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国家级重点培育博物馆之二——首都博物馆的32件馆藏珍宝

 文旅小胖 2022-02-01

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颁布文件规定,除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外,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为引导和支持地方重要博物馆向国际先进行列迈进,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启动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

经对全国博物馆进行评估,最终明确11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包括上海博物馆等8个博物馆为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博物馆,以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等3个博物馆为培育对象

以下就对3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博物馆之二——首都博物馆的32件重要馆藏文物进行介绍。

1. 商三羊铜罍

此器通高27厘米,口径20厘米,敛口,口沿外折,方唇,颈粗短,折肩,深腹,高圈足。颈部饰以两道平行凸弦纹,肩部饰一周目雷纹,其上圆雕等距离三个大卷角羊首,腹部饰以扉棱为鼻的饕餮纹,圈足饰一周对角云雷纹,其上有三个方形小镂孔。1977年北京市平谷区刘家河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罍带有商代中期的显著特征,造型凝重,纹饰细密,罍肩上的羊首系用分铸法铸造,显示了商代北京地区青铜铸造工艺的高度水平,堪称青铜礼器中的珍品。

2. 西周伯矩鬲

此器通高33厘米,口径22.9厘米,全身以牛首为主要装饰,造型华丽。器物造型为立耳、三袋形足,有平盖。鬲颈部饰一圈夔纹。在器腹连三袋足的体积感最强部位,装饰以大形的浮雕牛首,牛角尖端突起于器表。全器装饰立体与浮雕的牛首共7个。整个器形端庄厚重,纹饰大方,不加地纹,盖内及颈部内铭文相同,盖内4行15个字,颈内壁5行15字。1974年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251号墓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鬲纹饰十分精美,各部均以牛头纹装饰,主体纹饰皆为高浮雕,给人雄奇威武之感,艺术设计和铸造工艺极为高超,是周初青铜器中的杰作,形象地反映了商周时期的铸造技术,国宝级文物。

3. 西周班簋

班簋也称毛伯彝,通高27.7厘米,口径26厘米。侈口,圆腹,低圈足,口沿下饰弦纹和圆涡纹,腹饰四组兽面纹,四耳上饰兽头,呈象首状,首背依附器壁,下有垂珥,呈象鼻状,底端向内弯曲长垂成足。腹内篆刻有铭文,记录了周王朝时期毛伯班受到周天子的册封赏赐,追述毛公平乱之功。1972年北京文物清理拣选小组在有色金属回收站发现西周班簋残件碎片,修复后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簋4个兽首环耳以内卷象鼻为足将簋身悬起,造型奇特罕见,器腹内底铭文多达198字,记述了贵族班追随大贵族毛公东征的史实,可补史籍之不足,这一史料与秀丽的文字都具有重要价值,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一件蜚声中外的器物,国宝级文物。

4. 西周堇鼎

此鼎通高62厘米,口径47厘米,口稍内敛,口沿外折,方唇,直耳,鼓腹,三蹄足。器内底有三个圆形浅洞,分别与三足相对。两耳外侧各饰一组相对的夔龙纹,口沿下饰一周以扉棱为鼻的六组兽面纹,三足跟部各饰一组兽面纹,其下有三道凸弦纹。鼎腹内壁铸有铭文4行26字,记载了堇饴奉匽候之命去宗周向召公奉献食物,并受到召公赏赐之事。1974年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253号墓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鼎造型雄浑凝重,纹饰简洁古朴,是北京地区出土青铜礼器中体形最大、最重的一件,代表着北京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高度水平,同时,堇鼎铭文填补了文献史料对西周燕国记载的不足,进一步证实了北京琉璃河地区即当时古燕国的始封地,国宝级文物。

5. 西周克盉

此器高27厘米、长25.7厘米、宽16厘米、口径14.4厘米。其盉器上有圆形顶盖,盖上有一半环型钮,盖沿处亦有一小半环状钮与鋬以链相连,侈口、方唇、直颈,管状流,兽首形鋬,鼓腹,略分裆,裆底近平,下接四个圆柱形足。盉盖和颈部装饰四组对称的以云雷纹为底的凤鸟形纹,盖顶部钮上饰有一对凸出的双目和兽角组成的兽面纹,流上为山形云纹,鋬做兽首状,有目与角。铭文位于盉盖内侧及器沿内侧,两处铭文内容相同。盖与器口内壁各铸有相同阴文铭文各43字,记载西周初年周成王册封燕侯,以及授民授疆土的史实。1986年出土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1193号墓,现藏于首都博物馆。这件克盉造型整体设计精巧别致,匠心独运,美观实用,极富想象力,充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蕴含着绝美的艺术氛围,其镌刻铭文所记封土之事是西周燕国初立时的记事,对了解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有重要意义,是燕都遗址出土的最珍贵的文物之一,为西周时期盉的代表器物。

