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然心血来潮,聊聊关于投资过去一年的感悟和体会

 地久天长9999 2022-01-31

21年自己关于投资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开篇先祝大家22年,新的一年幸福健康,一切顺利,对于股票呢能有一些正确的认知就好(就不写股票长红这种话了,比较长红的逻辑是伴随着你认知的提高的)。

那么作为在股票道路上努力滚动自己认知价值雪球的粗根韭菜,在21年又读了不少关于投资的书,顺带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思考,年底了趁着今天还未正式开始一年一度的麻将大赛,抓紧写写自己这一年多来的心得和感悟体会吧,或许对或许不对,因此还是老样子写到哪里算哪里,各位看官姑且随手一看吧,如因此而有些启发那也算是美事一桩,当然万一由此误导了大众,也提前说声抱歉(学习最高的成本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回顾2021年,老实说第一个最大的点是,心态越来越淡定平和了,股价短期的表面涨跌不会影响到太多的持股心态了(只是模拟盘奥,从业人员是不可以炒股票的,特此申明,嘻嘻),而对个股基本面内在价值的探讨是21年花了比较多精力的一点,但确实越去深入了解,越感觉投资之难,真是难于上青天,也深刻的体会到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假装在投资!

比如现在你想想你最大仓位持有的标的,你能不能立马回答上来如下几个核心的问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哪里?行业内公司和他的差距在哪里,这种差距能不能被追上?公司近几年整个主营业务的毛利几何,近利润率又几何?所处行业市场规模几何,该公司市场占有率几何?未来是靠行业提高渗透率还是个股提高市占率,亦或规模效应下的降本增效?公司的产能布局几何,又有哪些新的资本开支,目前进度几何?公司能不能给股东创造现金?这个生意赚钱辛苦不辛苦,是不是属于好的商业模式就随随便便提一些关于个股定性方面的问题,诚实一点的回答,你能答上来几个,而这些还只是定性的问题,这些决定了这个公司是不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去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但很显然大部分人在这一步已经倒下了,所以我后来就越来越发现我们大多数人说投资没有用,A股没有投资不妨好好想想,是不是你只是假装在投资,你所谓的看好是不是只是因为股价涨了,仅此而已?不瞒大家说,曾经的我就是这样的选手,喜欢听一些夸夸其谈的瞎扯,对公司充满着自我认同的意淫,觉得他会怎么怎么好,但现实是根本没有任何实际的财务数据和商业逻辑也验证自己的结论!而这种自我意淫自我加强式的投资往往带来的是毁灭式的打击,因为投资本质上是一种风险越低,收益越高的操作逻辑(基本面靠谱的情况下,越跌越有安全边际,也意味着投资者更多的超额收益),而自我意淫式的基本面研判,从根本上就是错的,那么这个时候的所谓越跌越买,带来的只能是本金毁灭式的打击,而这种越跌越买的逻辑,则来自于你对基本面的全套意淫,各位看官不妨好好想想你有没有这种意淫公司基本面,大喊价值投资的口号,越跌越买,最后大亏的案例!而这一切最大的问题都是对投资研究的不够深入,浮于表面,所以投资这事吧特别费精力,区间可能还是一辈子!一个美好的祝愿,希望来年能跟大家一起细致的去研究清楚每一个认知的盲点,真正的吃透搞懂,切忌假装在投资!

那么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衍生开去看看投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实说白了无非就是分析的两个维度既定性和定量,定性决定了可不可以投,值不值得研究,而定量绝对了什么时候投!前者更多是是不是好公司好生意的范畴,而后者更多的是好价格和安全边际的范畴!比如开年这波下跌有很多朋友慌了,慌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开始怀疑定性的逻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去两年的市场也许很多股价的上涨只体现报表利润的增长,而完全忽略了商业模式的优劣,简单点说人话就是一个并不是特别好的生意在边际景气的情况下,滑向了所谓的赛道投资,泡沫有点大!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只有定性的逻辑而没有定量的逻辑,既搞不懂眼下的估值到底是不是太贵了,可以看到我们部分生意模式极其优秀的公司,包括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在过去几年行情的催动下,好多在去年跌了一半以后还是大几十上百倍的估值,我想这些东西还是肉眼可见的贵,去年大部分价投机构业绩表现不好更多的就是来自于杀估值(当然对他们来讲,没办法进行大规模的调仓,只能拿着优质的股权让公司来释放业绩去抹平估值的高企),但对于很多散户投资者来说,高估值阶段接了定性逻辑上看非常优秀的公司但也跟着跌了一年,本质就是对定量的逻辑完全没有搞懂,对估值和安全边际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概念,跌了自然就怕了,但在我看来定性的逻辑比拼的可能是眼光和商业思维,而定量的逻辑更多的比拼的是财务和复杂计算的投资基本功,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基本上普通散户都不具备的逻辑(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关于pe,pb的逻辑,从阅读量和留言我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大部分散户投资者在定量逻辑方面不单单没有商业思维,其实连起码的会计术语都毫无概念),那么自然而然定量这事,数据分析这事完全是一点都没做,对公司未来的帐不说算清楚,更多的是完全毫无概念,那么跌下来看看大几十倍的pe说不慌那是假的,而如果我告诉你这个公司未来几年能赚几百个亿,或许你就不怕了,所以克服恐慌最大的解药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对公司做出充分的认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好公司,好价格!好公司容易夸夸其谈,所以好公司的界定很多时候大家都知道,而好价格的界定则非常的枯燥和乏味,期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商业逻辑链接之下的数据解析,这活非常枯燥,非常繁琐工程量非常庞大,因此基本没啥散户去干,那么跌了恐慌也很正常!所以第二个美好的祝愿是希望来年能跟大家一起多作一些定量方面的基本面研究,吃透搞懂,把帐算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大跌不慌!(扪心自问一下,定量的东西你知道多少,自由现金流怎么估,折旧摊销的原则,费用化资本化的逻辑,经营性现金流的盒子装了哪些东西,资产负债表有哪些猫腻,如何抽丝剥茧进行解读,或许对于定量大多数人更是一无所谓,投资其实真的非常枯燥,但你爱上一种事物,爱的不就是这种别人不行,你行的装X气质嘛?)

