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根加半夏汤

 博采杏方 2022-02-03

程某,女,25岁。
    初春感寒后,患发热,头痛,恶风寒,呕吐,面色红赤。脉浮,舌苔白润。
    证属二阳合病,治用葛根加半夏汤:葛根12克,麻黄6克,桂枝6克,生姜6克,半夏9克,白芍6克,大枣7枚,炙甘草6克,二剂。
    服药后汗出热退,呕吐止。
    解说:本案为太阳与阳明合病。发热,恶风寒,头痛而脉浮,是病在太阳经;面色红赤,呕吐是病在阳明经。
    《伤寒论》说:阳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说明了面色红赤是属于阳明经表的病变。经中有邪,就会影响到在里脏腑之气失和,所以胃气上逆而呕吐。
     治疗合病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根据邪气偏重于哪一经,做到分清主次,二经兼顾。本案就是根据这一原则选用葛根汤,治疗重点在太阳经,同时兼顾阳明。如尤在泾所说:邪盛于外而之内者,仍当先治其邪。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33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各家论述
   刘渡舟:太阳与阳明合病,表邪不解,两经的阳气抗邪于表,不能内顾于里,造成里气不和,升降失常,有时可见下利,有时可见呕吐,有时则吐利并见。
    呕吐是胃气不降之症,系表里不和所致,故治疗仍当解两经之表,用葛根汤加半夏和胃降逆以止呕吐。
    临床上表气不和影响里气不和的情况很多见,如桂枝汤证中有干呕,麻黄汤证中有呕逆。有的人一感外邪就吐利不止,现在称之为胃肠型感冒。
    对于这类病,治疗上应以解外为首要。外邪得解,里气自和。升降复常,吐利亦当自止。
《伤寒今释》:葛根汤虽能运输消化管中之水液,然水在胃而不下降者,因胃无吸收水分之能力,必加半夏以止呕降逆,使水液下达于肠,然后葛根汤能成其运输之功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