6. 西周克罍

此罍为弇口圆肩型,鼓腹圈足,顶上有盖。通高33厘米、耳间距27.2厘米、口径14.2厘米、底径14.2厘米、腹径21.7厘米。园顶盖,盖顶正中置圆形捉手,平沿、方唇、短颈、圆肩,肩部两侧置半环状兽首耳,衔环。鼓腹下收,圈足微外撇,底内邢凹,下腹部一侧有兽首形鼻钮。盖与器肩部分别均饰有涡纹,颈部饰有两圈突弦纹,腹部涡纹下则有一周凹弦纹。盖与器口内壁各铸有相同阴文铭文各43字,记载西周初年周成王册封燕侯,以及授民授疆土的史实。1986年出土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1193号墓,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罍造型稳重,纹饰简约,铭文与克盉相同,涉及到西周初册封和燕国的世系,是研究西周时期燕国历史的重要信息来源,解决了史学界关于“封燕是否在北京”的争论,是燕都遗址出土的最珍贵的文物之一,为西周时期罍的代表器物。

7. 西晋佚名楷隶书《孝经》卷

《孝经》是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儒客研习之核心书经。《孝经》首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此卷纵27厘米,横89.4厘米,约作于公元前3世纪,全篇共18章。卷尾题记“太康四年(283)岁在癸卯五月十六日,张儁写”。传世品,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卷为西晋写本《孝经》残卷,书体介于隶、楷之间,书法工丽严谨,风格古雅,是已知《孝经》古本中年代最早的一件,国宝级文物。

8. 北魏“大代”释迦牟尼铜佛像

这尊造像高27厘米,结跏趺端坐,头部高昂,饰涡旋状发型,顶有高肉髻。面颊丰腴,大眼细长,神态威严。身着袒右肩袈裟,右肩披偏衫,胸前衣领上饰折带纹,与山西大同云冈大佛袈裟上的装饰纹样一致,衣质厚重,衣纹写实。右手举于身侧,施无畏印,左手置左膝上,手心向内,手势既亲切自然,又有豪迈气势。四足座床浑朴稳重,其正前方和两个侧面刻划飞鸟、蔓叶、胡人装束的供养人、卷云等纹饰和图案,座后刻有“大代”等铭文。传世品,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造像整躯造型完美,工艺精细,气势恢宏,体现了北方鲜卑民族雄阔健硕的形象特征和文化气质,代表了北魏金铜造像的最高艺术水平,是北魏造像“平城模式”的典范之作。

9. 北魏释迦牟尼佛与二胁侍菩萨雕像

此雕像凿于北魏大和二十三年(499年),通高2.22米,主尊为释迦牟尼佛,身高1.65米,跣足站立,头部高昂,身着袒右肩袈裟和僧裙,躯体健壮、气势雄阔,具有北魏太各时期造像鲜明特点。主尊两侧为合掌恭立的二胁侍菩萨,身后为圆形大背光。背光后上半部有十二排小佛像,下半部有造像题记及捐资人名。这些像年代历来争论颇多,从主体风格看为魏太和时期雕造无疑。但主尊的头饰、衣纹、两侧的胁侍菩萨造型、背光前后的装饰雕刻等,与当时风格明显不符,应为北魏太和之后重修。此像原在海淀区车耳营村,1998年失窃后被追回,现藏于首都博物馆。这尊佛像用材讲究,选材硕大,雕刻手法精湛,技艺娴熟,刻于北魏大和二十三年(499年),是北京地区现存年代最早、文物价值最高的彩绘石佛像,对于研究中国早期佛教文化和北京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10. 唐敦煌写经楷书《大涅槃经》卷

