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祁营洲:关于2022壬寅虎年五运六气的个人分析和相关预测

 沧浪之歌66 2022-01-29

图片

大寒节气在中医理论中至关重要,是五运六气的交接点,从大寒日起,将进入到下一个五运六气的循环,所以本文在大寒节气中来探讨分析2022壬寅虎年的五运六气。

温馨提示,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本文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相关章节推算的广义的任意六十甲子中的壬寅年的五运六气。

真正的中医不神化,不玄学,但中医当中有“五运六气”学说,是要寻找特定的时空规律来推算某些疾病爆发的可能性及转归,进而帮助人们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五运六气”学说按60年为一个循环,即一个甲子循环,指导人们防治因气候、物候变化所导致的疾病,是中国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但毕竟事在人为,人活在天地自然之间,需要做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趋利避害,自强不息。

所以从整体角度说,从古到今,任何疾病以及疫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束,既有天道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跟所在时代的社会环境、国家政策、治疗方案等均有关,本文仅从中医五运六气理论所讲的“天道规律”角度来探讨。

五运六气理论记载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包括《天元纪大论篇》、《五运行大论篇》、《六微旨大论篇》、《气交变大论篇》、《五常政大论篇》、《六元正纪大论篇》、《至真要大论篇》在内的七篇文章,篇幅约占《黄帝内经·素问》的三分之一。

五运六气,顾名思义,简单地说就是把每一年分为五等份和六等份。然后具体运用在中医上,再结合干支、阴阳、五脏(肝、心、脾、肺、肾)、六邪(风、寒、暑、湿、燥、火)等,讨论这一年的气候特点及其对人的影响。

五运有主运和客运,六气也有主气和客气。每一运历时735刻,每一气历时6087刻半。

五运中的主运,是指分主于一年当中五个运季的五运之气。通俗地说,五运说明一年中五个季节的正常气候变化,年年固定不变。是的,中医讲五个季节,分别是春、夏、长夏、秋、冬。主运分五步,每步一个运季,每个运季的时长是七十三日零五刻,五运加起来一共是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正合周天之数。

具体来说,每年从大寒节起交初运,属木多风,相当于春季;至春分后十三日交二运,属火多热,相当于夏季;至芒种后十日交三运,属土多湿,相当于长夏;至处暑后七日交四运,属金多燥,相当于秋季;至立冬后四日交终运,属水多寒,相当于冬季。五运轮转,周而复始,这是一年气候变化的常规。

五运中的客运,是指一年中五个运季的异常气候变化,在每年的各季中均有不同的变更,如客之往来,故称客运。

客运是按照当年的年干推算的,每年均以当年的中运(大运)作为客运的初运,然后按五行相生的次序顺推,每运也是各主七十三日零五刻,五运加起来一共是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正合周天之数。

那么,如何推算当年的中运(大运)呢?

这其实是有公式的。

主运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运行在不同的相对位置而造成的常规气候变化,主运以天干划分,以五为周期,归纳总结如下:

甲己合化土。

乙庚合化金。

丙辛合化水。

丁壬合化木。

戊癸合化火。

比如2022壬寅虎年,“丁壬合化木”,所以中运(大运)为木运。

同时在天干地支中,按照阴阳属性划分,规律如下: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2022壬寅虎年,壬为阳天干。

在五运六气中,阳天干代表太过,阴天干代表不及,所以壬寅年为木运太过。

总之,2022壬寅虎年的中运(大运)为木运太过。

既然中运(大运)为木运,则客运的初运即为木运,然后按五行相生的次序顺推,二运即为火运,三运即为土运,四运即为金运,五运即为水运。

综上,以2022壬寅虎年为例,具体的五运情况可以归纳如下:

初之运:主运为木运(风),客运为木运(风)——大寒日申初初刻起-春分后第十三日申正一刻(2022120-202242日)

二之运:主运为火运(热),客运为火运(热)——春分后第十三日申正一刻起-芒种后第十日酉初二刻(202242-2022616日)

