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炎燊医案(八)

 一个大树 2022-02-02

九、加味白虎汤治愈热痿一例

李某,男,57岁。

初诊;1981812日上午10时。

主诉及病史;患者一向健康,86日感受外邪,发热头痛,经西医治疗后好转,810日晚又头痛心烦,并觉四肢麻痹无力,即到甲院门诊(用西药不详)。11日晨起床病情加重,改到乙院门诊(亦用西药不详),下午麻痹更甚,呈向心性发展,渐至四肢活动不灵,不能行走。4时半,由家人背负入院。值班医生初步诊断意见为"多发性神经炎"。以病势急,且时将入暮,即用西药处理;静滴地塞米松、四环素,肌注青霉素、维生素CATP、维生素B1B12B6及乌洛托品等。12日晨,病情严重,四肢完全瘫痪,上午8时,开始排尿困难,胸膈拘急、短气似喘,进食时一饭粒误入气管,欲咳无力,咳嗽10余分钟始能将饭粒咯出。当时西药仍按昨日方药处理,10时,请余会诊。

诊查病者形体壮实,面赤,神清,答话流利,惟全身瘫软,不能稍动,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神经反射。自诉头痛、心烦,口干渴饮,数日来大便干结,小渡黄短,扪之身有微热,口秽喷人,唇焦,舌质深红,苔黄燥,脉数(88/分),左弦劲,右滑大。血象白细胞计数21×/L;分类杆状细胞0.02,分叶细胞0.83,淋巴细胞0.15

辨证;病属中医痿证范畴。原病者素禀阳盛,时方炎夏,感受暑热之邪,深踞阳明而成热痿。《内经·痿论》云;"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者,束骨而利机关也"。脉症合参,皆一派阳明内热燔炽的据。

治法;大剂白虎汤以清解阳明经热,再加清肝、透邪、滋液、通络之品。

处方石膏60g知母15g甘草5g生地黄30g葛根20g羚羊角5g丝瓜络20g桑枝30g茅根30g苡仁30g银花藤30g连翘15g板蓝根15g

二诊昨日会诊后病情继续恶化,中午病者出现呼吸窘迫、吞咽困难,家人惶恐,商转院往广州。适中药煎好,只能少少频进,至下午1时半,中药灌完,嘱其安卧,静观其变。5时半,病者自觉气顺,晚餐吞咽较易,能尽稀粥一碗,且能自动排尿。夜睡颇酣。13日晨,病者竟能起坐下床,惟仍酸楚无力。表热虽退(36.8℃),脉仍大数,舌黄未净,口秽溺赤依然。

前方药再进1剂(昨日午后停用西药)。

三诊;814日。病者能扶杖步行,大便通畅。血象;白细胞计数16.5×/L;分类;杆状细胞0.02,分叶细胞0.77,淋巴细胞0.20,大单核细胞0.01。舌苔退薄一半,仍黄燥,脉弦大未和。炉烟虽熄,恐灰中有火,除恶务尽,再用前方。

七诊∶818日。前方药共服7剂,诸恙悉蠲,脉和舌净。血象;白细胞计数9.5×/L;分类分叶细胞0.73,嗜酸细胞0.02,淋巴细胞0.25。改用薛氏参麦散合增液汤调理而康(方药从略)。

【按语】此例病势甚急,虽连续用西药治疗,仍日趋严重,,甚至出现呼吸吞咽困难、肋间肌及膈肌麻痹等危象,而服中药四小时后即见效果,且病愈之速出乎意料。可知中医不但能治急重病,且若投剂中肯,更效如鼓也。

此病属中医痿证范畴。痿证病机复杂多端,慢性者多肝肾阴虚,或夹痰瘀;其感时邪而发者,常见有燥伤肺金,"肺叶焦则痿",以及"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等类型。此例则属阳明实热,并不多见。白虎汤专解阳明经热,故用之为主,加生地黄凉血滋液,葛根升发清阳,以涵濡筋脉。阳明里热,常引动厥阴风木,且肝主筋,故加羚羊、桑枝以清肝舒筋;茅根、丝瓜络、苡仁皆阳明经药,既可佐白虎解热,又有疏通脉络之功。又考虑病由外感时邪引起,且血象显示白细胞数偏高,故加银花、连翘、板蓝根以透邪解毒(抗感染),如此复合成方,药味虽多而丝丝入扣,故获良效。

十、暖土御风法治愈高血压眩晕一例

黄某,女,51岁。

初诊∶195442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乃搬运工人。解放前已从事苦力,日晒雨淋,至今三十年。平素血压偏高,常徘徊于180/100mmHg上下而无所苦。惟干活之后,挥汗如雨,又喜热饮,汗出更多。近年经绝之后,血压更升至190200/100110mmHg,时觉眩晕头重,心悸食少。时解放初期,医疗机构尚未健全,患者常就诊干开业西医,仅为注射葡萄糖,并给予降压药,故病常反复发作。今日出勤之际,突然眩晕倒地,由数人扶持来诊所就诊。

诊查患者形体虚胖,面色不华,自诉突然头重昏沉,眩晕欲倒,脑中鸣响,两眼发黑,而大汗淋漓,沾衣透襦,大渴须啜热饮,若汤水稍温,下咽即呕,而食不知味,心中空荡无主。脉缓大而平,如按鼓皮,舌质暗淡,苔薄白,血压240/118mmHg

辨证脉症合参,乃其人下元虚冷,中阳素馁,土虚不能荣木,以致阴风萌动,乘巅则为头重眩晕,戕胃则为呕逆恶食;且一向卫疏汗泄,又是阳气式微之征。

治法补火暖十以御风。古有近效术附汤治"风虚头眩苦极,不知食味"者,仿此加天麻祛风,半夏降逆。

处方白术60g熟附子18g炙甘草9g生姜15g(煨令热透)大枣6枚天麻15g半夏15g

浓煎一碗,少量趁热服之。

二诊翌日清晨,患者能自步行来诊。谓服药后汗渐收,渴渐止,倦极而睡,今晨头重眩晕大减,饮食知味,血压降至190/102mmHg

前方减附子为12g、煨姜为9g,连服两天。

三诊眩晕全止,已照常出勤。为立一培土荣木之简便方为善后之计。

处方糯米(炒黄)60g大枣30g煨姜15g日常煎水代茶。近期每日服六君子丸15g

此后血压平稳(170180/95100mmHg),精神日增,五年后退休,寿至七十八岁。

【按语】高血压眩晕常见者乃阴虚阳亢化风及痰热蕴聚化火等类型,故俗有高血压忌温忌补之说。然人身阴阳气血之偏盛偏衰,变幻莫测,不能一概而论。即如此例,虽是变局而非正局,然形体虚胖、烦劳操持之人及妇女经绝之际,亦类多此候,故医者当知常达变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