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分享】分析人物特点,找出人物关系,让复杂的故事变得简单易懂!

 长沙7喜 2022-01-28

上一篇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如何在复杂的文本内容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和细节。其中在分析Fiction文本的时候,我们用的方法是V.I.P Fiction。在这个方法里,只要做到两步就可以轻松找出虚构性文本里的中心思想和细节信息。大家还记得是哪两个步骤吗?点击这里去看看和自己脑子里想的两个步骤是一致的吗?没错!第一步:找到文本中的主人公最主要的行为动作(Action);第二步:确定这个主要行为动作给主人公带来的感受(Feelings)。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在第二步形容主人公的感受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所以今天我们会详细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在文本中去分析人物特点,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在阅读的早期,孩子们接触和阅读的大部分文本中,Fiction(虚构性)的文本比例会更高一些。其中,故事类型的文本尤其多。一般在一篇故事里,一定会包含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因此,我们在引导孩子进行故事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培养他们学习发现这些文本特征。当孩子的阅读水平和年龄增高,阅读的故事性文本结构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可能一个文本里面会出现好多人物,时间点,故事线。怎么样在这么多纷乱的线索里面找到主要人物,判断人物特点?我们先来说第一招:分析人物性格特点——Analyzing Characters。今天,一共有4个策略可以提供给大家学习参考。

Strategy 1

Track a Character’s Feelings

追踪人物感受

Image

在分析人物感受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到图片上的这个工具帮助学生进行定位和分析。在学生完全掌握这个方法前,我们可以分阶段地进行训练。

阶段1

Step1

老师先用Sticky Notes标记好文本里人物感受开始发生变化的地方(故事的开头、中间、结尾)。

Step2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可以形容人物感受的形容词(word list)。在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前,先带着学生学习理解这些形容词的意思。

Step3

学生开始阅读故事,当读到有Sticky Notes的地方,选择黑板上的一个单词写在这个Notes上面,代表此刻人物的感受。

Step4

学生阅读完文本,完成好人物感受的词语选择后,老师将所有的Sticky Notes拿出来,再打乱顺序。

Step5

学生根据刚刚阅读的内容,把这些乱序的便签(Sticky Notes)按照故事发展的前后顺序来排列人物在故事的开头,中间,结尾的感受。

经过这5个步骤,学生可以很好地掌握这篇文本的人物感受变化。在学生练习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可以把难度提升。接下来,我们看看进阶的训练可以怎么做?

阶段2

经过第一阶段的练习,老师们可以减少一些帮助,让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更多一些。具体可以参照以下方式:

Step1

老师还是先把Sticky Notes准备好,放入文本中。

Step2

学生阅读文本,并学会使用“Character Feelings and Traits Chart”来选择词汇描述人物在开头,中间,结尾的感受(这个阶段老师不需要再提前将形容词写在黑板上,并提前教授)。

Step3

老师鼓励学生用完整的句子来复述人物在整个故事中的感受变化。

在这里说明一点,学生使用的“Character Feelings and Traits Chart”在上一篇的文章中也介绍过,可以点击这里再次查看。我们培养孩子学习每一个阅读技能的最终目标都是希望他们能独立地在将来的阅读中熟练使用,因此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自主练习的机会。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在第三阶段应该如何帮助学生独立使用策略进行阅读。

阶段3

Step1

学生自己准备好Sticky Notes, 一边读一边把便签贴在文章中体现人物感受变化的位置。

Step2

学生在Sticky Notes上面写出一个形容人物此刻感受的词语。(可以借助“Character Feelings and Traits Chart”进行参考)

Step3

引导学生将这些写在便签上的词语作为线索,尝试写一段关于文中人物主人公的介绍。

针对最后一步的写作部分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个例子:假设在一篇文章中,学生总结出来了下面四个对人物感受的词语:upset, worried, hopeful, relieved。接下来学生基于文本和对四个词的意义理解可以写出一段像这样的人物介绍:

Image

从这个短文来看,大家可以发现,学生已经清楚地掌握了故事中主人公从开头到结束,整个感受的变化过程。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将读和写联系在了一起,通过反复阅读,分析人物的感受,来写出对人物的理解和介绍,这应该是阅读后最好的输出方式了吧。并且在这个阶段,几乎是学生自己主动去完成的。

分析人物,如果只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是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还要学习基于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来判断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者特点(Character Traits)。所以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利用文本中人物不断变化的感受,来判断人物的性格特征。

Strategy 2

Evidence of Character Traits

定位人物特征的关键信息证据

Image

阶段1

Analyze one character

分析文本中的某一个人物特征

在练习的初期,我们先以分析一个人物为例:

