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式浓缩咖啡概述(二):设备如何影响口感以及调整数据

 jianqqys 2022-02-04

图片



我们已经对意式浓缩咖啡有了一个非常基础的了解,是不是就已经足以做出一杯好喝的咖啡了呢?

咖啡从来不是一个有固定配方的产品,影响一杯咖啡的因素实在太多。我们只能去简化一些过程,但不可能去视而不见,只能去探索、去认识、去理解,再反过来为我所用。

需要什么设备

意式咖啡磨豆机
如果你想喝到一杯更好的浓缩咖啡,磨豆机是必不可少的设备。意式磨豆机能研磨尺寸更小的咖啡粉,更细更小的粉才能压得更紧实。把冲煮手柄中的粉压紧实之后,才能更好的对抗咖啡机的高温高压,不至于让水流将手柄中的咖啡粉冲散或击穿。

图片


咖啡机
咖啡机只要具备基本原理即可——如果不是用于商用大量且连续出品的情况下。咖啡机的锅炉烧制好110℃左右的热水,通过热交换,将萃取时流入的冷水加热到90-95℃,流入管道直到接触咖啡粉。而锅炉里产生的蒸汽就可以用于加热牛奶。

家用咖啡机使用的是加热块,冷水抽入管道,流经加热块,加热至预设好的温度,再流入冲煮头接触咖啡粉。这种模式就类似于美式滴滤机或即热式饮水机,但只要有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依然能制作出好喝的咖啡。

图片


电子秤
如果你一直没有电子秤,我建议入手一台,好喝的咖啡与不好喝的咖啡最大的差距就在于电子秤。无论是家用还是商用,电子秤都将让你的咖啡口感提升一大截。电子秤只需要有称重与计时的功能即可,称量范围在700g以上足矣。

图片



设备如何影响咖啡质量

新鲜研磨的咖啡粉
咖啡豆中的芳香物质和滋味物质非常多,大多数都是小分子物质,当进行研磨的时候你能闻到非常丰富的香气。但这也意味着,研磨之后这些小分子物质会迅速挥发。

并且,当研磨成咖啡粉后,咖啡粉和空气接触,一样会开始进行萃取以及氧化。所以最好的方式是用的时候再磨,用多少磨多少。

磨豆机的通道里会残留很多咖啡粉,如果不是连续制作,那么在下一次磨粉时,最好根据通道长度先磨出来5-10g的粉扔掉,这样才不会把失效的咖啡粉带入下一杯中。

图片


咖啡粉颗粒均匀度
如果在购买机器时有足够的预算,那所有设备都可以尽可能买好的,如果预算不够的情况下,请尽量给磨豆机留下充足的预算吧。

磨豆机研磨的原理就是通过两块磨盘挤压切割,非常简单,但为什么有便宜有贵,除了耐用性和一些附加功能,最重要的就是颗粒大小的一致性。

受限于基础科学的限制,不可能研磨出一份完全同样大小的咖啡粉,但好的机器能让咖啡粉尽可能的大小均匀。当开始萃取时,就能得到更均匀萃取的浓缩咖啡,提升咖啡口感。

刀盘散热
意式咖啡粉非常细,在连续研磨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刀盘会吸收很大部分,但又会传递到咖啡豆上。长时间研磨,就会使咖啡粉的温度上升。

即使在没有水参与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也会让咖啡粉加速萃取,导致有时候连续出杯的情况下,流速与萃取时间出现变化,导致咖啡液的口感发生变化。

图片


水温变化
咖啡机具备基本性能就能制作出好喝的咖啡,但当连续出杯时,整体性能就会受到挑战。

因为是通过热交换来实现预设的萃取温度,连续出杯下,不断有冷水来与锅炉热水中和,就会导致温度不断降低。同样数据的情况下,当温度降低,萃取出来的咖啡液很容易流速变快,萃取不足。

