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南粮海运与京杭大运河的兴废

 蓝林观海 2022-01-30

图片

(贾传军摄)
读《天下在河上-中国运河史传》,其中有一段文字介绍了元朝时期曾经有过南粮海运的探索,却因为渤海湾的一场飓风戛然而止。这里简述这段历史,并就此分析京杭大运河的发展脉络。
1.元朝南粮海运的短暂历史
在元朝初期,京杭大运河尚未全线贯通,元朝的漕船只能在到达淮安后进入黄河(当时黄入淮,沿淮河下游东流入海),抵中滦旱站(今河南封丘县西南),经陆路运输一百八十里到达御河(今卫河)南岸的淇门镇(今河南汲县东北),经御河水道,过临清、直沽,再由白河抵通州,从通州陆运四十八里到达大都。沿途河运转陆运,再转河运,再改为陆运,装车卸舟,船载车运,费时耗资,役重人苦。
正是因为通道断断续续,运能十分有限,于是引发了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春的京师粮荒和居民骚乱。在这样的背景下,元世祖命张瑄督办南粮海运事宜,造六十艘平底海船,将漕粮从长江口的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县东北浏河镇)装船,出海北上,绕道山东半岛东端入渤海,到海津镇(今天津)界河口(今天津大沽口)进入海河,北循白河至通州附近的白河湾停泊,再陆运至京都。
海运漕船主要有遮洋船和钻风船两种船型。遮洋船约可载800石或1000石,钻风船可载400石。遮洋船船体扁浅,平底平头,全长8丈2尺,宽1丈5尺,深4尺8寸,共16舱,设双桅、四橹、铁锚二。舵竿用铁力木,有吊舵绳,使舵可升降。
运粮数字也因启用这些大海船而逐年增加:从公元1283年的4.6万石猛增到公元1284年的29万石,公元1286年为57.8万石,公元1290年为159.5万石。后来,南粮海运的船舶的体型和载量进一步增大,小者2000余石,大者八九千石。以当时1海关石等于154.5公斤计算,大小海船的载重量已经从早期的60~70吨增加到300~1390吨。比起内陆运河载重量限定为150~200石料(约为12吨),运量大出百倍!
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十一月,当年度南粮海运量为210万石。与此相比,元二十二年千辛万苦自江浙地区漕运至大都的粮食仅100万石。海运量已经高出漕运量一倍还多。
然而,元朝海运的历史在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拐了弯。
这一年八月,一场罕见的飓风突袭渤海湾,航行在这个区域的92艘南粮海运船只悉数被巨浪卷走,官船军人、梢碇水手无一生还。
一场飓风改变了元朝推进海运的构想,将目光重新收回到规避风险的内陆运河建设上;一场飓风改变了历史走向,使最有可能走向大海的一次机遇与中华民族擦身而过,刚刚闪出的一道窥见大海的历史门缝被海风“呯”地一声刮得紧紧关上。
郭守敬再负皇命,开始了大都至通州水道的勘测、设计。

图片

图片

2.京杭大运河兴替的启示
中国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楚国开凿的云梦通渠(楚渠)。另有吴国伍子胥领导开掘东连太湖、西入长江的运河,被称为“胥渎”,又称“堰渎”。其后历朝历代都对运河开凿十分重视,并由隋炀帝利用历史上的诸多运河实现贯通,形成了当时贯通东西的两条运输大动脉——通济渠和永济渠,将帝国首都与其所管辖的区域尽可能地连接在一起。元代大运河则是为了实现北京与江浙地区的连接,将隋朝以来大致东西向的运河裁弯取直,一路向北,实现了南北贯通。
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中华大地水患的影响,虽耗费国家巨资,京杭大运河仍然是断断续续,难以实现运河漕运的长治久安。明朝迁都北京之后,西山一带被选为皇陵禁地,为防坏了风水,不再允许象征龙脉的水流过皇城子午线,通惠河因此断了水源补给,大运河只能退止通州。黄河决堤也对大运河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夺大清河由利津入海,对大运河的稳定运行造成致命的影响。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京津铁路通车;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清廷在沪宁铁路开工建设的号子声中裁去漕运总督一职。至此,大运河肩负的漕运使命宣告结束;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沪宁铁路建成,其中苏州至镇江段与江南运河并行;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沪杭甬铁路建成,其中嘉兴至杭州段与大运河并行;公元1911年,津浦铁路建成,其中德州至天津段与华北平原上的大运河并行。公元1913年,北京至天津公路建成。随后,公路建设在大运河沿岸省份不断展开。运河不再是中国大地上交通运输的唯一选择,也不再是国家的命脉。
回想元代的那次渤海湾飓风,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确实难以规避。正是因为有历代积累下来的运河基础和经验,让中国人开拓沿海通道的步伐停了下来。可以想见,100多年后的大航海时代开启,葡萄牙、西班牙面向风险巨大的海洋开启了他们惊心动魄的探险之旅。相对于中国沿海,在未知的海域进行探险,风险不知大多少倍。但因为没有后路,没有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让哥伦布、麦哲伦成就了彪炳史册的伟业。
因此,在《天下在河上》这本书中有段文字。
梁启超问过:为什么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却没有成为一个海洋大国?
答案之一是:有大运河就够了。
运河是中国历代的战略资源,是国家兴盛的决定性通道,中国因为有运河才具备了实现超大疆域的统一和管辖。而正因如此,运河也可能成为中国人的思维定势或路径依赖,让中国人在开拓创新替代方案方面难以跨出第一步。大运河成为明清两代王朝的巨大存量资产(甚至可能是负资产),虽然耗费巨大,却又难以舍弃。为保证京师生命线的畅通,清政府不惜投入巨资来经营运河,河务经费逐年激增。康熙年间,河工经费每年不过数十万两,到嘉庆末、道光初,已增加到五六百万两。
在《天下在河上》中还有段文字:
我们还可以试想:如果元朝所有的当政者都能像元世祖那样坚持海运,那么,就像内河漕运带来运河沿岸城市的诞生、发展和繁荣一样,海运也一定会带动沿海城市的兴起、发展和繁荣。青岛就不会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沦为德租界;烟台就不会用民族屈辱的石块构筑它日后的繁荣;威海就不会在百年前仅仅只是几幢茅竂、几户渔家;荣成就不会被列强的铁蹄碾碎袅袅渔歌;还有沿海的东营、日照、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等都不会那般年轻,那般不堪一击。沿海城市兴起、发展和繁荣了,带来的一定是坚固的城防,这就是海防,那我们的海防决不会是1840年时那样脆弱。中华民族的历史一定会因此而改写。
而今,在水运领域,大运河北段复航工程已经探讨了十多年,目前只有在水上旅游领域的微弱进展。新的《内河航运发展纲要》谋划了中国大地“四纵四横两网”的高等级航道网,平陆运河、浙赣粤运河、汉湘桂运河时不时会吸引人们的眼光,让人们似乎重新看到了运河复兴的希望。在谋划和论证这些新运河的过程中,看看曾经运河兴衰成败的历史,让大家对运河的兴建及成效有更多维度的认识,有利于充分认清当下的形势,并拿出更加符合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