《大般涅槃经》亦称《大本涅槃经》或《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全经分寿命、金刚身、名字功德、如来性、一切大众所问、现病、圣行、梵行、婴儿行、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狮子吼菩萨、迦叶菩萨、憍陈如等13品,主要阐述佛身常住不灭,涅槃常乐我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佛均得成佛等大乘佛教思想。此卷长834厘米,宽26.5厘米,全文用楷书墨写。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卷朴茂中见润泽,韵味古雅隽秀,为敦煌唐人写经中的精品。

11. 北宋黄庭坚草书《梅花三咏》卷

此卷《咏梅诗》三首,纸本草书,纵27.5厘米,横210厘米,释文:城南名士遣春来,三月乃见腊前梅。定知销着江南客,故放绿梢春晚回。病夫中岁屏杯杓,百叶残梅触拨人。拂颡官黄胥有思,满城桃李不能春。舍人梅坞无关锁,携酒僧人来未曾。旧时爱菊陶彭泽,今作梅花树下僧。传世品,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卷草书作品行书酣畅,收放自如,笔法遒劲雄放,是难得一见的草书佳作,也是首都博物馆所藏为数不多的名家真迹之一。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举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升起居舍人、秘书丞、国史编修官。绍圣年间因章惇、蔡卞等党人论实录多诬,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此后多次被贬官在外,最后至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该地。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词风流宕豪迈,较接近苏轼。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

12. 北宋“元章”凤字形紫金石砚

紫金石产于山东临朐,因石体呈紫色间现金色条纹而得名,在各类奇石中属高档石种,既可作珍贵的观赏品。此砚长22.7厘米,宽17.5厘米,厚3.9厘米,前部有两足,砚池向后倾斜。砚面有明显墨痕,砚背面有阴刻铭文五行,字有残缺,落款为“元章”二字,为宋代书法家米芾所用砚台。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外史等。祖籍山西太原,后迁至湖北襄阳,晚居江苏镇江。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此砚出土时残破,同时出土的还有新石器时代的文物等。可见它们是作为古玩被元代贵族士大夫收藏的。1972年北京市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砚石质极好,色紫、润泽,米芾的《砚史》中曾提到过此砚,是一件极为难得的名人收藏品,紫金石砚宋以后已不多见,有“元章”铭文的则是目前全国仅有的,弥足珍贵。

13. 北宋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

此壶高27厘米,口径3.3厘米,北京顺义辽代净光舍利塔基出土。定窑与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一起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定窑以生产白瓷为主,由于胎质坚细洁白,胎壁轻薄,北宋时期一度被选为宫廷用瓷。1963年北京市顺义区辽净光舍利塔基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诵经壶构思巧妙,造型别致,以翻卷的经卷为壶流,经卷中心为壶嘴,童子身体中空为壶腹,头部有孔以注水,整体构思非常巧妙,完美展现了定窑瓷器之美,是定窑人形瓷器中的精品。

14. 南宋哥窑贯耳八棱瓶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造型有各式瓶、炉、洗、盘、罐等,器物周身布满碎片纹(称"开片"),深层纹路呈紫褐色,浅层纹理呈金黄色,大小纹片相间,深浅两色交织,形成典雅美观的"金丝铁线"纹。此瓶高14.8厘米,口径4.5厘米,器型为八方形,口微外撇,粗颈较长,颈部凸起两道弦纹,两侧各有一筒状圆形直耳,中空,俗称“贯耳”。腹下部丰满,有圈足,微外撇。通体开片稀疏,纹片纵横交错,自然美观,别具一格。传世品,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瓶造型稳健古朴,工艺讲究,罕见八棱造型,线条流畅分明,做工精细,工艺技术高超,可谓南宋哥窑之精良作品,弥足珍贵。

15.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观音坐像

此观音菩萨坐像高29.5厘米,观音结跏趺坐,宽额广颐,眉间饰白毫,丹凤目微倪,直鼻小口,梳高发髻,戴宝珠花冠,花冠正中有一小化佛。通体素白,仅袈裟边缘施青白色釉,露胎处原加饰金彩、贴金(已脱落)。袈裟自头顶披下,袒露出面部及前胸。胸前佩璎珞及丝带,塑像构思缜密,用粗线条捏塑形体及衣纹,面部及胸前塑造精细。1964年北京市丰台区金代瓦窑塔基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造像胎质洁白细腻,容貌秀美,神情慈祥,以优美的艺术造型、精湛的烧制工艺、独特而完美的艺术风格,很好地展现了宋代雕塑艺术、佛教造像艺术和景德镇窑瓷塑烧制工艺的最高水平,是宋代瓷塑观音造像中一件十分高水准的传世精品。

