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员外搬新屋,家人接连出事,先生:问题出在你家房梁

 巴翠 2022-01-28
明朝嘉靖年间,北方有个富商王员外,靠做小商贩起家,挣下了不菲的身家。王员外虽然家财万贯,但一丝一缕都是靠自己白手起家挣来的,因此为人比较抠门,不仅对下人斤斤计较,对自家80岁的老母亲也不吝啬,是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守财奴。
一年入夏,雨水比往年充足许多,连日的几场大雨将王员外家的房顶都冲烂了,屋里四处漏雨,王员外看着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叹声连连,他原想再修补修补后将就住,但想到自己唯一的儿子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住旧房子不像样,于是决定忍痛花重金重新盖了一个三进三出的院子,既省去修老房的麻烦,又能让儿子顺利说上好亲事。
说干就干,王员外立即让管家贴告示招工匠,但告示贴了好几天了,也没有工匠愿意上门干活,他去打听才知道,当地的工匠都知道王员外的为人,怕在他家干活不仅不能吃饱还被克扣工钱,所以不愿意去他家干活。王员外找了好几天,还一无所获。
就在王员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朋友给他出了一招,让他请一些外地到本县讨活的工匠,这些工匠要价比本地工匠低,干活还麻利,能省下不少的银子。
王员外听后,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于是就让管家把招工贴到附近的县城和乡镇,没多久就招到了盖房子需要的工匠。

王员外此次招的工匠来自同一个地方,因为在家乡讨不到生计,才结伴到外地找活干,领头的工匠是一个叫牛大力的年轻人,年近三十,为人憨厚老实,干活也利索,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工匠。但可惜的是他脸上有一块难看的伤疤,看着有点吓人,所以近三十也娶不上媳妇,牛大力因此变得自卑,不太爱跟人相处,王员外见他这样,更是认为他老实人好欺负,经常压榨他休息的时间,让他长时间干活,好在牛大力为人不计较,从不放心上。
工匠来王员外家干活是在七月份,正是暑热难忍的季节,白天的太阳像火球一般,照得地面直冒烟,一般的主家为了体恤干活的工匠,都是在早晨天不亮让工匠干活,到早上太阳升起时就让工匠回屋休息,等直到下午暑热降了再让工匠干活。
但王员外为了赶进度,又怕工匠多干活一天而多算一天的工钱,每天天不亮就让工匠起来,到中午才休息,用他的话说:“日头猛才好哇,亮堂堂的,方便干活哩。”工匠们虽然心有怨言,但出门讨活不不容易,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只能拼命干活,争取早日干完活,拿到工钱后离开王员外这样吝啬的东家。
七月的一天,气温异常高,外面的树木被太阳烤得蔫蔫的,路上连一个人行人都没有,大家怕中暑都躲进屋里乘凉,而王员外不想让工匠吃白食,所以让他们顶着烈日从早上干活到中午,工匠们累得汗流浃背,怨声载道。
牛大力看不过去,便去跟王员外商量,让工匠们白天休息,晚上再赶进度,但王员外不仅不体谅工匠的辛苦,还扬言如果牛大力他们不能按时完工,便要扣他们工钱,沟通无果的牛大力只得让兄弟们忍耐一下,按照王员外说的做。
王员外家有一个八十岁的老母亲,为人善良,看见工匠们在烈日下干活非常辛苦,内心过意不去,于是自作主张给工匠煮了消暑的绿豆汤,这原本不是什么大事,因为一般的东家都会在炎热的天气给干活的下人准备消暑的糖水,以示感谢,但王员外不是一般的东家,而是多花一分钱都心痛的主儿。
当他看见自己的老母亲给工匠们送消暑的绿豆汤的时候,立马阻止,并大声呵斥自己的母亲:“谁让你自作主张给他们煮绿豆汤了,绿豆不用钱?柴火不用花钱?”
王员外的母亲小声辩解:“绿豆都是自家地里种的,柴火也是我从后山捡到的,不值什么钱。”
但王员外还是不依不饶,先说自己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又说自己已经管饭和谈好工钱了,绝没有额外再支出的道理,总之就是不愿意多给工匠们准备一份消暑的糖水。
王员外向来嫌弃自家老母亲年纪大吃白食,他家共有二十几口人,只请了一个做饭的厨子,剩余煮饭洗碗的工作全部都让自己的老母亲干,还名曰让老母亲多干活是为了让她多锻炼,这样身体才能更硬朗。

