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的孩子会沉迷“低级快乐”,却偏偏不爱学习?耶鲁教授给出这样的回答

 一元堂中医张 2022-01-31



图片



相信很多妈妈都无比痛苦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爱学习?

是孩子太懒,没有学习的动力?

是孩子太笨了,根本学不会?

为什么他能沉迷手机游戏电脑游戏这些“低级快乐”,但偏偏不能把这个专注劲头放在学习上?
我们常常把责任归在孩子身上。

但更大的可能是,孩子不爱学习,跟他的大脑有关。

耶鲁的脑科学家保罗.麦克林在上世纪 60 年代提出了「三脑一体理论」。

图片

简单来说,就是人类的大脑由三重大脑组成,分别是——脑干、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

从进化角度看,又可以说成是:爬虫类脑、哺乳类脑和灵长类脑。

图片

其中,爬虫类脑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形成,不受意志控制,不带感情,也不能从经验中学习,而是我们的本能反应,比如:

碰到热水壶,我们的手会不经大脑而直接缩回。

受伤了,我们会感觉到疼痛。

遇到危险,我们会自动的开启自我保护的功能。

我们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经常会发现:

我们越是吼孩子,骂孩子,孩子的脑子就越是迟钝。

这就是因为「爬行脑」的作用。

当孩子感觉到紧张,忐忑时,孩子的爬行脑就会处于封闭的、不安全的状态,就像被「僵住」一样。

图片

所以,安抚孩子的爬行脑,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让孩子的爬行脑处于一种安全地,打开的状态,孩子的学习才有效率。

跟爬行脑的本能反应不同,哺乳类脑有了自己的思维,也有了情绪和情感。

孩子会清楚的知道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想干什么。

同时,也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发脾气、苦恼、反抗……

但是它们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因为,控制冲动,理想判断是灵长类脑的主要作用。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孩子不喜欢学习,没有学习的动力,一学习就各种作妖,很可能是孩子大脑本能的应激反应。

图片

爬行脑、哺乳类脑、灵长类脑是相互作用的。

如果孩子的爬行脑一直处于不安全,封闭的状态,孩子的哺乳类脑和灵长类脑也会受到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性格也会受到影响。


图片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越吼越笨

越管越不爱学习?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孩子写作业拖拉,不专心,总是无法进入学习的状态,父母不停地催促孩子、恨铁不成钢地数落孩子。

孩子写错了,父母警告提示。

孩子作业整体看起来不够整洁,父母生气地撕了孩子的作业,要求孩子重写。

孩子做错一道数学题,父母惩罚他再多做十道。

结果,孩子非但没有变得更好,反而越吼越慢、越吼越笨,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父母也很是苦恼,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还是教不好孩子。

记得汶川地震以后,曾有人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实验:

在地震发生 25 天之后,用核磁共振仪扫描受灾人员的大脑,发现主管情绪的大脑部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图片

脑科学家丹尼尔西格尔也曾在一次演讲时,跟现场观众做了一个互动练习:

他请现场的观众们闭上眼睛,严肃地在心里默念七遍「不」。

然后,休息两分钟,再次闭上眼睛,温柔地在心里默念七遍「是」。

他让观众在默念的过程中,认真觉察自己身体和情绪的变化。

结果,观众反应说:

反复默念「不」时,压抑、紧张、抗拒的感觉充斥心头。

反复默念「是」时,开放、平静、放松的感觉明显占据主导。

由此可见:情绪,可以改变孩子的大脑。

如果我们因为孩子不好好学习,而斥责孩子,打孩子,孩子就会对学习产生恐惧的心理,越恐惧越不敢学习,结果很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好。

图片

人的本能是,喜欢就会去做,感到恐惧就会逃避。

当孩子不断地感知到被排斥、被否定、被攻击时,孩子的大脑就会特别擅长紧张、恐惧和逃避。

只有当孩子不断地感知到温暖、认同和爱时,孩子的大脑才会特别擅长合作和探索。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越吼越笨,越管越不爱学习的原因。

