样子和你体内两个灵魂的人出现。

别忘了点关注,不迷路啊👇

本文合作专家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I. M., Haddad, P. M., & Scott, J. (2012). Bipolar disorder. Bmj, 345, e8508.

[2] Muneer, A. (2013). Treatment of the depressive phase of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a review. J Pak Med Assoc, 63(6), 763-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