几个工匠看着王员外为了一碗糖水,喋喋不休的像训斥下人一样训斥自己的亲生母亲,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但大家都不敢得罪王员外,不敢站出来。只见这时,不爱说话的牛大力挡在了王婆婆前面,跟王员外理论:“王老爷,不过是一碗绿豆汤而已,您不应该这样指责王婆婆,她也是好心,此事因我们几个而起,不如这样,这钱从我工钱中扣出来,这事算过了。”
其他原不想惹事的工匠,看见牛大力出头后,也纷纷附和,王员外骂长辈本就不占理,被众人指责后很快就词穷,气得只得干瞪眼。
这件事后,王员外恨上了牛大力,经常借干活为借口,给牛大力指派一些又脏又累的活干,换作别人早就撂担子不干了,但王大力性格忍让,又有一身力气,对于王员外的明摆着的报复也不理论,总是尽力把活干好。
由于工匠们不停歇干活,没几天,王员外新房的地基打好了,墙也砌好了,很快就到了上梁和铺房顶这一重要的步骤。
在当地农村,上梁是一件大事,上梁之前,要先请懂行的先生算好黄道吉日,在上梁的当日摆好香火案台祭拜,并在算好的时辰里,叫几个身强力壮的工匠把大梁吊上指定的位置,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才算大功告成。
因此上梁是盖新房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容不得有半点出错。王员外为了把事情办妥,早在上梁日之前,就指定了几个最强壮的工匠来做这项工作,其中就有牛大力。
因为上梁的工匠都是熟手,加上王员外准备充分,王员外家新房的上梁工作非常顺利。上梁之后,按照习俗当天晚上主家会大摆宴席,请干活的工匠喝上梁酒。
这晚王员外难得大方,准备了一大桌酒菜犒劳干活的工匠,大家有说有笑,气氛一派祥和。但王员外喝了两杯酒后,说话开始语无伦次,当他看见牛大力一个人坐在角落静静喝酒时,突然想起牛大力曾当众反驳自己,借着酒劲,他指着牛大力脸上的伤疤说:“牛大力,你这伤疤真是难看,就像一条虫子趴在脸上,怪不得你讨不到媳妇。”

王员外说完后,有说不出的得意,因为他觉得自己捏住了牛大力的痛处,可以让牛大力难看。王员外之所以知道牛大力的隐痛,是一次跟别的工匠聊天时,偶然得知牛大力年轻时曾因为伤疤,才跟青梅竹马的姑娘分开,之后再无媒人上门给他说媒。
工匠们听见王员外的取笑后都倒吸一口冷气,气氛突然变得诡秘起来,他们都在等着牛大力发作,因为大家知道牛大力虽然脾气好,但对自己脸上的那道伤疤最在乎,从没人敢在他面前揭开他的伤疤,而王员外却公然取笑他的隐疾,任凭他脾气再好,也不能容忍。
就在众工匠以为牛大力会发作的时候,却见牛大力静静地坐在那里,自顾自地吃菜喝酒,从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任何的情绪波动,谁也猜不出牛大力心里在想什么。
上梁过后没多久,王员外家的新房子就建好了,而工匠们拿到自己的工钱之后,也离开了王员外所在的地方,去了别处干活。
王员外把定制好的家具搬进新房之后,就带着妻儿欢天喜地搬进了新家,只留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一个人住在老宅里。

在王员外搬住进新家没多久,就接二连三地发生了怪事。
先是王员外的妻子王卢氏出事。王卢氏饭后在后院里散步,经过后院的假山时,假山上的石头突然滚落下来,王卢氏躲避不及,被一块西瓜大的石头砸中了右腿,把右腿的骨头都砸得粉碎,郎中也袖手无措,从此王卢氏的腿就废了,只能靠拐杖走路。
这件事情并未引起王员外的额外注意,他只当是妻子出事的几天有雨,假山上的泥土变松动才导致石头滑落,砸中了他的妻子,但这件事情之后,又一件怪事出现了。
这一次出事的是王员外的儿媳妇。王员外的儿子跟镇上沈家的女儿定下了亲事,王家和沈家的家境相当,是门当户对的一门亲事,所以双方都对这门亲事很满意,王员外为了彰显对沈家女儿的重视,更在聘礼和婚礼上难得的阔绰,让沈家赚足了面子,这桩婚事,在当地一直传为佳谈。
谁知沈家的女儿过门后没多久,就身染怪病,开始是不明原因的肚子痛,看了很多郎中、吃了不少的名贵药材都无济于事,之后双腿就变得没有知觉,无法行走,只能卧床休息,靠人终日服侍。
沈家只得一个宝贝女儿,看见女儿自嫁入王家后就祸事不断,沈家就认为是王家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女儿,加上王员外吝啬的名称在外,沈员外更是断定王家不舍得花钱给女儿医治,对王家颇有怨言,一度想把女儿接回家休养,两家也因此结怨。
而这时,镇上又开始传出一个流言,说王家的儿子命.硬克.妻,才会导致他妻子婚后身染怪病。王员外本来见儿媳疾病缠身,不能生育,想给儿子纳妾,但流言传出之后,四里八乡但凡有骨气的人家,都不愿意将女儿加入王家,剩余的贫穷人家即便愿意将女儿加入王家,也要求王家出高额的彩礼,而王员外是一个抠门的人,自然是不愿意多出钱,所以他儿子纳妾的事只能不了了之。