16. 元鲜于枢行草《韩愈进学解》卷

此卷纵19.1厘米,横795.5厘米,为天字草书,偶尔间杂行书和楷书,书录了“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名篇《进学解》,全卷纵高19.1厘米,横长795.5厘米。此卷奇态横生,骨力遒健,颇有唐人神韵;用笔之精妙,在于自由出入草、行、楷三者之间,通融圆润,笔墨挥洒之间,把一个书法通自由的书写境界体现得相当完美。传世品,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卷前半部以行书为主,后半部以草书为主,潇洒自然,一气呵成,刚柔顿挫,节奏分明,如水墨画高低远近,起伏多变,是鲜于枢作品中的一件精品,也是存世元代草书长卷中最长的作品之一,是鲜于枢的草书代表作,国宝级文物。

鲜于枢(1246—1301年),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大都(北京)人,先后寓居扬州、杭州,大德六年任太常典薄。早岁学书,未能如古人,偶于野中见二人挽车淖泥中,顿有所悟。他与赵孟頫齐名,同被誉为元代书坛“巨擘”,并称“二妙”,但其影响略逊于赵孟頫。鲜于枢兼长楷书、行、草书,尤以草书为最。其书多用中锋回腕,笔墨淋淳酣畅,气势雄伟跌宕,酒酣作字奇态横生。代表作有《老子道德经卷上》、《苏轼海棠诗卷》、《韩愈进学解卷》等。

17. 元琉璃三彩龙凤纹熏炉

此熏炉通高37厘米,仿汉代博山炉式样,腹下承三兽足。颈部两侧饰对称桥耳,盖与炉用槽口衔接,炉体镂空。炉盖镂雕成层峦叠嶂的山峰,黄色蟠龙蜿蜒穿行于蓝色的山崖间,神态生动。炉身遍体浮雕花枝、云朵,腹部一侧雕昂首展翅的飞凤,一侧雕回首凝视的蟠龙,飞凤和蟠龙相逐于以蓝、绿、白色装饰的缠枝牡丹花丛中,显得格外醒目。1964年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这件熏炉的镂雕工艺与绚丽的色彩,呈现出华丽的装饰效果,通体施孔雀蓝、草绿、黄、白等多种釉色,十分精美,是元代琉璃制品中的珍品,北京地区出土仅此一件,弥足珍贵。

18. 元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此观音菩萨像高67厘米,姿势自然优美,呈观水中月的姿势,故称水月观音。菩萨像头戴宝冠,宝冠上有小化佛,已残。额头宽阔,双目微闭,端庄慈祥,气质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态优美。观音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及衣裙上饰联珠璎珞,手腕戴臂钏,全身装饰十分繁缛。1955年出土于北京市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现藏于首都博物馆。这尊观音像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质洁白细腻,制作工艺采用了模印、琢、捏塑等多种装饰手法,将观音菩萨自在安详的宗教气质和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元代景德镇高超的瓷塑水平,国宝级文物。

19. 元卵白釉印花“王白”铭高足杯

高足杯也称马上杯,它同于高足碗,上为碗形,下有高柄,外观美丽,实用方便,是陶瓷中的典型器物。这件卵白釉印花“王白”铭高足杯高12.5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4.5厘米,口沿略向外撇,弧腹,圆柱形高圈足,胎体较薄,釉厚而温润,内壁上部为回纹,回纹下部分别印有“王”“白”二字款识。其釉面呈乳浊状,温润而富有光泽,釉色近似鹅蛋壳的颜色。1998年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内耶律铸夫妻合葬墓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器造型美观,工艺精湛,釉色带有从影青向枢府瓷过渡的性质,是元代卵白釉瓷器精品,代表着元代卵白釉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其“王白”印款属国内首次发现的新款识,是中国瓷器史上的又一新发现,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国宝级文物。

