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大寒 | 学会这些养生知识,让你健康迎春节

 繁星1 2022-01-31

图片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大寒节气是自然界阳气深藏而阴寒最盛,因此,养生应注意祛寒保暖,潜藏阳气,以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

图片

大寒养生有三宜

1. 头宜暖

“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节气,寒邪侵入人体,易使气血流行不畅,血脉筋脉拘急,所以冬季是脑血栓、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感冒、骨关节等疾病的多发季节,保暖也就变得异常重要。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心为阳脏贯通胸背、寒易从脚而生,因此,头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年老阳气弱者更应注意。出门应戴好帽子,避免湿发出门;胸背部多加件衣服避寒保暖;选择舒适保暖性能好的鞋子,并经常用热水泡脚。

泡脚方

▶ 防治感冒

葱白5个(连须根洗净),生姜10片(一元硬币大)共捣碎,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煎沸,放至一定温度趁热足浴,每日2次。

图片

▶ 温阳足浴

桂枝、干姜、艾叶各15克,花椒10克,每剂药液可以使用3次。趁热泡脚,每次泡15分钟,每日1次。

可在进入冬季时进行浴足,有较好的温阳、预防感冒作用。

2. 食宜温

从五行与五脏、季节的对应关系来说,肾应冬,属水、主藏,所以冬季养生宜养肾。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是冬季养肾的首选食物。此外,核桃、桂圆、栗子等坚果类食品也是冬季益肾佳品。

图片

中医有“寒者温之”的原则,认为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猪肚等,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能够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非常适合冬季食用。炖肉时不妨加几块萝卜,或搭配素炒萝卜丝、蒸萝卜糕等食用,可以防止冬季进补太过造成的脾胃消化不良。

养生膳食

▶ 枣菇蒸鸡

材料:鸡肉250克,水发香菇、红枣各50克;葱花、姜丝各3克;精盐、味精、酱油10克、白糖、料酒、湿淀粉、香油适量。

做法:

(1)将鸡肉洗净,切成长片。将红枣洗净、去核,切成4半。将香菇洗净,切丝;

(2)把鸡肉、香菇、红枣放入碗内,加入酱油、精盐、白糖、葱、姜、料酒、清水、湿淀粉,抓匀后上笼蒸至熟烂取出,用筷子拨开,摊入平盘,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鸡肉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增强体力的作用。香菇富含多糖及多种氨基酸,具有补气益胃,提高免疫力效果。此菜适于体弱、久病气虚、气短乏力、食欲不振、贫血、消化不良、小便不利等病症患者食用。正常人食用能补充营养,防病抗病。

图片

▶ 胡椒猪肚

材料:猪肚200克,白胡椒和盐适量。

做法:

(1)猪肚在开水中煮10分钟捞起,并用冷水洗净;

(2)把胡椒放入猪肚,并在其中加入少许清水,将猪肚扎紧;

(3)猪肚放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

(4)转用小火煮2~3小时,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

功效:猪肚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胡椒有温中散寒、解毒下气的作用,两者搭配特别适于冬天体虚乏力,饮食不振,心腹寒痛等患者食用。

3. 动宜慢

冬藏时节、万物蛰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界特点而适当减少活动,做事“慢半拍”,以免扰动阳气。此时的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建议大家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起到舒展筋骨的目的即可,切不可追求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

此外,运动尽量选择在白天、阳光充足时进行,并做好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

图片

大寒养生还推荐一个方法——搓腰。腰为“带脉”所行之处,且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常按摩能疏通带脉、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方法:取端坐位,将双手搓热后,按至后腰处,上下沿腰椎两旁用力搓动,向下至长强穴(尾骨尖与肛门之间),向上至两臂后屈尽处,连续36次。

图片

特约审稿:朱智生

云南省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云南省名中医,云南省第四批中医药师带徒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中医医院皮肤维养馆学科带头人,贞和中医皮肤诊疗抗衰研究中心总顾问。从事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临床诊疗工作30余年,主持研发了多项院内制剂,临床运用疗效确切。发表论文6篇,参编1部;近年来参与省级科研1项,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擅长:痤疮、黄褐斑、带状疱症、银屑病、湿疹、荨麻疹、脂溢性皮炎、毛囊炎、激素依赖性皮炎、化妆品皮炎、脂溢性脱发、斑秃。

扫码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