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领悟易经的千古之秘

 洋洋洒洒6789 2022-02-01

    前面已经说明,易经的千古之秘不是什么别的,而是生命之道。修炼形体,天人合德,提高生命质量。  

    研究易经的两派六宗,在象数、义理方面的探究上取得丰硕成果,在学理与应用上各尽其妙,让多少人衣带渐宽终不悔。然而,这些都不是正鹄。只有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才算走对了门径,直指易经的本指——生命之道。

    事实上,从大量史料表明,先秦阙疑,秦汉间的秦皇汉武,痴迷长生不老之药到了什么地步,这是老生常谈。魏晋以后更有大量的士大夫知识分子迷恋内外丹修炼,甚至历代帝王,譬如唐宪宗李纯,宋初宰相、《旧五代史》总修纂者薛居正,这是官方。在民间,以道士为主的隐逸者流,更是不胜计数,有传世道藏经典作为见证。上世纪以来至今,著名的有道协第二任会长陈撄宁、气功大师王力平、国学大师南怀瑾等。怎么正确区处对待这些准宗教的江湖派学术现象,这是一个大问题,留待今后,或者高明之人。

    易经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孔子认为“善为易者不占”(《周易-系词》),是明道进德的修养书,主张“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同上)的大人人格,成了义理学的老祖宗。西汉焦延寿、孟喜、京房等主象数说,飞伏、纳甲、卦变、十二消息卦等,天文星象占卜风水无所不包(具见《汉书-五行志》),到了东汉谶纬盛行。

    这些象数派学问就是古代玄学的重心,我们现代人一概视之为反科学的封建迷信,这看法是片面的武断的有害的。列宁说过,我们不能把婴儿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迷信玄学的外衣下,其实就包含着科学的成分,譬如阴阳、五行、八卦,就是一类不同于西方的生命科学,我们通常称之为道。到了宋代理学,把这个道的演化体系化、哲学化了,最著名的就是北宋周敦颐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的宇宙人生演化图。

图片

他的《太极图说》的理论来源就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从而成为奠定宋明理学哲学根基的的开山之作,综合了义理和象数两派。

    南宋朱熹在其《周易本义》中则提出了易经原本是一本卜筮之书的观点,这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与孔子的观点对立。而且在与其弟子的讲学互动中,公开讨论阴阳五行的生克流行。事实上,义理之书也好,卜筮之书也罢,都不是伏羲、周文王创演易经的本旨。易经作为大道之源,占卜、义理和星相等等,都不过是一个方面的应用,好比易道是一条生命之道的大河,这些只是支流。支流派生于干流并与之息息相关,并不能说支流就是大河本身。同理,义理预测等都从生命之道分流,并与息息相关,但是并非易经的主干根柢和宗旨。

    那么,怎样或者从哪些方面来证明或者理解周易的这个生命之道呢?下面尝试着做艰难而扼要的解说。

    第一,古代圣人发现了贯通天地人的大道,创立易经。伏羲通过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从天、地、人和物发现了这个惊人一致的宇宙大道。怎么向当时人们及后世儿孙说清楚这个道理呢?料必是煞费苦心。于是他开始画卦,这就是八经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着自然界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事物,人类的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这与《圣经-创世纪》记载的大洪水时诺亚一家八口恰相巧合),身体的首腹足股耳目臂口,动物的马牛龙鸡猪雉狗羊,等一一对应吻合,不像是向壁虚构,而是“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系词》)

    第二,这个阴阳五行八卦之道太玄奥了,简直是天书。这个道无形无象无声无息,很难去体认得到,在上世纪初干脆都当做是古人的胡说八道、玄学鬼(胡适钱玄同等人语),30年代发生过一场著名的科玄论战,甚至有人主张把中医废去,因为中医也是讲阴阳五行的嘛。要窥得这个大道奥秘,必须读书与体验相结合,医理与临床相结合。《易传》上讲,“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这个赜、隐、深、远,岂是寻常容易得来?周易说“圣人之道在日用之间”,阴阳就是分别对应着入出、吸呼、营卫(中医概念)、日月等等,五行就是分别对应着五官、五脏、五色、五味、五音等等,八卦就是上述天地人物的对应关系,具体到在人身体部位上的对应,具见于朕一再分享过的四肢八卦图上,不揣浅陋粗丑,再分享一次。

(待续)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