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 总序 | 宋朝的文化风气

 liujia1107 2022-02-04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宋朝美学”十讲。我是邓小南。上一讲我们讲了“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宋朝立国形势,这一节我们来看看宋朝走入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这样一种社会文化风气。

走向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

从唐代到宋朝,一方面社会形态、文化学术方面有非常清晰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当然也有走势上的明显不同。葛兆光老师在《道教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曾经说,唐文化是“古典文化的巅峰”,而宋文化则是“近代文化的滥觞”。 这两者间的区别,如果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来概括,就是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倾向。所谓的“化”,不是一种“完成时”,而是一种“进行时”,是指一种历史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塑就了宋朝社会、宋朝文化的特点。

所谓平民化,是指普通民众具有比以前更多的生存发展乃至崭露头角的机遇,受到社会更多关注;在这一历史时期中,不同于东汉、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初年的情形,人们的身份背景相对淡化,贵族制、门阀制的政治生态基本不复存在。有些前辈学者认为唐代是贵族社会,宋代是平民社会,我更倾向于用“走向平民化”这一表述。

世俗化,主要是指民间信仰兴起,佛教经历了“中土化”过程,佛教、道教等传统宗教逐渐贴近现实社会需求,教义世俗化。

人文化,则是指更加关心“人”自身的价值,社会价值取向相对理性,关注人的教养与成长。

士人阶层的成长

这些发展趋势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从士人阶层的成长来看,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比唐代更加公正开放,给予许多出身平民的“寒俊之士”崛起的机会。像宋太宗时做过宰相的吕蒙正,年轻时候曾经在洛阳龙门利渉院读书,天气炎热想要买瓜,却囊中羞涩,掏不出几文钱,只能捡食卖瓜人无意遗落的瓜。后来他科举考试高中状元,做宰相后,回到原本拾瓜的地方,建了一个亭子,取名“饐瓜亭”,以示不忘当年的贫贱,也以此激励清寒的后学。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也曾经在寺院中靠吃粥和咸菜度日,清苦读书,被称为“断虀画粥”。


《道服赞》北宋 范仲淹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与前朝才俊相比,两宋士人脱颖而出,历经基层磨炼,文章、经术、政事等能力更加全面。与他们的前辈相比,唐太宗时的房玄龄、杜如晦,唐玄宗时的姚崇、宋璟,都是出色的政治家,却少有著述流传于世;而文采灼然的李白、杜甫,则没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宋朝与此明显不同,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和苏轼等人才学横溢,同时也都曾在政界施展身手。当时士大夫不仅把自己当作文化主体和道德主体,还将自己视为政治主体,以天下为己任。

城市格局与市民阶层的兴起

从当时的景观环境来看,比较一下唐宋两代的都城,我们会直观地感受到两类都市格局呈现出的不同气象。唐代长安城是在隋代大兴城的基础上建立的,是通盘设计的结果,格局对称,坊市方正,井井有条,尊卑秩序非常严格。参与长安考古发掘的老师说,唐长安城像是半军事化管理的。宋朝开封城则非常不一样,长巷街市,官府、民居混杂,是相对开敞的氛围。南宋的“行在”临安也是如此。描绘宋朝都城繁华景象的笔记之类文学作品有很多,也有存世的著名画卷,比方说描写北宋后期东京都市风貌的《清明上河图》,大家都非常熟悉。而对于南宋都城临安,当时的笔记如《梦粱录》、《武林旧事》、《西湖老人繁胜录》等等,都叙述了杭城内外繁华的市井景象。


▲南宋皇城图

城市中有许多商贾、手工业者、官宦人家,为了管理这些常住居民,宋朝第一次把“坊郭户”设立为法定户籍,历史上出现了城市户口。原先严格的士农工商身份划分,流动频繁,“贫者富而贵者贱,皆交相为盛衰矣”。以“重商”为核心的市民思潮逐渐兴起。

我们知道,唐代的都市文化很大程度上还是集中在宫廷和寺院的,许多公共文化活动是以寺院为中心举行。宋朝则有各类展示在十字街头的文化活动,世俗的文化、民间的市井文化开始大放异彩。包括通衢路畔说书的、饮茶的、杂耍的,生动活泼。茶楼酒肆、巷陌街坊,都成为士人呼朋唤友的空间、往来交游的场所。在《清明上河图》中看到的、《东京梦华录》里读到的,都会让我们注意到,城市里面有很多热络交往、相互会聚的公共空间。

▲杂剧

文学重心的下移

两宋时期,文学重心逐渐下移,成为文化史上引人注目的现象。所谓“文学重心下移”,主要是指文学体裁从诗文扩大到词、曲、小说,与市井有了更为密切的关系;创作主体从士族文人扩大到庶族文人,进而扩大到市井文人;文学的接受者扩大到市民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当时,在都市的街头巷尾,活跃着一些讲史、说书的艺人,他们不仅是故事情节的传布者,也是文学作品的丰富者、参与创造者。而生活在市井中的普通民众,也成为文学艺术的直接欣赏者和接受者。这些都是民间文化勃兴的重要标志。

唐代的李白与宋代的苏轼,都是一流的文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都是歌咏庐山的名作。两相比对,我们会感觉到,二者诗作风格与追求的不同;正像钱钟书先生所说,唐人注重山川气象、丰神情韵,宋人则追求人文意象、筋骨思理。

