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寅|杜甫《避地》辨伪

 金陵生论学 2022-01-30
杜甫的诗文,唐时曾有六十卷集行于江汉之南,后润州刺史樊晃采其遗作二百九 十篇,厘为六卷行世。宋时六十卷本不传,一般都是据民间流传的各种旧钞本采辑补缀,“人自编摭,非当时第次矣”(王洙《杜工部集序》)。其中难免会混入一些赝作。金人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上云:
 
     世所传千家注杜诗,其间有曰“新添”者四十余篇。吾舅周君德卿尝辨之云:“唯《瞿塘怀古》、《呀鹘行》、《送刘仆射》、《惜别行》为杜无疑,其余皆非真本。盖后人依仿而作,欲窃盗以欺世者;或又妄撰其所从得,诬引名士为助;皆不足信也。
 
这提醒我们,宋人编杜诗贪多炫僻,有些作品不一定是那么可靠的。周德卿还具体指出了一些作品的可疑:“其中一二虽稍平易,亦不免蹉跌,至于《逃难》、《解忧》、《送崔都水》、《闻惠子过东溪》、《巴西观涨》及《呈窦使君》等,尤为无状。洎余篇大似出于一手。”周德卿指出的伪作,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料与证据,尚难一一定谳。古人常凭直觉,从作品的风格来评判作品的真伪,这应该说是不太科学的。但古人记诵广博,深于涵泳,往往有很高的鉴别能力,为今人所难及。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古人所指的线索来作进一步的考索。

     钱谦益《钱注杜诗》在集外逸诗”中收有《避地》一首,云:
 
     避地岁时晚,窜身筋骨劳。诗书遂墙壁,奴仆且旌旄。行在仅闻信,此身随所遭。神尧旧天下,会见出腥臊。
 
薛雪《一瓢诗话》曾论及此诗,说:“'避地岁时晚(下略)。'云是杜少陵题《避地》逸诗,下有公自注云:'至德二载丁酉作。'今坊本不载。严沧浪云:'真少陵语也余谓真不是少陵语,题下所注,更不是少陵语,沧浪之眼易惑乃尔。”薛雪认为这首《避地》诗不是杜甫的作品,是就格调来判断的,他没说细说自己的理由,也未作任何辨析,不过他如此肯定地直下结论,想来必有所见,我们不妨再作一番研究。
 
     严羽之说见于《沧浪诗话·考证》,原文除了薛雪所引的部分外,还有今书市集本,并不见有”一句,可见严羽当时所见坊间杜诗刊本并无此篇,他何从得见也未作交待。不过我们从时代稍后的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一论杜诗善用虚字,引“诗书遂墙壁,奴仆且旌旄”一联为例,可以确知宋元之际《避地》已作为杜诗为人所知。 