20. 元青花凤首扁壶

此壶高18.7厘米、底径4.5厘米、口径4厘米,直颈、小唇口,浅圈足,底足在沙胎上挂一层很薄的护胎釉。该壶以昂起的凤首作流,以卷起的凤尾作柄,凤身绘在圆形壶体上部,双翅垂至壶体两侧,壶体下部则装饰盛开的牡丹,呈现一种凤鸟飞翔于牡丹丛中颇富情趣的情景。白地兰花,色彩鲜艳,清新雅致,主题突出,更增添了几分艺术感染力。此类飞凤牡丹纹饰在宋代定窑、耀州窑、景德镇中经常使用,元、明、清三代这种纹饰久盛不衰。此壶用凤首、凤尾构成壶的流和柄,以这种立体表现手法与壶体平面绘画的凤首有机结合,融实用与美观于一体,可谓独具匠心。这种青花凤首扁壶共两尊,为鸾凤(雌雄)各一尊。一为凤(雄),现存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一为鸾(雌),现存北京首都博物馆。1970年出土于北京市西城区元代窖藏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壶造型生动别致,动感突出,采用多种制作工艺,壶流采用模制成型,壶柄以手捏塑成型,壶体为雕镶成型法,最后琢成整体,具有很高历史、艺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元青花瓷珍品,国宝级文物。

21. 元羊脂玉凌霄花饰

这件玉饰长12.8厘米,宽7.4厘米,玉质温润洁白。四朵凌霄花,花萼相连,两朵昂首向上,两朵垂头向下,花瓣皆作品字形如意云头状,花瓣外有三两条粗细不均的阴刻线,由花萼向上延伸,花瓣内外俱有玻璃光泽,镂空处亦平滑无琢痕,背面平素。1962年北京市海淀区清黑舍里氏墓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器造型浑厚,雕工简练粗放,磨工极佳,题材和做工都具有较为典型的元代风格,但玉质之佳、玉料之大在元代玉器中罕见,雕、琢、碾、光皆精细,是北京地区迄今出土的唯一一件凌霄花形嵌饰。

22. 明白玉双螭耳杯

此杯高7.7厘米,口径8厘米,足4.2厘米,深腹、圈足、螭耳,寓意喜意。杯身雕琢得细腻透彻,厚薄均匀,器面光平。两螭相对称作为杯耳,剔雕得非常精细,额头上带有“王”字的小螭前爪把着杯的口沿,昂首耸身,嘴巴正处于杯沿,好奇地探望着杯中装着何种琼浆玉液,神态顽皮而又专注,尾巴十分有力地盘绕于杯壁,形成支点,平衡得恰到好处,仿佛再稍一用力就会翻入杯中。明代玉器以玉器皿为上,而玉器皿中又以玉杯、玉壶为上。1957年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外明代万贵墓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杯玉质极佳,雕工极简,遵循“刻镂而不伤古雅”的最高艺术标准,将作品升华到具有某种境界,是真正的大师之作,有元代遗风,是同期玉器中的代表作品,此期的玉器皿几无出土,此杯作为出土玉杯,非常珍贵。

23. 明嵌宝石桃形金杯

这件桃形金杯高2.3厘米,径5.1×6.7厘米,长6.8厘米,宽5.2厘米,重82.3克,杯体为剖开的半个桃子形,杯柄为桃枝与桃叶,杯中与柄部镶嵌红、蓝宝石,红宝石的鲜红、蓝宝石的深蓝与黄金本身的金黄三者合于一体。20世纪北京市丰台区永定门外南苑万通墓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杯集范铸、焊接、镶嵌等工艺于一体,制作考究,造型构思巧妙,以现实的桃为原形,并加以提炼与升华,使器物增添了富丽的效果,非常罕见。

24. 明嵌宝石龙纹带盖金执壶

此壶高19.4厘米,口径4.4厘米,底径5.3厘米。万通为万贵之子、宪宗万贵妃之弟,生于正统己未年(1439年),卒于成化壬寅年(1482年)。此壶撇口,束颈,鼓腹,圈足,流、柄附于壶身两侧,盖以链与柄相系。壶盖、壶颈及近底部錾刻蕉叶纹、卷草纹、如意云头纹、莲瓣纹;腹部两侧火焰形开光内刻四爪翼龙两条。盖顶、流、柄上镶嵌红蓝宝石(部分脱落)共27颗。20世纪北京市丰台区永定门外南苑万通墓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执壶采用捶打、錾刻、铆接、镶嵌、焊接等工艺技法制成,构思巧妙,金彩红宝,富贵华丽,代表明代中期金银器制作的高超水平。

