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大雪,神雕大侠的原型来到镇江北固山,拜见了辛弃疾……

 镇江风情 2022-01-29

1205年,是南宋宁宗开禧元年,这一年,文坛领袖辛弃疾66岁了。

在这一年,早已退二线的辛弃疾,被主战的朝廷任命为镇江知府,负责前线军事防务。

来到京口,他马上派遣谍报人员,潜入沦陷区,收集金军兵骑之数、屯戍之地、将帅姓名、帑廪位置等情报。

然后,他加紧做好备战工作:赶制军装一万套,并在沿边各地招兵买马一万人,筹建敢死队。

作为主战派的一面旗帜,辛弃疾一出山,就有很多粉丝来投奔他。

一位叫刘过的粉丝,听说辛弃疾在京口厉兵秣马,立即赶来助阵。

刘过,字改之。

《神雕侠侣》中的杨过,郭靖给他取的字就是改之,金庸的灵感就来自于刘过,刘过刘改之和杨过杨改之一样,都是热血的布衣侠士。

刘过到来镇江这一天,天空纷纷扬扬的飘起了雪花。

豪迈的辛弃疾带着众幕僚,登上江边的北固山,在山顶的多景楼观雪景。

这时刘过出现了,他敞着衣襟,穿着一双木屐,飘然而至。

辛弃疾看到他这副模样,又气又好笑,想为难他一下,于是让他赋雪,以“难”为韵。

刘过张口即吟:“功名有分平吴易,贫贱无交访戴难。

辛弃疾听了,一下子被触动了心弦。

刘过的诗,前一句说的是勾践与范蠡之间的交情,后一句说的是王徽之与戴逵之间的交情。

前者因为有战胜吴国的目标而聚在一起,而后者却是惺惺相惜而来相交,达到“趁兴而往,尽兴而归,何必见戴?”。

刘过来见辛弃疾,是洒洒脱脱的来见朋友,是为了心中尽忠报国的一片热忱。

辛弃疾赞叹不已,引为知己。

01

在豪放派词史上,辛弃疾绝对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他的豪放词风影响了一大批词人,其中刘过、刘克庄、刘辰翁,被并称为“辛派三刘”。

三刘之中,陆游、辛弃疾、朱熹,还有张栻这些名家,个个都非常推崇刘过。

刘过和辛弃疾的关系,也是文坛上的一段佳话。

辛弃疾在浙东为帅时,刘过去拜访辛弃疾,被门房拦了下来。

这时,朱熹和张栻都在辛弃疾帐下,他们认识刘过,就给刘过出了个主意,说几天之后,辛弃疾要请我们大家一起吃饭,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来,如果门房再“狗眼看人低”,不让你进来,你就可以大声喧哗,引起辛公的注意。

刘过听了之后,果然准时就来了。

门房依然不让他进,他就在门外吵得声音很大,辛弃疾闻声喊来门房问发生了什么事?门房说,有一个布衣在外头搞事。

辛弃疾一听,说什么人这么没礼貌?这时候,席上朱熹和张栻就说,门口的这个人我们认识,这人姓刘,名过,字改之,是豪杰之士,别看他只是一介布衣,却是豪杰之士,辛公不相信,可以请进来一看。

辛弃疾就让门房放刘过进来,请他入座,问他,能诗乎?

刘过立刻说:“可以啊,没问题啊”。

这时,厨子进了一道“羊腰肾羹”,也就是羊腰子汤,然后辛弃疾一指这个羊腰子汤,即兴命题写首诗。

刘过笑一笑说,“天太冷了,大人赏一杯酒,我酒后作诗。”

于是辛弃疾让人给他斟了一杯酒,刘过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喝得太豪气,酒顺着嘴巴流到胡子上。辛弃疾就让他以“流”字为韵做诗。

刘过一杯饮后,念道:“拔毫已付管城子,烂首曾封关内侯。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樽酒伴风流。

