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气论:阴阳一气脏腑圆运动!

 逸心茶舍 2022-01-28

阴邪太过则伤元阳,阳邪太过则伤元阴,人身五脏六腑,处处是元阴元阳,一处阴邪或阳邪太过,一处便伤元阴元阳……

郑钦安先生曾有一段话:

余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部诸病,不问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搞,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后列二图,学者细心参究。

这段话应扩展开来理解,阴阳可大可小,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断断不是仅仅指向这坎中元阳和离中元阴,如……

肺有阴阳,阴主收敛,阳主升发,收敛不及者,肺阳太盛,阳邪是也,阳邪太重,伤及肺中元阴,收敛太过者,肺阴太盛,阴邪是也,阴邪太重,伤及肺中元阳

胃有阴阳………………

肝有阴阳………………

……………………

五脏均有元阴元阳,病则均有阴邪阳邪为患,一处阴阳之邪太过,必伤一处之元阴元阳,所谓人身一处真气不到便是病,郑钦安先生说了,用药专在这先天元阴元阳上下功夫,此为用药金针,那我们来看看各脏腑的病证,如何在真气上用药……

既然凡病,皆是阴邪或阳邪为患,那么就要从阴阳去理解,阴主沉降,阳主升发,自然之理,阴邪太过,沉降、收敛太过是也,阳邪太过,升发,宣散太过是也:

人身肝木之气:

疏泄不及时,会有无汗、尿少、粪难、腹痛、胁痛、妇人月经来迟等病。

疏泄不及,阴邪太过,肝阳不足,用药专在肝中元阳上下功夫,以桂枝代代表药

疏泄太过时,会有自汗、尿多、遗精、发热、头晕、耳鸣、妇人白带,月经来早等病。

疏泄太过,阳邪太过,肝阴不足,用药专在肝中元阴上下功夫,以地黄为代表药

人身肺金之气:

收敛不及时,会有现汗多、头晕、发热、咳逆、上气、遗泄、尿多、痿软等病。

收敛不及,阳邪太过,以石膏为代表药

收敛太过时,会有恶寒、粪艰、胸闷、无汗等病。

收敛太过,阴邪太过,以麻黄为代表药

其它脏脏同理,以此类推……

主要就是要弄透,人身之病,皆因一处真气不到,真气者本为一气,变化无穷,化生为元阴元阳,人身五脏六腑,表里上下,充斥真气,周流不息,局部之寒热必有局部之阴邪阳邪为患……

要注意的是,刚才说了,阴阳可大可小,为医者首先要立足于“大阴阳”也就是整体观,人身之元阴元阳,立足于坎离二卦,所以首先要知道这坎离二卦的真气状态,而后再去看局部脏腑之真气状态

如刚才说的肺收敛不及,汗多之证,收敛不及,肺中之元阴被伤,对吧?按说,应该用滋肺阴之药,以平衡肺中阴阳,不使邪气太过为患,这是立足于局部的真气而论,但是要有整体观,得先辨证整体之真气和邪气状态

肺收敛不及,肺热是也,肺中之阴何来?由脾疏布而上,倘若脾中阴邪过重,脾阳虚,疏布不上呢?

再有,脾中之阳,从何处来,肾中元阳是也,此为“大阴阳”整体观,如一个国家,边防有战争,而首都和平时,可用调用兵力于边防止息战乱,若在首都亦有战争时,切不可胡乱调用兵力于边防,而应救首都为要,首都战乱一平息,边防易救也,当然了,若在兵力充足之时,首都与边防同时用兵,是最好不过的

真气,为元阴元阳,为一身能量之主宰,后天之饮食,生活习惯,情志,均可让阴邪阳邪过重而伤及真气,为医者,扶正祛邪,让真气流通充斥于五脏六腑、表里上下,为上医也!

太极阴阳图,天下第一图,此图可以解释天下万事万物,所以,中医人,必先悟透此图…………

既然是中医人,我们当然从人身来论这个阴阳图,先来看《四圣心源》里的阴阳解: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这里其实只讲清楚了一半,黄元御先生讲出了阴阳之性,阳主升发,阴主沉降,自然之性,因其有升降,而有阴阳异位,而是生两仪也,黄先生所理解的阴阳,本是异位分离的,已讲清了一半,但是这阴阳两仪,之所以能阳交于阴,阴交于阳,黄先生的理解是中气,中气为阴阳交合之枢轴,

首先,抛出一些问题:中气何也?土气是也!没错吧,五行各有生克制化,仅土能枢转其它四行?一土气即可使阴阳交合?

再来看郑钦安先生所论的阴阳:

夫真龙者,乾为天是也(乾体属金,浑然一团,无一毫渣滓尘垢。古人以龙喻之,言其有变化莫测之妙)。乾分一气落于坤宫,化而为水,阴阳互根,变出后天坎离二卦,人身赖焉。二气往来,化生中土,万物生焉,二气亦赖焉……

郑先生道出了,阴阳能互根交合,全在于“真龙”,而变化出坎离二卦,阴阳二气往来,而化生出中土……

也就是说,中土之气为阴阳旋转交合所化生,这样和黄元御先生所说的,阴阳由中气而枢转,就是很有出入了,中气本为土也,与五行中其它四行,是同等的运行关系,只是土气为后天脾胃,因人需水谷精微来涵养,这水谷精微,就全靠这后天脾胃的运化生成,而五行中,土居中央,这才有了中气的重要性,中气为后天之本,也是这么由来的,

但是阴阳升降之机,在于“真龙”而不在中气……

所谓“真龙”就是人身之“真气”,以真龙来比喻人身的真气,这股真气,就是阴阳太极图上的“鱼目”,阴中一点元阳,阳中一点元阴,元阳元阴本为一气,因“真龙”变化莫测,在上化作元阴带阳潜入阴中,在下化作元阳,鼓动阴升交于阳也

只是郑钦安先生,仍然未完全道明“真气”,这真气既不是中气,亦不是乾,这乾、坤、艮、巽、坎、离、震、兑,八卦为阴阳所化,道生其一,一化生二为阴阳,阴阳化生八卦而有六十四卦,是为万物,所以这股“真气”不是乾,而是一,是道……

人身之阴阳,全赖“真气”运行交媾,何处真气不到便是病,真气所不到者,必有阳邪或阴邪为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