称重量而不是看体积
磨多少咖啡粉、接多少咖啡液,请使用你手中的电子秤,不要依靠目测去判断。

绝大多数磨豆机的机制都是根据研磨时间来测定粉量。比如,当你设置好研磨6秒接出18g粉,但随着时间推移,6秒很可能只接了17g,也可能磨出了19g。所以每一份咖啡粉都需要去称量,避免数据出现差错。

萃取出的咖啡液中,油脂层都是泡沫会消散,所以目测多少毫升是完全不准确的。必须得使用电子秤去称取液体重量,当你的萃取时间和液体重量都没有发生改变,那杯中的咖啡味道就不会出现变化。

图片



如何调整浓缩咖啡数据

在上一篇中我们讲到,无论高浓度或低浓度(咖啡液的克数多少)都是能调整到好喝的状态。如果是自己喝那什么样的浓度都没关系,但如果是经营需要,那我们在确定比例时需要思考一下。

有没有需要使用单份浓缩的产品?
任何咖啡机自带的单份粉碗设计上都是有缺陷的,所以想要所有产品浓缩基底味道一致,应该使用双份粉碗制作好浓缩之后,分出一半的浓缩去制作需要使用单份浓缩的产品。

那么双份浓缩的液体重量就不可能太少,比如18g粉,20g的液体,1:1.11的比例,分出单份浓缩只有10g,如果是需要制作牛奶咖啡拉花的产品,就会显得过于稀少,想制作一杯好看拉花的难度就会提高。

图片


数据的容错率高不高?
浓度越高,得到的克数越少,每0.1的数据误差都会让口感的变得不一样,而咖啡又是变量特别多的产品。

反之,浓度越低,克数越多,1g的数据变化对口感的改变都非常不明显。当然不是把比例拉的越低越好。

咖啡液中98%都是水,浓度越低比例越大,进入杯子中的水份越多,在制作牛奶咖啡时就会显得特别稀薄,甚至有水味。

那么,我们首先得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比例是没有固定值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或店铺经营的需要来确定。

提供一个数据参考给各位,烘焙度深1:2-1:2.5,烘焙度浅1:2.5-1:3。当我们确定比例之后,请不要轻易地更改比例,因为比例的变动会同时影响很多个变量,从而导致最终数据完全不一样。

这也是调整数据的基本原则——一次只调整一个变量。

图片


确定了比例,我们开始调整研磨度,比如1:2的比例,18g粉36g液体,那么我们每一把都按照这个比例去接,这个时候不用去管第一把的流速,我们要调整的就是流速。

正常来讲,萃取时间都应控制在20-30秒之内,过快的流速使水很难去带出来更多的咖啡物质,过慢的流速会让部分咖啡粉表层萃取完成后继续带出咖啡的木质味、杂味。

流速快,将研磨度调小,流速慢,将研磨度调大。除非流速快或者慢到离谱,否则每次只调整0.1的刻度。无论任何时候,当你调整研磨度后,先研磨出5-10g的咖啡粉,以清除上一个研磨度已经磨好但还残留在通道内的咖啡粉。

假如最终调整到——时间25s、18g粉、36g液体时口感最佳,那么,记录这个数据,今天一整天的咖啡如果萃取完成后都是同样的数据,那么,口感不可能发生改变。反之,则需要尝试口感后判断出现了什么问题,再次调整研磨度。

数据的调整并不是只有以上这一种方式,但是这是最简单的调整浓缩咖啡数据的方式,其他的调整方式可能会涉及到同时调整两个变量、三个变量。

相信我,当你坚持使用最简单的方式去不断的调整数据,咖啡的口感会得到巨大提升。而随着理解的加深,自然而然的就能了解如何同时调整两个变量。


图片来源:instagram


一个定时的公众号
一家靠谱的咖啡店
一群喜爱咖啡的客人
这就是COFFFEE PLAN的全部



试着去调整数据看看有改变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