三之运:主运为土运(湿),客运为土运(湿)——芒种后第十日酉初二刻起-处暑后第七日酉正三刻(2022616-2022830日)

四之运:主运为金运(燥),客运为金运(燥)——处暑后第七日酉正三刻起-立冬后第四日戌初四刻(2022830-20221111日)

五之运:主运为水运(寒),客运为水运(寒)——立冬后第四日戌初四刻起-大寒日亥初初刻(20221111-2023120日)

接下来再讲六气。

六气中的主气是由于地之运动而产生,是一整年固定的应有气候,其次序年年相同不变,所以称之为主气。主气以五行相生为序,每年都是按初之气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三之气少阳相火、四之气太阴湿土、五之气阳明燥金、终之气太阳寒水这个顺序走。

六气中的客气是由于天之运动而逐年转换产生,所以称为客气。客气以阴阳为序,其次序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但初之气是由当年的在泉之气所决定的,即在泉之气的下一气为初之气,然后按照上述次序进行。

那么,如何推算当年的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呢?

这其实也是有公式的。

地球在宇宙之中,整个宇宙对地球产生的气候叫做司天之气。在泉之气是与司天相对的气,是因司天之气来临当权而藏在大地中、生命中的气。司天之气先发,在泉之气后发,二者相互作用,才可以说共同造成了全年的特殊气候现象、物候现象和病变流行现象。六气的司天和在泉是以地支划分,以六为周期,配三阴三阳的规律来推算。司天统主上半年,在泉统主下半年。具体公式为:逢子、午之年就是少阴君火司天,逢丑、未之年就是太阴湿土司天,逢寅、申之年就是少阳相火司天,逢卯、酉之年就是阳明燥金司天,逢辰、戌之年就是太阳寒水司天,逢巳、亥之年就是厥阴风木司天。

然后,司天和在泉也是固定的对应关系,少阴对应阳明,太阴对应太阳,少阳对应厥阴。

于是当年的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的总规律如下:

子、午之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

丑、未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

寅、申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

卯、酉之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

辰、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

巳、亥之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

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既然在泉之气的下一气为初之气,那么在泉之气也就是固定在客气的终之气上,司天之气也就固定在客气的三之气上。

综上,2022年(壬寅年)为木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司天统主上半年,在泉统主下半年。

于是,既然2022年(壬寅年)的在泉之气为厥阴风木,所以客气的初之气就是少阴君火,然后依次序类推。

2022壬寅虎年为例,具体的六气情况可以归纳如下:

初之气:主气厥阴风木,客气少阴君火——大寒-春分(202212010:38:56-202232023:33:15

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太阴湿土——春分-小满(202232023:33:15-202252109:22:25

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少阳相火——小满-大暑(202252109:22:25-202272304:06:49

四之气:主气太阴湿土,客气阳明燥金——大暑-秋分(202272304:06:49-202292309:03:31

五之气:主气阳明燥金,客气太阳寒水——秋分-小雪(202292309:03:31-2022112216:20:18

终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厥阴风木——小雪-大寒(2022112216:20:18-202312016:29:20

以上我们推算完毕五运和六气的具体情况后就会发现,每年的主运和主气都是固定的,这决定了一年中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大体格局,但客运和客气则是变化的,这决定了每年具体的气候差异。

如果我们把2022壬寅年的整体情况再做个小结的话,就会是《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所述的原文:“壬申壬寅岁,上少阳相火,中太角木运,下厥阴木,火化二,风化八,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酸和,下辛凉,所谓药食宜也。”

意思是说,壬申、壬寅年为木运太过之年,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上半年主“火化”,气候偏热,春天来得早,万物感此火热之气而化生。下半年也是风气偏胜,气候偏温,应寒不寒,应藏不藏。“上咸寒”,指上半年由于少阳相火司天,气候偏热,所以在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咸性寒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咸可胜火,寒可胜热。“中酸和”,指岁运由于是木运太过之年,风气偏胜,气候偏温,人体相应肝气偏胜,所以在对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酸性平和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酸可泄肝,酸可养肝。“下辛凉”,指下半年由于厥阴风木在泉,所以在对疾病的治疗与饮食调理方面,以味辛性凉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辛可疏风,凉可胜温。