Step1

老师先在文本中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页面或段落旁边贴上Sticky Notes。

Step2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于描述人物特征的词语。

Step3

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在有便签(Sticky Notes)的地方停顿一下,思考黑板上提供的单词中,哪一个词能够描述此刻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将这个单词写在便签上面。

Step4

学生阅读完后,一起讨论分享自己选择的性格特征单词。并且找到原文中的句子来作为证据,告诉同伴和老师自己选择这个词的原因。因为原文中的这句话体现出了人物的这个特征。

阶段2

Have Students flag the evidence

学生定位文中的关键证据信息

在第一个阶段的练习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最重要的步骤其实是最后两步。要知道我们对于人物性格特征的判断是基于原文提供的文本作为支撑。那么,在第二阶段我们其实可以加强定位原文内容,找出文中原句的能力。一起来看看如何训练:

Step1

学生准备好“Character Feelings and Traits Chart”。

Step2

学生自己把Sticky Notes贴在关键人物动作的句子旁边。

Step3

学生用准备好的“Character Feelings and Traits Chart”找到合适的单词写在便签上面。完成后和同伴一起讨论。

通过上面的步骤,大家能看出每一步都是学生自己执行完成。当学会分析一个人物时,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分析多个人物。因为在有一些故事文本里可能会出现很多关键人物。 因此,在第三个阶段我们需要学生学会总结归纳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那么,我们上面介绍的工具就十分的重要了。让孩子准备好“Character-Trait-Evidence”的表格,把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挨个填进去。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操作吧!

阶段3

Analyze two or more characters

同时分析多个人物特征

Step1

学生制作好分析人物特征的表格:

Character

Trait

Evidence

Step2

让学生把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填在第一栏。

Step3

学生开始阅读,在发现有句子体现出人物特征信息的地方停下来。把这句话写在第三栏,并且把人物相对应的特征写在第二栏(在写人物特征的时候,可以用“character feelings and traits chart”作为词汇参考)。我们用一个例子来看看完成后的表格:

Image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见,文章中出现了三个主要人物(Peter, Big boys, Willie)。 他们三个人有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文本中哪个地方说明三个人物的不同特点,我们在最后一栏的“Evidence”里面可以发现线索。如果老师还想要再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掌握和理解,我们可以进行第四个阶段:Guided Writing。让学生根据表格里的内容,写一段关于本故事的总结,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读和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我们在刚刚的表格中也不难发现,在Evidence这一栏出现的原句基本都是和人物的主要行为动作相关的。那么,如果要把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透,我们还可以在这里进行加深。分析人物做出这些行为动作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要执行这个行为动作?下面,给大家介绍分析人物特点的第三个策略:分析人物行为动机——Action-Motivation Chart。

Strategy 3

Action-Motivation Chart

分析人物行为动机

分析人物的行为动机,其实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因此,策略二和策略三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了解人物行为动机的同时,也可以更加确定人物的特征。我们还是分阶段地进行练习。第一阶段以老师辅助学生为主;第二阶段学生学会独立完成。

阶段1

Teacher flags the action

老师辅助定位人物关键行为动作

Step1

老师准备好便签,把sticky Notes标记在文本中出现了关键人物行为动作的地方。

Step2

指导学生制作出Action-Motivation Chart。如下图所示:

Character

Action

Motivation

Step3

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在遇到有Sticky Notes的地方停下来,把标记出来的这段文字里的人物(character)和人物相关的行为动作(character’s action)分别记在表格的第一栏和第二栏里。

Step4

学生根据文章前面提到的内容,思考分析人物的行为动作(action),推测出人物做出这种行为的动机(motivation)。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Image

通过这个表格可以看出,文章中的“大坏狼”吹倒了房子。那么,它为什么要吹倒房子呢?因为房子里有三只小猪,它想要吃掉它们。所以“大坏狼”做这件事的动机就是“He was hungry”。由此可以看出,这样分析人物的过程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文章前后的逻辑,故事的发展。在老师的引导后,下面一个阶段我们要鼓励学生自己独立地尝试练习。

阶段2

Students flag the action

学生独立定位人物关键行为动作

在这个阶段,我们看看学生通过哪些步骤来完成:

Step1

发给学生便签(Sticky Notes),要求学生将便签贴在人物关键行为动作的位置。

Step2

学生制作Action-Motivation Chart, 从刚刚定位好的句子里摘出人物(character)和人物的主要行为动作(character’s action)填写至表格里。根据人物的关键行为动作,分析动作发生的动机,并写在表格里。

