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饭后百步走”特别适合中国人群,研究发现运动有利于高碳水膳食后降低血糖和胰岛素

 老玉米棒 2022-01-30

文汇

2022.01.19.


“饭后百步走”,对于高碳水饮食结构的中国人群健康有着特别意义。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林旭研究组通过一项短期干预发现,在高碳水饮食之后1.5小时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有效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

该项目首次系统研究了在等能量条件下,不同膳食宏量营养素比例、体质指数(BMI)以及运动、静息状态对于能量代谢和临床心血管代谢相关指标和代谢组谱的影响。论文日前发表在《营养学杂志》上。

随着膳食营养和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型,肥胖及相关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民健康的主要威胁。发现有效的膳食干预策略,对于这类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是三类宏量营养素,其摄入总量和比例、个体体重,以及个体在静息或运动状态下的能量消耗、底物代谢,在调控能量平衡和心血管代谢健康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迄今为止,系统评估不同膳食宏量营养素比例、体重和运动对能量消耗、糖脂代谢以及代谢组学影响的干预研究数据十分欠缺。

“我们设计了一项短期膳食干预研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兼共同第一作者孙亮博士告诉记者,这次团队招募了正常体重和超重/肥胖的18-45周岁的男性志愿者各20名,并依次以随机顺序给予“高碳水+低脂”“低碳水+高脂”“高蛋白+低脂”3种不同宏量营养素比例的等能量实验膳食,每种膳食连续食用两天,两种不同膳食模式之间间隔十天以去除相互之间的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志愿者在第一天餐后静息,第二天则在餐后1.5小时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结果显示,三种膳食模式在餐后总能量消耗、膳食热效应和主观饱腹感方面并未发现显著差异,但对血液指标的影响却各有不同。

“'高蛋白+低脂’模式对血糖、总胆固醇、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最小。”孙亮介绍,“高碳水+低脂”模式餐后血糖和胰岛素会显著升高,而“低碳水+高脂”模式则会显著升高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值得一提的是,'高碳水+低脂’餐后1.5小时再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比如骑单车,就可以明显让升高的血糖和胰岛素回落下来。”她认为,这一发现对比较关注自身血糖的人群较有指导意义。

研究组还通过与尹慧勇研究员团队合作开展非靶向代谢组检测,发现了69种能显著区分3种膳食餐后2小时应答的效应代谢组标记物。对这些代谢组标记物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和正常体重志愿者相比,超重/肥胖志愿者餐后代谢物指标的变化数量和幅度都更大。“此外,他们的餐后临床指标如胰岛素、甘油三酯的增量也更大。”孙亮解释,这提示超重/肥胖个体在餐后重新获得代谢稳态的能力偏弱。

这项研究表明,相较于宏量营养素,膳食总能量对餐后能量消耗的影响可能更显著,而不同宏量营养素比例的等能量膳食对餐后心血管代谢指标具有不同的影响,且受到体重和运动的调控。本研究为今后精准减重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