所以,整体来看,可以用两个字来总结概括2022年壬寅年的整体气候特点:风热。

我们也可以节选解读一下《六元正纪大论篇》对壬寅年的进一步描述:“凡此少阳司天之政,……,风乃暴举,木偃沙飞,炎火乃流,阴行阳化,雨乃时应,……,寒乃时至,凉雨并起。民病寒中,外发疮疡,内为泄满。……。往复之作,民病寒热疟泄,聋瞑呕吐,上怫肿色变。”

“风乃暴举”,指大风暴作。“木偃沙飞”,指大风暴作时飞沙走石、摧屋拔树的自然景象。“炎火乃流”,“炎火”指气候炎热,“乃流”,有蔓延之意,“炎火乃流”,此处指炎热季节延长。“阴”,此处指秋冬。“阴行阳化”,指秋冬季节也和春夏一样,比较炎热。“雨”,指下雨。“雨乃时应”,指下雨及时。全句意即少阳相火司天之年,由于少阳主火,所以上半年气候偏热;厥阴风木在泉,厥阴主风、主温,温热同类,所以下半年也比较暖和,应冷不冷。

“寒乃时至”,指火气偏胜时,由于胜复原因,寒气来复,因而这一年又可以出现突然寒冷的气候变化,所以整体在炎热的气候中就容易发生外热内寒的病证。由于外热,所以“外发疮疡”,由于内寒,所以“内为泄满”。

“往复”,指寒热往复。“往复之作”,意即少阳司天之年,有寒有热寒热往复,气候也会变化较大,时冷时热,不太稳定。由于寒热往复,因而在疾病上也就容易发生寒热往来或寒热并见的疾病,以及疟疾、泄泻、呕吐、耳聋、眼花、颜面浮肿等。

所以,对于2022年的整体疾病分析以及治病思路应该是:全年以风热为主,但时有寒热反复,治疗上整体要以疏散风热为主,但也要根据寒热反复的情况针对“寒中”而具体温中治疗。又因为2022年为木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风木生火,木胜难免会乘脾土,所以今年的“寒中”应该要多加注意对中焦脾胃的保护。总之,今年除了应该关注因风热太盛而导致的疾病外,更要关注因脾胃不足而导致的疾病。

接下来我们再从2022年的六气角度进一步细化推测分析。

《六元正纪大论篇》:“初之气,地气迁,风胜乃摇,寒乃去,候乃大温,草木早荣。寒来不杀,温病乃起,其病气怫于上,血溢目赤,咳逆头痛,血崩胁满,肤腠中疮。”

意思是说,从大寒到春分这段时间内,因为主气是厥阴风木,客气是少阴君火,风木生火,所以气候偏热。风气偏胜,春日来早,草木提前生长,偶有一时寒冷或寒潮来袭,也不能阻止草木的生长。此时的疾病多偏于感受了温热之邪而发生的温热病证,比如血溢、目赤、头痛、咳逆、皮肤痤疮痈疔等。

同时,此处的“温病乃起”也提示这个阶段会有一些传染流行病的发生,比如流感、腮腺炎、结膜炎等。再比如大家比较关注的新冠肺炎疫情,随着病毒的变异,从中医角度说,也由早期的“寒湿”朝着“温热”方向变化,所以我个人认为在2022年新冠肺炎依然会存在,但应该是以零星存在为主,不会形成大规模的流行。

《六元正纪大论篇》:“二之气,火反郁,白埃四起,云趋雨府,风不胜湿,雨乃零,民乃康。其病热郁于上,咳逆呕吐,疮发于中,胸嗌不利,头痛身热,昏愦脓疮。”