“管城子”是毛笔的代称,出自韩愈的《毛颖传》,“拔毫”就是拔羊毛,做成“管城子”。

“烂首曾封关内侯”引用的是东汉外戚专权的典故,《后汉书·刘玄传》说,刘玄宠韩夫人,韩夫人的父亲就因而专权,滥封官爵,连伙夫——厨子也封关内侯,时人即以“烂羊头,关内侯”相讽刺。

辛弃疾一听,击掌大喜,立刻请刘过再上座,两个人从此成为好朋友。

02

在“辛派三刘”中,刘克庄、刘辰翁都是中过进士的,而刘过一辈子都是布衣身份。

他就像神雕大侠一样,四处奔走,努力为河山恢复奔波。

他登上镇江北固山的多景楼,留下了心中的感慨。

壮观东南二百州,景于多处最多愁。
江流千古英雄泪,山掩诸公富贵羞。
北固怀人频对酒,中原在望莫登楼。
西风战舰成何事,空送年年使客舟。

“江流千古英雄泪”,不尽长江滚滚,流的是千古英雄血泪;“山掩诸公富贵羞”,两岸青山相对出,遮的是误国奸佞羞耻,悲壮与愤激交织成的对句令人凄怆。

在这座江南名楼上,他写下了自己的焦虑:

金山焦山相对起,挹尽东流大江水。
一楼坐断水中央,收拾淮南数千里。
西风把酒闲来游,木叶渐脱人间秋。
烟尘茫茫路渺渺,神京不见双泪流。
君不见王勃才名今盖世,当时未遇庸人尔;
琴书落魄豫章城,滕王阁中悲帝子。
又不见李白才思真天然,时人未省为谪仙;
一朝放浪金陵去,凤凰台上望长安。
我今四海行将遍,东历苏杭西汉沔。
第一江山最上头,天下无人独登览。
楼高思远愁绪多,楼乎楼乎奈汝何?
安得李白与王勃,名与此楼长突兀。

刘过在多景楼写过好几首诗,首首都饱含家国之怨的情感。

这样的真性情,让性情中人的辛弃疾对他特别重视,他们之间的友谊,又带有一份江湖豪情。

《江湖纪闻》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趣事:

刘过欲回乡探望母亲,向辛弃疾告别,辛弃疾知其囊中羞涩,有心相助。

是夕,二人微服登上多景楼楼饮酒,正好遇上一位都吏在左拥右抱宴客作乐。都吏并不认得地方一把手,命左右随从把辛、刘二人赶出去。

二人也不与他相争,哈哈大笑着就回去了。

随后,辛弃疾称有机密文书要处理,点名要这都吏前来领命,而此刻都吏早已醉倒在温柔乡中,哪里还能连夜赶来。辛弃疾遂决定没收其家产并将其流放以示惩戒,都吏醒来吓出一身冷汗,忙四处托人到辛弃疾面前求情。

辛弃疾仍不宽恕,病急乱投医的都吏打听到刘过缺钱,便一咬牙,掏出五千缗奉上,说是为刘过母亲祝寿,再请辛弃疾开恩。辛弃疾却还不答应,摇摇头连说不行,命都吏将祝寿钱翻倍。

都吏不敢不从命,如数把数额增到万缗,辛弃疾这才放了他一马。

宋朝的宰相一月俸禄才三百缗钱而已,一个小小的都吏竟然能拿出一万缗,可想而知南宋官员的清廉程度。

  

然后,辛弃疾自己出钱为刘过买了回乡的船,把万缗钱交给他,知道刘过用钱向来大大咧咧,还特意嘱咐说不要像平时那样乱用。

刘过非常感动,作了一阕《念奴娇》:

知音者少,算乾坤许大,著身何处。直待功成方肯退,何日可寻归路。多景楼前,垂虹亭下,一枕眠秋雨。虚名相误,十年枉费辛苦。 

不是奏赋明光,上书北阙,无惊人之语。我自匆忙天未许,赢得衣裾尘土。白璧追欢,黄金买笑,付与君为主。莼鲈江上,浩然明日归去。

分享阅读:

写下“青山一道同云雨”的王昌龄,在镇江写过两首很牛的送别诗!

这正是: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却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

如感兴趣,大家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哦,

最好再留个感言,万分感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