晚唐五代,词作开始从青楼楚馆走出来,到宋朝已经蔚为大观。以北宋词作家柳永的《八声甘州》和《定风波》为例,前者“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后者“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则体现了民间女子的生活追求与内心情事。由此我们也看到宋朝词作家“清雅”与“俚俗”并存的审美风尚。

▲李清照

在宋人心目中,通常认为诗适合严肃庄重的题材,词宜于表达妩媚细腻的情感。以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为例,她生活在两宋之际,生活从安逸到颠沛流离,对当时的社会状态有着深切的感受,凡慷慨悲怆的心绪,往往用诗来表现,而清幽委婉的情调,则会用词来阐发。她的诗《乌江》与词《声声慢》,内容主题不同,体裁选择也就不同。不过,宋词也不仅有婉约清新的风格,苏轼、辛弃疾等人都有许多豪放洒脱的词作,烘托出宋词的绚烂大观。曾经有个小故事,说: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比柳耆卿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宋学的兴起

谈到宋朝文化风气的演化,离不开对于宋学和儒学的认识。在我理解中,“宋学”、“新儒学”、“理学”和“道学”这四个概念的内涵是渐次收窄的:也就是说,宋朝所有学术成就都包括在宋学之内;新儒学是宋学的主流,重点在于对先秦两汉儒学经典的重新解释阐发;新儒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派别是理学;道学主要是指二程兄弟和朱熹这一派系,是理学的主流派。

新儒家在当时所代表的,是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所谓“新”,主要是指对于儒学经典的新阐发,体现出对于“理”(“道”)的深切追求。我们今天说到理学、道学时,会觉得是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但在宋朝,它是一种思想创新,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把“理”作为根本性的追求,将其置于超越性的地位之上,这是思想解放的结果。

朱熹

对于“理”,朱熹有一种解释,他说:“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 他的意思是说,万事万物的状态及其运行,都有其内在的原因,都贯穿着根本性的规律、法则;这样一种根本性的规律和法则,是运行于天地之间、人世之间、万事万物之间的,是贯通性渗透性的。值得注意的是,宋朝的学者并非将学问束之高阁,他们也是政治的实践者。理学家们把他们“正心诚意”的认识与追求,或者说这样一种境界、一种原则,贯穿到他们的治学,也贯穿到他们的从政方式里面。

如余英时先生所说,“政”与“学”兼收并蓄,不仅朱熹为然,两宋士大夫几无不如是。政治文化是一个富于弹性的概念,既包括了政治,也涵盖了学术,更点出了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不但如此,这一概念有超个人的涵义,可以笼罩士大夫群体所体现的时代风格。

士人的交游活动

文化知识、文学作品的普及,需要依托于特定的技术手段,雕版印刷的发展,就成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当时不仅是国子监和地方官学,私人的家馆、私塾,以及社会上的书铺,都可能刻板印书。当时甚至已经有了“版权保护”的明确意识。

通过读书、科举、仕宦、创作、教学、游赏等活动,宋朝的文人士大夫结成了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交游圈,像真率会、耆英会、九老会、同乡会、同年会等各种各样的聚会形式,层出不穷。都市中的茶楼、酒肆,成为文人交往、“期朋约友”相互会聚的场所。焚香、点茶、挂画、插花,也成为当时的雅事。

▲《西园雅集图》(局部) 宋 马远

美国纳尔逊·艾金斯博物馆藏

不仅是在这些城市公共空间里,我们看到一些私人的花园、亭馆也成了士人喜欢交游访友的去处。像洛阳的花圃、苏州的园林,不少名人宅邸有频繁的交往活动。四方友朋往来酬酢,煎茶酌酒,“以经史图画自娱”。士人也将茶具、酒器、梅花、新茶等作为重要的礼品彼此互赠。

在北宋被传为佳话的“西园雅集”,就是当年像苏轼、苏辙兄弟以及黄庭坚、李公麟这样一些菁英人物汇聚于驸马王诜园邸,赋诗、题词的盛事。文人士大夫常常流连忘返于这种其乐融融的场景之中。

宋朝的士人可能从事形形色色的公务,进行多姿多彩的交游,也有很多独处静思的时间;在不同的空间场合、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发展出丰富的生活方式,也展现出士人的多样性情。

▲《文会图》 宋徽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通过唐宋时期图像、雕塑中人物形象的比较,也可以看出宋朝平民化、世俗化与人文化的趋势。唐代的绘画与雕塑中的人物,大多是帝王、大臣、上层人物,即便普通仕女,也是形象丰腴、闲适。而宋朝则有大量描写下层人物劳作生活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反映出时人对庶民生活状态的关注。人物形象的呈现愈益贴近现实,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受到关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画家认为何种形象具有美感,值得呈现。

宋朝的人物墓志、传记之类的文本内容,也从华美浮泛走向生活化、个性化。从经典阐释、史论篇章到文学作品、笔记尺牍,都更加措意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地方志之类著述,重心逐渐转向对于乡贤人物、乡土情怀的关注。凡此种种,都显示出人文化的趋向。

有关宋朝文化风气的内容我们就先介绍到这里,下一节我们来看看宋朝士人对于意境的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