意思是说,从春分到小满这段时间内,因为主气是少阴君火,但客气是太阴湿土,所以这个阶段的火热之气反倒受到了客气太阴湿土的郁遏,春雨绵绵,春寒犹冽,应温不温,所以原文说“火反郁”。“白埃四起”,是形容湿土之气如白色烟雾从地面升起变化为云。“云趋雨府”,指天空多云,变化为雨。于是这个阶段的气候是反常的,虽说属于风气偏胜不应多雨的季节,也仍然是雨湿流行。这个阶段容易生病的趋势往往是因湿热交织郁而不畅而导致的疾病,比如咳逆呕吐、胸嗌不利、头痛身热,以及由于湿热交争、湿蒙清窍而发生的“昏愦脓疮”等症状。

《六元正纪大论篇》:“三之气,天政布,炎暑至,少阳临上,雨乃涯。民病热中,聋瞑血溢,脓疮咳呕,鼽衄渴嚏欠,喉痹目赤,善暴死。”

意思是说,从小满到大暑这段时间内,因为主气是少阳相火,客气是少阳相火,所以这段时间气候会特别炎热,降雨很少,此时容易生的疾病就会以热病为主,比如耳聋、出血、脓疮、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目赤或者因热病而突然死亡。因为这个阶段天气将会是酷热天气,所以此时应该多预防中热暑厥。

《六元正纪大论篇》:“四之气,凉乃至,炎暑间化,白露降,民气和平,其病满身重。”

意思是说,从大暑到秋分这段时间内,主气是太阴湿土,客气是阳明燥金,因燥金主凉,所以这段时间湿土加燥金,气候就偏凉,但是会“炎暑间化”,也就是会时冷时热。此时的疾病多属湿困,比如腹满和身重。

《六元正纪大论篇》:“五之气,阳乃去,寒乃来,雨乃降,气门乃闭,刚木早凋,民避寒邪,君子周密。”

意思是说,从秋分到小雪这段时间内,因为主气是阳明燥金,客气是太阳寒水,所以整体气候特点就会是阳热之气已去,阴寒之气到来,雨水增多,树木早凋,人体汗出减少或无汗,阳气内藏。因此在养生方面,这个阶段应该是注意防寒,保持温暖,这也就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所说的“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六元正纪大论篇》:“终之气,地气正,风乃至,万物反生,霿雾以行。其病关闭不禁,心痛,阳气不藏而咳。”

意思是说,从小雪到大寒这段时间内,虽然主气是太阳寒水,但客气是厥阴风木,所以这个阶段反倒风气偏胜,气候偏温,应冷不冷。“万物反生”,指由于气候偏温,冬行春令,所以草木提早萌芽生长。“霿雾以行”指风气偏胜时飞沙走石,天气昏暗的自然景象,这也可以提示这个阶段可能会有沙尘暴等污染天气出现。此时容易得的病为“关闭不禁”,意即终之气这段时间,正值冬令,阳气应该内藏,但由于厥阴风木在泉,风主动,所以阳气应藏不藏。所以这一段时间中,由于厥阴风木用事,风气偏胜,因此人体就容易发生肝病或气滞血瘀病证,比如在临床上会出现心腹痛等症状表现。同时,在肝气偏胜的情况下反侮肺金,也会出现咳嗽等症状。这也提示我们在本阶段治疗疾病时要多疏肝理气或清泄肝热。

同时从长远角度看,《内经》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意思是冬天该冷不冷,该藏不藏,来年就很容易出现温病,所以也应该提防2023年春季的流行病发生。

最后,做个小结:在我看来,2022年的治病及养生重点在于调节肝脾,柔肝养肝,避免肝火太盛,同时要强健脾胃功能。整体饮食上可偏于辛凉偏酸的食物,但要避免脾胃受寒。同时要起居有常,保持情绪平稳,以利于肝气的舒畅。

末了,再次提醒,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的分析和推测,仅供参考。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