25. 明嘉靖青花五彩鱼藻纹盖罐

此罐高42厘米,口径22.5厘米,罐体以青花绘长满了荷花和水藻的池塘,其间绘十二尾戏水追逐的红彩游鱼,鱼身以黄彩为地,以红彩勾画轮廓及鱼鳞,以黑彩点睛,红鱼与青花相映成趣。底书青花“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池塘游鱼纹在嘉靖时期较为流行,寓意“金玉满堂”。此盖罐白地青花绘边纹,水草,浮萍,黄彩地平涂十二尾鱼轮廓,于黄地用矾红彩填绘,此法又称'黄上红’,有文献称“青花矾红彩”,又称“青花五彩”。20世纪北京市海淀区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器规正饱满,有元代遗韵,画面构图丰富而措落有致,一派人间生气,青花色彩淡雅、明润,'黄上红’尤为纯正,极富立体感,诸艺皆达到嘉靖制的圆熟境界,代表明代中期官窑烧制工艺的最高水平。

26. 明成化斗彩葡萄纹杯

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工艺,釉下青花与釉上诸彩相互斗妍媲美,故称"斗彩"。其创烧于明宣德时期,至成化时发展为独立的釉色品种,斗彩瓷以成化时期最为名贵,成化斗彩最有名的便是鸡缸杯和葡萄杯。此杯高4.8厘米,口径7.8厘米,足径3.2厘米,外壁绘葡萄、癞瓜、桑椹、竹子等图案,绿彩为叶,黄彩为蔓、紫彩为果实,色泽浓淡相宜,造型小巧玲珑,胎质细腻,色彩鲜艳,制作精致。它以红彩为枝,红中闪紫,表现得粗壮有力。绿彩为叶,绿油油的叶子,透现出叶茎。黄彩为蔓,娇嫩的蔓须正在生长。紫彩为实,正如熟透了的紫葡萄悬挂在枝上一样。1962年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清黑舍里氏墓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对小杯整体风格随意中透着严谨,精致中又不乏质朴。杯上的折枝葡萄纹饰,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画意生动,用彩适宜,色彩的运用更生动地表现了原物的本色,为世所罕见的出土成化斗彩瓷,堪称瓷中珍品,国宝级文物。

27. 明“子刚”款青白玉夔凤纹樽

明代玉器制造业最发达的两个城市是北京和苏州。苏州琢玉的代表人物为陆子刚,他把中国书画艺术与玉器工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深化了玉器制造工艺的艺术魅力。此樽是一件仿古玉器,通高10.5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6.5厘米,樽盖上立雕卧狮、卧虎、辟邪,樽的外壁,刻有夔凤纹和螭虎纹,樽把上有一象鼻钮儿,非常精美,作者是明代玉雕行业的杰出代表玉工陆子刚。1962年北京市海淀区清黑舍里氏墓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件玉樽选料精良,为新疆和阗玉,雕刻技艺绝佳,把下有阳文篆书"子刚"两字款,它是迄今所知北京地区出土的唯一带“子刚”款的玉器,是研究子刚款玉器难得的实物资料,国宝级文物。

28. 清袁江《骊山避暑图》轴

此图纵224厘米,横134厘米,描绘的是古代的宫殿建筑群,飞檐耸立,丹墀高叠,主体宫殿上的匾额书“九成宫”字样,展现宫苑内外景色重檐牌坊内为宫门。一支马队飞驰而至,一武士正在叩启宫门,宫苑中花木扶疏,奇珍异石罗列,渲染枝繁叶茂的夏日景色。众多身着鲜丽衣冠的男女宫人往来其间,似是在准备排设仪仗迎接重要人物的到来。建筑群后,远峰兀立,遥接云天,海水涌流拍击幅前的崖石,而人们在期待着戏剧高潮的到来。款识:“骊山避暑图。壬午壮月以南宋人笔意拟之。邗上袁江。”传世品,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图全景布局工整匀称,楼阁建筑及人物皆工笔重彩,充分发挥了我国工笔山水画的工整严谨、色彩鲜明、华贵典雅的特点,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是袁江的界画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界画遗产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

