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得令人窒息——微距下的《中山王厝方壶》铭文绮丽多姿,楚楚动人

 以戒为师佛道成 2022-02-02
四十多年前
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厝大墓
出土的中山王三器

器物上有数以千计的铭文

我们一起来领略
其中方壶上的一段文字

上世纪70年代,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发掘了战国中山王厝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青铜大鼎、方壶和圆壶这三件器物上就有数以千计的铭文。

这些铭文字体深受三晋地区文化的影响,同时吸收了吴楚地区鸟虫书的装饰性笔画,极具特色。

图片

先一起观赏壶身上这一面的篆字

图片

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穆穆

图片

济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释文:
唯十四年中山王图片命相邦赒,择燕吉金,铸为彝壶,节于禋櫅,可法可尚。以飨上帝,以祀先王。穆穆济济,严敬不敢怠荒。因载所美,昭跋皇功,诋燕之讹,以儆嗣王。唯朕皇祖文武,恒祖成考,寔有纯德遗训,以施及子孙,用唯朕所放。慈孝寰惠,举贤使能,天不斁其有忨,使得贤才良佐周,以辅相厥身。余知其忠信也,而专……

这篇铜方壶上的铭文记载:中山王十四年,中山伐燕获得胜利后,利用从燕国劫掠的青铜器熔铸此壶。铜壶铭文颂扬了中山相邦伐燕的功绩,阐述了巩固政权的重要性和立国安邦的道理。

中山伐燕之前,燕国发生“子之之乱”。燕王哙被相国子之所惑,把王位让给了子之,引起太子平和将军市被等的不满,爆发内乱,“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于是,中山国趁机攻打燕国。

方壶铭文告诫后人一定要吸取燕国内乱的教训,防范中山国也出现类似的悲剧。

  “中山三器”行文流畅,文字精美,风格独特,是中国古文字的精品奇葩。铭文为刻款,体现了华美的书写风格。铭文章法随势附形,排列整齐。

  从书法上欣赏:铭文绮丽多姿,典雅飘逸。笔划一丝不苟,线条下垂,纤细劲秀,布局均匀。字型修长优美,重心偏上,体势秀逸,摇曳多姿,极富装饰趣味。文字排列参差错落,穿插自如。圆转流畅,灵动自然。是战国晚期金文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

  从刀法上欣赏:镌刻技巧精熟,运刀如笔。线条刻划生动,多姿多彩。用刀的轻重起伏,得心应手。行刀节奏的快慢徐疾,灵活多变。单刀、双刀交替使用,提按分明。刀法曲直变化,方圆皆备。转折处衔接准确,变化丰富。契刻用单刀利刃,尖入尖出,更显爽利劲健。线条组合上追求粗细、轻重、虚实变化。横、竖等主笔粗、重、实,其它副笔细、轻、虚,这就使通篇文字产生了强烈的韵律感。

  中山王铭文的迷人魅力倾倒了无数爱好者,众多书法家和篆刻家纷纷效仿,其中最著名的首推徐无闻先生,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专家和书法家。徐氏书写的中山王体书法作品,结构严谨,字形优美。线条挺劲,变化随意,小大由之,得心应手,潇洒自如。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