Step3

和同伴一起讨论自己填写的表格。

当学生能够掌握,并且熟练地运用在不同的故事文本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学生会在每一次定位人物关键行为动作的时候发现惊喜。那么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就会急剧上升。分析人物动机的方法除了用在故事性的文本里,也可以尝试在历史性(historical events)的文本进行分析,会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人物做出这一历史事件背后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有了前三个策略的训练加持后,学生在读到篇幅较长或者章节书的时候能更好地处理好文本的主要故事线。那么最后,再给大家介绍一种能把之前三种分析人物的方法综合运用的策略——Who-What-Why。

Image

就像在我们这篇文章开头讲到的,所有的故事性的文本结构大致是由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构成的。我们在阅读一本篇幅较长的故事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多条人物线,每个人物都有不同性格特征和发生的时间。因此,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孩子随时整理理清故事线,例如是谁(who)?干了什么(what)?为什么要这么做(why)? 其实我们把这三个问题释义过来就是寻找故事中的主人公、主人公的重要行为动作、以及做这个动作的动机。这是不是就跟我们前面讲的三个方法综合在一起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怎么来分为阶段进行训练和引导?

阶段1

Who-what-why for a page (oral)

口头表述故事本页发生的主要事件

Step1

学生阅读文本(一篇一篇地读)。

Step2

一边读一边总结目前为止出现的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原因。(口头总结与梳理)

在第一个阶段的训练中,我们让学生先从单页开始,进行口头的总结与梳理即可。等到熟练掌握后,我们在下一个阶段要让学生把口头表述的信息转化成文字内容。

阶段2

Who-what-why for a page (written)

书面表述故事本页发生的主要事件

Step1

学生阅读故事。

Step2

读完一篇内容后,根据“Who-What-Why”梳理本篇的人物事件。并写在一张Sticky Notes上面,贴在本篇的空白处。

在经过每一单页的训练后,下一个阶段我们可以让学生开始对一个完整的章节进行梳理与总结。

阶段3

Who-what-why for a chapter

按章节表述故事主要事件

Step1

学生准备好“Who-What-Why”的策略工具。

Step2

用“Who-What-Why”总结文本中每一个章节的主要人物、事件、以及原因,并写在Sticky Notes上面。学生写出来的文字描述可以参考下方的图片:

Image

在这个描述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第一章主要讲述了主人公Dorothy(Who)去德国参观一家狗狗学校(What did Dorothy do?),她去参观这个学校的原因是她想学习如何训练狗狗成为导盲犬去帮助更多的盲人(Why did she visit the dog school?)。

通过以上的操作步骤和写作案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这个策略的使用方式了,接下来我们用一个案例来练习一下吧!

(T is for teacher, S is for Student)

案例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tory from: Scholastic Acorn, Dragon Gets By, Grade 1)

T:Please read the first chapter and think aloud as you reflect on who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 was, what he or she did, and why he or she did that?

S:(read and think aloud “Who-What-Why”question)

Who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


What did he or she do?


Why did he or she do that?


T:Now write your thinking on the sticky notes.

S:(Students write on the notes like this: “Chapter 1: Dragon did lots of wrong things in a day because he woke up very groggy.”) 【turning the thinking into writing】

T:Share your idea with your partners and discuss this chapter together.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 任何一本故事书,只要我们准确地找出文本中的关键人物,分析关键人物的行为动作,从而了解人物对此事件的动机。通过这样分析人物,读者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特点,以及作者创作这个人物的逻辑。在这个案例里只出现了一个主要人物,可是在将来阅读的文本里可能会出现多个人物主角, 那时我们就要更加冷静地分析每一个人物的信息。因此,当学生阅读的文本内容会越来越复杂,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多种不同人物事件交错的文本里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Analyzing Relationships)。下一篇文章,我们会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在文本中分析处理人物间的关系,学习新的策略来攻克文本中复杂交错的人物关系。我们下次再聊啦!

Image Image
Image

公众号

Scholastic学乐阅读

Image

Scholastic美国学乐出版集团于1920年在美国纽约成立,是全球领先童书及多媒体教育产品出版及发行商。每年,学乐发行超过3亿5千万册图书,使用45种不同语言,畅销167个国家和地区,迄今已出版了诸多畅销世界且屡获殊荣的儿童书籍,例如《哈利·波特》《饥饿游戏》《大红狗克里夫德》《神奇校车》《鸡皮疙瘩》《视觉大发现》《内裤超人》《神探狗狗》和《大卫,不可以》系列等。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