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鼎丰,嘉兴老鼎丰,到底有没有联系

 慢老师 2022-02-02

清同治三年(1864年),浙江 海盐人肖兰国与任子欣合股在 (原上海县)莘庄开设鼎丰酱园。因“生意日见清淡,资本日形短 绌”,遂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迁至奉贤县南桥镇,又纳张、鲍、 陆姓等合资为鼎丰公记酱园。不 料肖兰谷旋即身故,由其子肖惟 麟继续经营。清光绪六年(1880 年),本族人肖宝山毛遂自荐出任 “鼎丰”经理,励精图治,第一年 提高质量,挽回声誉;第二年打开 销路,转亏为盈;第三年挤垮“鼎 和”,扩大经营。1900年,肖宝山 故世,遂由吴春江、肖近舫(肖宝 山子)、肖坤如先后接任经理一职。

这是上海著名企业鼎丰酿造的前世。


距此不远,在嘉兴平湖,还有一家“老鼎丰”。
1985年,平湖酿造厂财会人员从一所被人遗忘的破旧楼上堆放的簿册里,清理出清光绪年间和民国初期的各类账本193本,其中光绪年间的有4种7本,有一本是光绪十二年的《各项付款》,上有“内园装修”记载:“同治十年一千五百千,光绪八年二百千,光绪十一年四百廿千,光绪十二年四百千”。据此分析,同治十年“内园装修”应是老徐鼎丰酱园开张初期的装修费用,真正的始建时间应该还要略早些。人们现在即以同治十年作为徐鼎丰酱园创设的年份。

如果以道光二十七年(1847)筹建徐鼎丰算起,自然比1864年的上海鼎丰要早,然而两者目前似乎并没有联系。如果说要联系起来的话,那么就要从他们的创始人的籍贯说起,他们都是海盐人。

海盐在近代历史上以盛产酱油而闻名邻近诸县市,在旧上海的商界中亦占一席之地,素有盐帮之称。
上海酱园业分为盐帮(海盐)和宁帮(宁波)两大体系,其中盐帮酱园业的规模又居首,而这之中的徐、何、冯三家就是盐帮中的佼佼者。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自然吸引了许多外地的大户,海盐何氏家族就是在近代从海盐迁往海盐的。何家原籍合肥,后迁往海盐,并开始在海盐经营酱园业,后逐渐做大,在光绪时成功进入上海酿造业领域。20 世纪初,何茂春、何颂声父子俩进军上海南市薛家浜,建立万春酱园,至三十年代,成为上海滩首屈一指的“酱园大王”,其鼎盛时期在上海的浦东、浦西,浙江平湖等地拥有十一家分园、分店,既从事生产,又经营批发、零售,职工人数在千人以上。

海盐经营酱园业的历史很早,“早在乾隆二十五年(1761)冯玉庭就在海盐待封庙港,开设广盛酱园。”此后不断发展壮大,到道光十六年(1836),冯缵斋的祖父冯小圃建万通酱园于海盐县武原镇,此为冯万通酱园的前身。到咸丰年间传到孙子冯缵斋手中时,正值太平军占领海盐,时局混乱,民不聊生。他看准时机,携巨资到上海创业,“购得上海集水街(现东门路)陆家石桥南堍,……平屋 20间,化银七百五十两,作为园基。并将海盐万通酱园歇业后的生财和已解雇的职工召集来沪,于同治元年(1862)正式开业。”此后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上海滩排名前列的酱园。
盐帮的酱园自有其特色。一方面,是其原有规模就很大,资本雄厚;另一方面,选材精细,制作考究,同时采用三伏晒油的方法,制作周期长,味道鲜美;同时,其价格便宜,故而能长久不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