阿德勒说:孩子缺乏的不是学习的能力,也不是学习的兴趣,而是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

所以,想让孩子改变,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孩子产生情绪障碍。


图片

良好的体验

才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发展



四川攀枝花的一个男孩哭着给 110 打电话倾诉:

妈妈必须督促我每天写作业,必须每天无时无刻的写。

她如果回来看见我玩了一下,就打我。

哪怕我已经写完了妈妈布置的作业,她也逼着我看书。

图片

从小男孩的语气和情绪里,我们能深刻的感受到小男孩的压力、崩溃和无助。

妈妈督促孩子学习,本来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不顾孩子的情绪,没有限度的逼着孩子一直努力,对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好事。

韩国翰林大学圣心医院的团队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

孩子参加的补习越多,压力越大,进而分泌皮质醇,同时让爬虫类脑更加活跃,患抑郁症,暴力的概率也就越高。

因为,正常情况下,血液会均匀流到爬虫类脑,哺乳类脑和灵长类脑中,这时候,孩子心情愉悦,乐于接受知识,接受挑战。

可是当孩子压力过大时,血液就会集中在爬虫类脑。

如果孩子的爬虫类脑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孩子的哺乳类脑和灵长类脑就会处于缺血的状态。

图片

时间一长,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性格塑造都会深受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当孩子的学习压力过大,孩子在学习中感觉到痛苦时,孩子很自然的会产生厌学情绪,反抗情绪。

这是孩子大脑的自我保护。也就解释了前面提到的,为什么孩子能沉迷一些很容易获取的“低级快乐”,却无法专注于学习。

想要孩子爱上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对学习有良好的体验。

《妈妈的悔过书》的作者李柳南,曾经也是个百分百压力型的妈妈。

为了让自己的儿女考入韩国名校,她想尽一切办法在儿女的教育上加大投入,对儿女施加压力。

然而,有一天,两个乖巧的儿女突然拒绝一切学习,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吃、睡、玩游戏、看电视,而且视她为仇人,彻底拒绝和她沟通。

图片

此时,她后悔莫及,她曾在书里写道:

原来,一直以来,我并不是父母,而是统治者,管理者,监视者,而且是非常恐怖和糟糕的那种。

我曾执迷于如何填满孩子的大脑,而不是提升孩子的脑容量。

后来,李柳南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她开始支持和肯定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身边,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协助孩子独立思考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后来,她不仅修复了亲子关系,也成功的把两个孩子送进名校,成了最幸福的母子。

事实证明:认识大脑,才能更懂孩子。懂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只有先让孩子在学习这件事上有良好的感受和体验,孩子才能卸下防备,以开放的,愉悦的状态不断学习发展,并取得进步。

图片


图片

如何让孩子的大脑发展的更好?



有句话说: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是给孩子克服的力量。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难免焦虑。

但是,硬碰硬的纠正孩子,逼迫孩子并不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如果我们根据孩子大脑发展的规律,正确的引导孩子,激活孩子的理智脑,让孩子学会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焦虑,孩子自然就会向好的一面发展。

所以,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妨试试下面三种方法:

1,用欣赏的眼光建设大脑的正向循环

台湾心理学博士洪兰有一项研究:

人的观念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因果循环。

大脑产生观念 → 观念引导行为 → 行为产生结果 → 结果改变大脑。

图片

如果父母经常否定孩子,贬低孩子,斥责孩子,孩子的大脑会产生「我是个笨蛋」、「我什么都做不好」的观念,于是孩子会越来越做不好,越来越笨。

但如果父母经常肯定孩子,鼓励孩子,表扬孩子,孩子的内心充满愉悦感、胜任感,孩子会不可抗拒地想要变好。

所以,想要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变得更好,一定要用欣赏的眼光为孩子的大脑建立一个正向循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