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药指导|中(成)药外治方法在湿疮中的选用

 茂林之家 2022-02-02

湿疮

即湿疹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其易反复发作,可辨证分型为风热蕴肤证、湿热浸淫证、脾虚湿蕴证、血虚风燥证等,根据皮损特点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3型。

一.外用中成药治疗

外用中成药需根据皮损的不同表现,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如急性湿疹治疗宜清热疏风、除湿止痒,可选用溶液剂外涂或湿敷;亚急性湿疹治疗宜健脾除湿、收敛止痒,可选用洗剂或搽剂外涂或湿敷;慢性湿疹治疗宜养血活血、润燥止痒,可选用软膏外用或加封包[1]。如冰黄肤乐软膏、肤舒止痒膏、青鹏软膏、儿肤康搽剂、甘霖洗剂、复方黄柏液涂剂(复方黄柏液)。

冰黄肤乐软膏可清热燥湿、活血祛风、止痒消炎,可用于湿热蕴结或血热风燥引起的皮肤瘙痒、湿疹等。

肤痔清软膏可清热解毒、化瘀消肿、除湿止痒,可用于湿热蕴结所致浸淫疮等。

蜈黛软膏可清热燥湿、祛风止痒,可用于风湿热邪所致亚急性、慢性湿疹的治疗。

肤舒止痒膏可清热燥湿、养血止痒,可用于血虚风燥所致的皮肤瘙痒。

除湿止痒软膏可清热除湿、祛风止痒,可用于急性、亚急性湿疹证属湿热或湿阻型的辅助治疗。

青鹏软膏可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可用于慢性湿疹。

儿肤康搽剂可清热除湿、祛风止痒,可用于儿童湿疹、热痱、荨麻疹,证属实热证或风热证的辅助治疗。

甘霖洗剂可清热除湿、祛风止痒,可用于风湿热蕴肌肤所致皮肤瘙痒和下焦湿热导致的外阴瘙痒。

复方黄柏液涂剂(复方黄柏液)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燥湿收敛、杀菌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急性湿疹或亚急性湿疹。

二.中医药物外治疗法

湿疹需根据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皮损特点等,选择不同的外治疗法,如中医药物疗法,治疗原则为控制症状、巩固疗效与减少复发。

①中药塌渍疗法

可用于急性或亚急性阶段炎症较重、渗出明显患处。可选择黄柏溶液、三黄洗剂溻渍液等,浸湿消毒纱布4~6层后,拧至不滴水为度,对皮损进行冷湿敷,20min/次,2~4次/d[1]。

②中药药浴疗法

可用于亚急性或慢性湿疹,皮损无明显渗出者。急性期可选用苦参、黄连、黄柏、生大黄、白鲜皮、地肤子、马齿苋、千里光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中药;慢性湿疹可选用当归、桃仁、生地、鸡血藤、蛇床子等滋阴养血、润燥止痒中药[1]。 病变局限者,可局部溻洗或浸浴,皮损泛发者,可全身药浴,水温宜 38~43℃,微微发汗为佳,20~25min/次,每日或隔日1次[1]。

③中药涂擦疗法

根据分期和皮损特点选择溶液、洗剂、软膏、乳膏、油剂、散剂等中药临方调配制剂进行涂擦治疗,适于湿疹的各阶段,如急性期,无渗出者可选择炉甘石洗剂、三黄洗剂、芩柏洗剂外涂,渗出明显者黄连粉、青黛散外扑;亚急性期可外涂黄连膏、青黛糊剂外涂;慢性期可选择紫草油、甘草油乳膏等外涂[1]。涂于患处,2~3次/d。

④中药封包疗法

可用于慢性湿疹偏肥厚或结节性皮损。可选用普连膏等,涂抹皮损处,再使用敷料或保鲜膜封包1~2h/次,1~2次/d,可于保鲜膜上扎孔透气,以皮肤有潮热感为宜[1]。

⑤中药喷雾疗法

可用于急性或亚急性湿疹瘙痒灼热明显者。根据不同皮损选用不同方药煎液或制剂,如黄柏溶液、三黄溶液溶液等,加入医用超声雾化机,利用超声波将中药溶液震动雾化喷洒皮损患处,使药物与皮损充分接触并快速吸收达到止痒等效果;或根据辨证处方制作成瓶装喷雾剂直接外喷患处,2~3次/d[1]。

⑥中药熏蒸疗法

可用于慢性湿疹皮损偏肥厚且无明显渗出者。辨证选用不同组方中药煎液浓缩后,放入中药熏蒸机,通过中药蒸汽熏蒸患处,熏蒸机舱内气体温度37℃左右以耐受为宜,20min/次,每日或隔日1次[1]。

三.预防调摄

避免过度烫洗、肥皂及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对慢性湿疹,尤其注重保湿润肤剂的长期规范使用。

慎用鱼腥动风食物,注意食用后及停用后的效果,但无需盲目地忌口。

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及疲劳,切勿焦虑、忧郁。 

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

1.湿疹(湿疮)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1,20(5):517-520.

2.湿疹(湿疮)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16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17(2):181-18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