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且看即墨与成语

 图书馆收藏文库 2022-01-30

成语与即墨

琴岛舜德

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汉语言文化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表示一定意义的固定词组,众人皆说,成之为常语。成语的意义精辟,往往隐含于词义之外,并不是构成字意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多是四字,也可以三字或多字;不能任意变换词序,说出来大家都知道,用以引经据典。

成语很大一部分从古代历史人文相承沿用下来,往往代表一个典故,传扬一个故事。胶东古城即墨,就给国学瑰宝成语贡献颇多,我们试来一叙。

即墨当然是胶东乃至全国最古老的地名之一;她也是一个行政区域名,曾经是胶东国首府,最低时管辖一个县域,现在的青岛市区、城阳区等都在管理范围。而她的出现,上可追溯至周朝;武王灭商纣,封第一功臣姜子牙于齐;齐东方山海之国,兼魚盐之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富足,即墨作为齐之重地,已有记录;战国时代,齐国能成春秋五霸之首,即墨功劳史不可没!所以,说到中国历史文化,肯定不能少即墨,成语也必有即墨一席之地。

说到和即墨有关的成语,第一个当属: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说的是齐威王就位三年,在别人看来不理朝政、荒淫不经,后大臣淳于髡隐语说他:一巨鸟落在政殿,不鸣不飞,意欲何为?齐威王把齐国七十二县官员召集于宫,首先点出即墨大夫,其时即墨大夫被朝臣弹劾,正战战兢兢;齐威王说:自子居即墨,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遂厚奖即墨大夫,烹杀贪腐无道的东阿大夫。并对淳于髡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至此举国震惊,人人不敢文过饰非,努力忠于国家,齐国大治,一鸣惊人也成为常语。其次成语“出奇制胜、飞鸟下食、善假于物”等,都是在爱听独奏的齐湣王被燕将乐毅击溃,逃之莒地;部分齐民逃到即墨,凭城高筑坚守,每餐必祭,使飞鸟下食,让燕军以为有神助,最后假借火牛阵,出奇制胜,一举战胜燕军,并乘胜收复齐国失地,成语也传承至今,田单以及家族后人田橫,也成为齐国英雄,广为传颂。

另一成语“弹冠相庆”,则说的是汉朝时即墨籍谏议大夫、经学家王吉和贡禹故事。两人同在朝中为官,均是直言敢谏诤臣,贡禹多次被罢免,王吉官场也不得志。汉元帝时,王吉被召为出任谏议大夫,贡禹听到消息,把官帽取出,弹去灰尘,准备戴用,果然没多久被任命谏议大夫,弹冠相庆便作为成语;虽然有时被当作贬义词。王吉的四代孙已迁居临沂,卧冰求鲤的王祥即王吉八代孙,祖父曾仕青州牧;至于王祥和其弟王览子孙,光耀于东晋,使瑯琊临沂王氏,成为古代第一家族,并出了大书法家王羲之,这里成语就更多啦,在此不叙。

总之,即墨故事对于成语,肯定还有很多,有待方家挖掘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