王家儿媳妇出事之后,王员外的生意也突然变得一落千丈,很多原先谈好的生意,到最后却到了别人家,王家为此也亏损了不少钱。
至此,王员外算是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做“祸不单行,福不双至”。家里接二连三地出现问题,让王员外愁白了头,他隐约感觉到哪里不对劲,但一时间又说不出具体的地方,只能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某日,发愁的王员外找好友喝酒,说出了自己内心的苦楚,好友听后也觉得事出蹊跷,于是随口提了一句:“仁兄,别怪我多嘴,我认为你家自从搬进了新房之后,家里就开始接连出问题,莫不是这宅子有问题。”
好友一语惊醒梦中人,王员外仔细想了好友的话,发现真如好友所说的那般,确实是从他搬进新房子后,家里就开始接连出现了问题,王员外的心里暗想:莫不是这宅子风.水有问题,所以才会搞得家无宁日?
随后王员外又否认了这一想法,因为盖房子前,他分别请两位先生仔细帮他看过宅地周围的地形,无论是房子的选址还是环境,都非常适合盖房子,用大师的原话:“住进去后必然丁财两旺”。
两个大师说的话都如出一辙,如果有错,难不成是两个大师都诓骗了自己不成?
且不说大师是否骗自己,但现今家里确实是出了问题,王员外必须把事情搞清楚,他将自己的困惑跟好友说了一下,好友笑着说,这有什么难的,你要有疑惑,可再请专门的先生过来看一下,自然能看出端倪。
就这样,王员外又亲自连夜跑了一趟外县,将先前给他家看宅子的先生请了回来。请先生时,他并未说明家里出了什么事,只说劳烦先生再跑一趟。

先生听后也不问,而是神闲气定地跟着王员外回家。到了王员外家后,先生眉头微蹙,并不言语,而是绕着王员外的新房走了三圈,随后在客厅落了座。
先生坐下后,慢悠悠地呷了一口茶,开口道:“你家自住进新房后,家里人就接连遭遇不测。”
王员外心一惊,回话:“正是,先生是怎么看出来的?”
先生脸色冷峻,也不回王员外的的话,而是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关键,说你得罪人。
王员外听了先生的话后,急忙否认,说自己虽然待人苛刻,但也只是钱财上的抠门,从未做出伤天害理之事,不知道跟谁结了如此大的仇恨,要置他一家于死地。
先生还是不答他的话,而是让他仔细想想从盖房子开始至房子竣工的过程中,是否得罪了人。
经先生的提醒,王员外突然想起自己因为母亲送绿豆汤一事跟牛大力起争执,以及后面在上梁酒宴会上嘲笑牛大力一事,于是老实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先生。
先生听完其中的原由后,让王员外把房顶掀开,看看里面藏了什么东西。
王员外本来不舍得弄坏新盖的房顶,但此事关乎一家人的安危,他也只能按照先生说的做,随后王员外在其中一根梁上发现了一个精致逼真的木制人偶,人偶的双手推着一辆木制独轮车。
先生看见这个人偶后,说出了事情的原由:牛大力是一个学过鲁班术的木匠,这个人偶和独轮车正是他下的术,车头朝里便是财源广进,车头向外便是家破人亡。

王员外得知真相后,气得咬牙切齿,他家这段时间的不顺遂,原来是牛大力在搞鬼,想到这里,王员外就想喊人把牛大力抓回来,狠狠打一顿,然后报官。
但先生却阻止了王员外,说这事原本就是因王员外而引起的,若非他对工匠苛刻,连一碗绿豆汤也不舍得给他们喝,还因此责骂自己的老母亲,牛大力也不会看不过眼,从而跟他起争执。
事情过后王员外还对牛大力怀恨在心,当众拿牛大力的伤痛开玩笑,让他受辱,导致牛大力产生报复的心理,其实牛大力虽然报复了王员外一家,但他还是心怀善意,没有把独轮车完全朝外,不然王员外家恐有血光之灾了。
先生说完之后,王员外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于是决定不追究牛大力的责任。之后先生让王员外把人偶和独轮车朝向里面,便能破了牛大力布下的局。
讲临走前,先生告诫王员外:“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一个人最大的风.水是他自己,只要坚持行善,修身以德,他的福气才会越来越好,不然住宅的风.水多好也无用。”
经过此遭之后,王员外为以前自己把钱财看得太重而惭愧不已,他把80岁的老母亲从老宅接出来,养在身边尽孝道。对下人也不再苛刻,变得宅心仁厚,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不仅如此,此后每逢荒年,王员外必定会搭起粥棚,赈济灾民,帮助更多的人,十里八乡受他恩惠的人越来越多,导致后来的人都不叫王员外,而是称他为王善人。
更神奇的是,自打王员外做善事之后,他家夫人的腿居然渐渐好了起来,后来不用拐杖也能走路,而他儿媳妇的怪病也不治而愈,后面还给他生了两个白白胖胖的孙子,一家人和和满满过日子。

写在最后:
《书经》里有一句话:“天难谌,命靡常。”意思是天道无常,人的命运也没有定数。但只要一个人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德行,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福气与好运。
我们经常会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个人愿意帮助他人,对他人付出,一定也能从别人处收获爱,得到别人的善待。
像故事里的王员外,不仅对养育他的母亲不孝顺,对其他人也苛刻,这样的行为,即使再有钱,福气终有一天也会被他消耗掉,累及家人,只要坚持行善,福气最后才会降临。
故事同样也告诉我们,要孝敬老人,好的家风是代代相传的,也是一个家生生不息的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