袁江(约1671—1746年),字文涛,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雍正间曾在宫廷作画。擅画山水、楼台。早年师法仇英,延袭了“青绿巧整”的技法与风范,对其以后细致严谨的画风影响很大,中年时曾得无名氏画谱,技艺大进,其界画在清代被推为第一。袁江笔下的景物既曲折活泼,又严整有致;既精细人微,又气势磅礴,有效地将巍峨壮观的山姿与富丽堂皇楼阁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家风格。

29. 清雍正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瓶

珐琅彩瓷是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于康熙末期创烧的,彩料从法国进口,是纯粹的艺术欣赏品,体现出浓郁的皇族气息。瓶的外壁珊瑚红釉铺地,珊瑚红地上用蓝、绿、白、金红等珐琅彩料,绘制碧桃花、翠竹、鸟、蜜蜂等纹饰。腹部和颈部共绘两只小鸟,一只栖于竹枝上,另一只展翅于空中,摇首啼叫,蜜蜂在盛开的桃花间飞舞,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传世品,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此瓶造型线条优美流畅,装饰及工艺技术等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彩绘讲究、造型秀美、纹饰细腻、构图考究,表现出了雍正时期珐琅彩发展特点和官窑器物的整体风貌。珐琅彩瓷耗工费时,彩料大多依赖进口,烧造极其珍秘稀少,传世品罕见。目前所见如此瓶形制纹饰者,国内仅此一件,国宝级文物。

30. 清乾隆粉彩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

此瓶高40.6厘米,口径11.4厘米,底径12.4厘米。乾隆八年,督陶官唐英和其助手共同研制成夹层玲珑瓶九种,呈献给乾隆皇帝,套瓶就是其中的一种。此瓶主体为酱褐色釉彩,口足部施以金釉,用金银双色及红黄彩等勾绘缠枝花卉、焦叶等纹饰,镂空开窗处施有粉彩西番莲、佛手、寿桃纹等,内瓶上精绘有青花缠枝花卉,底部有青花篆书的“”大青乾隆年制的落款。成型工艺非常繁复,需多次上釉多次入窑烧制而成,烧制成功极为不易。清宫旧藏,共一对,一只收藏于首都博物馆,另一只收藏于台北鸿禧美术馆。此瓶器型规整,工艺精湛奇巧,集粉彩、珐琅彩、镂空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器,纹饰图案融合了中西文化,代表了中国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被称为中国陶瓷发展到登峰造极时期的登峰造极之作品,国宝级文物。

31. 清乾隆乾隆御制碑

乾隆御制碑分为碑身、碑帽、碑座三个部分,帽和座各有两个,一共五件。全碑总高6.7米,重40多吨,汉白玉石材,碑座为束腰须弥座,刻有卷草花纹,精美异常,此碑与屹立在北京永定门外的乾隆御碑燕敦碑无论从内容、形制上都极为接近。2005年北京市出土,现位于首都博物馆前广场东北角。此碑保存非常完好,碑身上全部是少见的乾隆正楷手书《皇都篇》、《帝都篇》,由满汉两种文字写成,这两首诗篇生动具体地表达了乾隆皇帝“在德不在险”和“居安思危”的治国思想,是目前北京最大的石刻文物,也是研究和展示北京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实物文献。

32. 清翡翠扳指

扳指亦指“板指”,又称“班指”或“梆指”,原为满族男子套于右手大拇指上之短管状饰物。本是辅助习武的扳指,由于满汉两族广大男士的欣羡与效颦,竟使之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佩饰品。上自皇帝与王公大臣,下至满汉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贾,虽尊卑不同但皆喜佩戴。这枚翡翠扳指通体翠绿,有着十分通透的透明度,高2.5厘米,直径3厘米,先后经过三人,先为恭亲王奕訢所有,接下来到了太后慈禧手里,而后慈禧太后又将它赏赐给了贴身太监李莲英,最后李莲英亡故以此陪葬。1966年在李莲英墓出土,专家保守估计价值在2亿人民币左右。这件翡翠扳指做工精美,透明度极高,质地上成,并且涉及慈禧、李莲英和恭亲王三位大人物,不仅具有极高的工艺和观赏价值,而且还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国宝级文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