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病不离“郁”!讲解一方,化解郁症,气顺人安

 潇湘江畔 2022-01-27

(以下文字,曾经在昨天推送过。作为以上音频的文字内容,贴在这里,供您对照收听。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吴少怀医案》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世间致病的一大魁首——“郁”

什么是郁?它指的是,我们身体里,气机不顺畅。

你知道吗?在我们这具肉身当中,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不时刻进行着气化。

气化的顺畅与否,决定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与否。

而气化不顺畅,就成了所谓的“郁”。

因此,很多病,也就源于这个“郁”字。

这么说,你可能看不懂。来,我给你说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吴少怀。他生于1895年,卒于1970年,是我国山东地界的杏林前辈。感兴趣的朋友,你可以到网上查阅一下他的生平事迹。

有一次,吴师接待一个患者。

这个患者,15岁,女,是一个学生。

什么毛病呢?主要问题,就是咽喉里头有异物感,就好像有一张小纸片,贴在咽喉处,咽不下也咳不出,十分难受。

与此同时,她还有其他的毛病。

这就是,长期以来胸闷,气短,总想叹气,而且脑袋前额部位不知为啥,总是胀痛。

当时,这个小患者说,自己这一身病,不求完全解决,现在只要把嗓子里那个“纸片”抠出去,就可以。

吴少怀前辈仔细诊察,发现患者舌苔薄白,脉象沉而弦滑,于是书方一首。但见——

苏叶3克,制半夏6克,厚朴4.5克,茯苓6克,炒杏仁3克,炒枳壳3克,生枇杷叶6克,旋复花(布包)4.5克,生甘草3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让小患者惊喜不已的是,药用3剂以后,不但咽喉部位的“小纸片”消失了,连额头胀痛、胸闷气短的感觉也消失了。整个人,变得轻松畅快无比。

这张医案,十分小巧,它就藏在吴少怀前辈的相关医案专著里。我前些年看到以后,觉得很好,所以收录下来。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得说到我开头讲的话了——人体气机不畅,就是“郁”。而“郁”的状态,会孕生百病。上文医案里这个患者,患上的就是以气机不畅为主的郁症。

你看,她的脉象,是沉而弦滑。弦滑脉,主什么?主痰湿。痰湿因何而起?因为气郁。气机不畅,津液失于布散,所聚而成痰湿。

气郁痰凝,结于咽喉,所以患者的嗓子就有异物感。

胸中气机郁滞,所以患者感觉到胸闷,气短。

气机郁滞,身体想要自救,所以患者不由自主地叹气,以加强肺的宣降之机,改善气郁之态。

我们的胃经,走前额。前额胀痛,考虑胃气郁滞,经气不利。

你看看吧,患者这一身毛病,虽然看似都不搭边际,但是根源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气机郁滞,都源于这一个“郁”字啊。

现在,我们看看当时吴少怀前辈,是怎么用药加以改善的:

苏叶3克,制半夏6克,厚朴4.5克,茯苓6克,炒杏仁3克,炒枳壳3克,生枇杷叶6克,旋复花(布包)4.5克,生甘草3克。

这配伍,其实是半夏厚朴汤的加减。

具体分析来看,苏叶、厚朴行气化痰,半夏燥湿化痰,降逆理气。茯苓健脾利湿,以杜绝生痰之源。痰气皆消,患者的咽喉才会好受。

在这个基础上,用杏仁理气,通降肺气,以炒枳壳行气消胀,以宽中气。枇杷叶通降肺气和胃气,使得中上二焦气机顺畅。又用旋复花,理肺气、降胃气、消痰浊。

如此,患者一身气机畅通,郁滞之态为之化散,痰气不再搏结于咽喉,那一身的毛病自然也就全部消失了。

这就是吴少怀前辈,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郁症的案例,十分典型。

我觉得,其中最难得的,是吴师对药物的选择。你仔细品,这九味药里头,没有一味是多余的,可谓招招直击要害,切中病机。这一定是建立在深思熟虑,和对药性纯熟理解的基础上,才有的用药方案。

故事,到这里,告一段落了。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气机郁滞不畅对人的伤害。像医案里这样的咽喉异感证和胸闷气短、额头胀痛等,还算是轻的。严重的、长期的气机郁滞,会给身体带来很深远的影响。

因此,作为中国人,尤其是懂得中医养生文化的中国人,务必要避免气郁。避免气郁的有效途径,就是思想的自由、心胸的豁达,以此来实现肝气的调达,和一身气血运行的平和。须知,心态的失常,是气机郁滞的导火索,将来就可能会引发地动山摇、火光冲天。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