另外一个这一年多来自己觉得非常需要去提高的事情是用系统和多元的思维去看待投资这桩事情,而不是成为谚语中说的拿着锤子看啥都像钉子!记得之前我在头条上发过几个问题还特别火,具体如下图:

文章图片1

拿着锤子,看啥都像钉子

网友的回答基本上没啥意外,给我的都是充满确定性,非黑即白的绝对性观点,而投资其实是一个充满了动态变数和博弈的过程,商业世界的法则是一个成体系,结合多种逻辑思维的世界,而我们大多数人则只是拿着锤子,看啥都像钉子的单一逻辑思维选手!穷查理宝典(强烈建议大家看看芒格先生的普世智慧)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你们必须在头脑中拥有一些思维模型。你们必须依靠这些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你们也许已经注意到,有些学生试图死记硬背,以此来应付考试。这些人在长时间的维度下不出意外都变成了学习和生活的失败者!你必须把经验悬挂在头脑中的一个由许多思维模型组成的框架上。那么思维模型是什么呢?这么说吧,第一条规则是,你必须拥有多种思维模型--因为如果你只能使用一个两个,研究人性的心理学表明,你将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维模型(意淫式的基本面,当然这话是我加的)。那么就会像谚语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像钉子)但这绝对是一种灾难性的处事方式,所以你必须永远多元思维模型!这一点是我过去一年感触非常深的认知痛点,曾经我在头条上做过一期基本面逻辑的视频,从企业上下游两头吃的角度看公司在产业链的竞争地位,而后有非常多的散户朋友们给我留言去审视自己手里的公司是不是具备这种两头吃的能力,但是答案让我实在不知道说啥好。有非常多的朋友拿着这个两头吃的锤子,去敲了非常多公司的钉子,而它根本不知道两头吃的应用背景是该行业供应链得足够长,足够宽才会存在所谓两头吃的强势地位。而对于很多行业供应链极其短的公司而言,根本就没有链,又如何会存在上下游两头吃的问题呢?而我们大多数人只听了我讲的两头吃这个锤子,看啥都像该锤子能砸下去的钉子,实在是滑了了天下之大忌,这种认知的思维真的非常的局限,甚至因此成了杠精和喷子,可悲乎!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很显然就是需要建立属于你自己的多元认知思维模型!投资要做好,要懂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商业思维,管理学,心理学,营销学,会计学等等,这些思维模型是你必须要去了解和学习的,不然就会陷入单项思维模型,拿着锤子,看啥都像钉子,而这一点非常要命!比如我们国内好多机构的逻辑让我也是非常费解,有一家公司有一个季度业绩不好,就开始疯狂抛售,有一个季度业绩特别好就疯狂买进,这很明显也是拿着业绩这个锤子,去敲每个股票的钉子!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个公司的成长壮大,就像一个小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总免不了感冒发烧(对于公司来说就是某个时间段业绩不好),但你会一看到感冒发烧就给出这个孩子好夭折了的结论吗?很显然你不会,但是股票市场里这么荒诞的故事却经常在发生,那么这群拿着锤子找钉子,没有系统性多元思维的傻瓜不正是给了大家更多的超额收益的空间嘛?可问题就是钱就在那里,你的认知,能不能配的上呢?所以来年还有一个小愿望,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在多元思维逻辑上建立更多有效的分析逻辑,提高识别好坏的根本能力!

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一时心血来潮,就到这吧!最后套用芒格老先生的一句话,获取普世的智慧,并相应的调整你的行为,即使你的特立独行让你在人群中不受欢迎。。。。。。那就随他们去吧!投资本是孤独,投资本是无趣,投资本是修行!努力做个粗根韭菜,春风吹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