     《钱注杜诗》所录《避地》说明出赵次翁本,仇兆鳌《杜诗详注》编入卷四,诗下解题云:“顾(宸)注,当是至德元载冬作,盖避地白水、鄜州间,窜归凤翔时也。此诗见赵次公本,但注云至德二载丁酉作,非也。今从顾氏。”顾宸认为诗下注至德二载丁酉作是错的,可这条注据严羽说却是自注。赵次公注杜诗,著录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于绍兴二十一年,刊于淳祐十年),郭知达《九家集注杜诗》(淳熙八年序)也收了赵注。严羽出于淳熙年间,时赵注行世已久,但他却显然没见过赵注,《避地》一诗应该是从其他途径获见的。既然严、赵两人所见诗下均有“至德二载丁酉作”的自注,那我们就不能轻易否定它,还需要作更细的考辨。按诗所言“行在仅闻信”,则其时诗人尚未赴行在可知;又言“避地岁时晚”,则应是年底所作。核之杜甫经历,至德二载(757)四月已抵达行在凤翔,十月又随肃宗回长安,这显然与“至德二载丁酉作”的自注不合。这一牴牾的出现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注有问题,一是诗本身有问题。仇兆鳌考虑到这点,否定赵本之注而采用顾宸至德元载作的说法,但遗憾的是他未注意到,此诗即使系于至德元载冬也与杜甫的经历不合。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杜甫往奉先探家,时安禄山反信未闻。这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也能看出。诗从自己蹭蹬未遇而壮志常在写起,记述一路的见闻,注意到社会贫富不均的现实,流露出对王朝危机的隐忧,但并无只字提及北方反事。《旧唐书・ 玄宗纪》载,“(十一月)丙寅,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率蕃汉之兵十余万,自幽州南向诣阙,以诛杨国忠为名,先杀太原尹杨光翽于博陵郡。壬申,闻于行在所”。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天宝十四年十一月丙辰朔(《旧唐书·玄宗纪》作戊午朔,误),壬申为十七日,杜甫看来是十七日前离京的,所以不知道北方乱起。但此后至年终的期间他会听到安禄山叛乱的消息,那么《避地》一诗会不会作于本年底呢?不会。因为《旧唐书·玄宗纪》载,十一月“癸酉,以郭子仪为灵武太守、朔方节度使。封常清自安西入奏,至行在。甲戊,以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兼御史大夫,令募兵三万以御逆胡。戊寅,还京”。也就是说,反信达行在后六天,玄宗车驾便还京了。而《避地》诗说“行在仅闻信”,说明诗人作诗时皇帝还离京在外。在当时的状况下,我们很难设想杜甫能在反信奏达行在的六天里便获知叛乱的消息,并写下此诗,不管他此刻是在路途还是在家里。而且杜甫明明是离京探家,即《北征》诗所谓“苍茫问家室”,而此诗却说“避地”“窜身”, 显然与杜甫的经历不合。

     仇兆鳌赞同顾宸的说法,认为注不可信,将诗系于至德元载(756),也不能成立。至德元载夏,杜甫自奉先往白水,依舅氏崔少府,作有《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诗云:“客从南县来,浩荡无与适。旅食白日长,况当朱炎赫。”六月又从白水赴鄜州。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杜甫将家小安顿在鄜州,只身奔赴行在,途中为叛军所掳,拘押在长安,直到翌年四月前后方得脱身,奔赴行在凤翔。顾宸说此诗“当是至德元载冬作,盖避地白水、鄜州间,窜归凤翔时也,不知道杜甫冬天是身陷长安的,于是将避地白水、鄜州,奔凤翔都当作冬天的事混为一谈,仇兆鳌不加深考,轻从其说,不免以讹传讹。仇注号称详赡广博,但这些地方每见其识断之陋。浦起龙《读杜心解》又系此诗于至德元载夏间置家鄜州羌村时,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杜甫年谱》独取其说,也甚欠妥。诗明言“避地岁时晚”,是必作于岁暮,杜甫离开羌村赴灵武时正当夏日,怎么能说“岁时晚”呢?
 
     是冬杜甫拘系长安,曾以一系列诗作表达他对时局的关注,满是对叛军的憎恨和对官军的期待,却未见有所谓“避地”的说法,也未流露过“此身随所遭”这样近乎随遇而安的消极思想。《避地》表达的“皇皇奔赴之情”(仇兆鳌语),应该是一个奔窜流离之士的声口,硬要说“避地”是杜甫的讳言,诗的内容也与他的经历不合。

     至于诗的语言与格调,前人的判断截然不同,薛雪认为不像杜甫,而杨伦《杜诗镜铨》引李因笃说则以为“朴老之气,一往孤行,遂字且字,定非公不能下”。我同意薛雪的看法,诗的语言较粗浅直露,不类杜诗。然而杜甫也不是没有浅易率尔之作,光凭风格判断真伪是靠不住的,可靠的论据还是与杜甫的经历吻合与否。杜甫在安史之乱初起时的经历排除了写作《避地》的可能,因此我断定这首诗是他人之作讹为杜诗,或宋人伪托窜入集中。

原载《草堂》1986年第1期,有修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