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儿:你不是不努力,你是不“会”努力

 李功随 2022-02-04

今天是陪读的第115天。

女儿回到家就从书包里拿出一张数学试卷,开心地对着我说:“妈妈,你看看,满分100分的试卷,我91分!全班这次26人上90分,我被老师表扬了,因为我是进步的那个!虽然和别人比还是很差,但是我自己可是提高了很多呀!”

我微笑地看着试卷,欣慰地抱了抱女儿,给她一个肯定的赞扬。

文章图片1

“你看,是不是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我们想办法了,一定可以自我进步。这次的错题还是之前的薄弱项目,要认真分析,总结原因,下次不能再错了,可以做到吗?”

我温柔而坚定地对女儿说。

女儿点点头,充满疑惑和不自信地看着我:

“妈妈,你说我真的能冲上A+吗?”

“A+离你目前还是有一定距离,可是保持现在的状态,持续下去一定可以。那你知道自己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

“我不够认真,不够努力。”

“错了,妈妈说过很多次:你不是不够努力,而是你不懂得如何努力。

文章图片2

女儿默默地低下头。

是啊,自从孩子迈入中学的第一天,我就推心置腹和她深度沟通过,告诉她中学以后就是另一个全新的世界。如果仅仅靠努力,你是无法跟上进度,超越别人的;唯有懂得如何“努力”,才能全胜而出!

中学时代,勤奋努力是标配:没有谁会等着谁被超越。

总所周知,曾经在小学里号称学霸的孩子来到中学或许就成为了“芸芸众生”;曾经还能保持90多分的孩子一两次考试下来就被甩到了60、70多分。

成绩断崖式下跌成为了小升初“常态”,不外乎一个原因:你永远不能按之前的学习状态和努力程度去迎接中学时代。

在中学,只要是认真想学习的孩子(排除天资过人或者玩心过重的),没有哪个是不努力的,意味着勤奋努力是标配,不是什么优势,更不能成为你超越别人的途径。

你不提前学,别人提前;你不偷偷补习,别人补习;教育巨卷已经无法改变。

倘若你还简单地认为靠熬夜拼身体去学习就能赢,就大大的错了。

中学时代,拼的是学习方法:科学的、有的放矢的学习规划和时间安排是“先人一步”的重要条件。

从小看着女儿学习,我就发现,她的规划性很差,生活没有条理,学习没有章法,整个状态都是混乱的见籽打籽。

这或许和性格有关,也和我从小没引导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学以后再这样学习,真的会被节奏拖死,得不偿失的。

学习,终究是要回归到方法论的。

于是,现在我陪读的最大作用就是引导女儿针对学习一定要制定目标和计划:整体目标、短期目标;学期计划和每个月计划。然后就是各学科的时间安排,每一门课的预习、练习、复习如何分配;薄弱学科的查缺补漏怎么跟上;需要积累的科目如何利用碎片时间等等。

然后帮助女儿一起研究每一门学科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我想对于一个天资平庸的孩子,需要的正是父母的“经验”之道。

文章图片3

中学时代,拼的是学习能力:高效的、自主能动的自学探究能力是“拉开差距”的制胜法宝。

有了好的学习规划和方法,就需要自主自觉地去高效执行,让这些规划和方法在学习中最大效能的实施,这样才能真正转化成一种无穷的学习探究能力,从而提高成绩,获得长久持续的学习动力。

而“内驱动力”又是推动前面一切行动的最大源泉。

在寻找和激发女儿内驱动力这方面,说真的我现在都还在摸索中,什么道理说尽,方式用尽,似乎都不明显。

有些网友说除非你家庭状况有了巨大改变,孩子才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会自己发奋起来。那这未免代价太大,最终还是希望在稳定的环境中让孩子能够独立自主起来。

中学时代,拼的是心理素质:你不倒下,就是胜利。

当然,有了勤奋努力,科学的规划和方法,高效的学习能力,还有一项缺一不可:就是强健的身体,抗压的心理素质

我们一味在“鸡娃”的过程中往往最忽略的就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总觉得孩子能够再努力一点,再多背几行书,多刷几张卷子该多好。

殊不知,有时候“弹簧”就是在一念之间崩弹掉的!一旦被拉到了极限,终有无法回弹的那一天。

所以,中学三年,更多的还是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锻炼好身体,疏导好心理,能够稳定平和地对待学习,才足以打“持久战”。三年之后还有三年啊!

坚持到最后的,才是笑到最后的,不是吗?

只要不倒下,你就赢了一半!

——给孩子,也给自己。

文章图片4

好吧,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很多孩子真的努力了,只是不懂得如何“有效”的努力。那么我们一起帮助他们,让他们的“努力”不再盲目,不再徒劳。

我是葡萄妈,一位“中考分流制”和“双减”下决心陪读的妈妈。分享陪读心路历程,解锁教育困惑,喜欢的父母们欢迎讨论,我们一起“拼爹拼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