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去安源赋 (以“党镇安强,总道初标”为韵)丁红宇

 耕读洛阳 2022-02-04
巨龙陷沼,风雨如磐。群魔乱舞,百姓求安。凤凰辞韶乐之所,孤光凌天子之山。大伞独擎,欲庇天下之寒士;雄姿英挺,将挽中华于倒悬。丹心喷薄,群峦屏藩。握拳成钢,欲碎万恶之锁链;注目如炬,洞察大地之波澜。黑云惧散而霁雨,红日东升而开元。
   是时封建糟糟,军阀汹汹。资本扬威,帝国侮弄。社稷近于崩摧,中国几乎断送。忧心如烈焰之焚,苦难比地狱之重。安源不安,总平未总。黑恶霸权,白色怖恐。步长路如受之烙刑,入煤海似陷于火瓮。常叹苦是命定,无尽愁绪如潮;累则自悲,暗地泪水似涌。但嗟命运之不公,未知力量之合纵也。
    夫其救星降也,混沌心虚。大风起矣,阴霾惊呼。逆旅一房,思中国世界之命运;身在边镇,飞理论思考之鸿书。痛腐败已甚,暮气未除。弃改良之绝望,辟创造之宏图。定共产之基础,立红旗以争趋。精准巨轮之向,始明未来之途。是为马列考察之肇始,工运实践之元初也。
    至于处事稳当,岂唯英少。谨以远行,定而勿躁。调查先施,英明后到。日访矿工之穷苦,频频谈心;夜培思想之萌芽,孜孜开导。做工人之学生,盼实情以相告。众如沙散,嘱铸磐石之功;各自孤单,劝收簇箸之效。激荡觉悟之思,谋求解放之好。遂建俱乐部之场,设工友们之校。首创产业之支部,挈领带头;始办子弟之学堂,传经播道。公开与秘密并行,斗争同策略齐要。斯诚组织引牵,精神感召也。
   遂令窃国者恼恨,驭民者疯狂。做绝肮脏之能事,耍尽龌龊之肚肠。暗探行刺,明枪上膛。笼络诈诱,封禁兵防。唯我工友,宁死不降。直所谓斫碎肉泥,不为奴隶;光明正大,岂畏死亡!于是指挥若定,联手强强。蜂拥至窿外,潮奔于四方。众怒不绝,群情激昂。呐喊吁天,将砸悲惨之世界;火焰喷发,欲爆地狱之坟场。绝发财之愿望,为生活而伸张。振振宣言,不愿牛马之苟且;款款条件,只为权利之正常也。
    伟哉导师!慎乎发轫。团结众人,统一战阵。营织社会之扶持,玉帛周遭之戈刃。为盟歃血【shà xuè古代盟誓时,用牲血涂在嘴边,表示守信不悔】,争帮会之认同;居间调停,拜乡贤以帮衬。故而闹事者惊慌,生非者逃遁。况复整肃行止之规,松懈戒严之镇。保以顺当,防乎灾衅。形之哀兵以胜敌兵,诉于悲愤而博共愤。矿友惨乎!行人纷纷而涕流;劳工冤哉!群众跃跃而怒韫【yùn wēn收藏蕴藏,石~玉而山辉】。申明罢工维权,只解民困。令旗一挥,人如山止;号令一传,队似涛进。终使残虐束兵,猖狂伏顺。竟得以未败一事,名垂汗青;未伤一人,功比尧舜!
    乃云长缨在手,方得缚蛟。提防工贼,警惕凶妖。遇劲敌则弯弓待发,创党校而韬光迎潮。密会张家之湾,工农武装之队合组;始建革命之伍,镰刀斧头之旗劲摇。秋收暴动,气上云霄。群众来归,千千万万;洪流奔涌,递递迢迢。统帅决策,战略高标。转于井冈灵山,挺兵根据;进乎闽西湘赣,武装逞豪。复乘休整筹饷,大会扩招。虎贲【:bì、bēn、fén、fèn)本义是文饰,引申指有光彩,读bì ;又引申指大,读fén;通"奔",指奔走,读bēn;又通"坟",指隆起,读fèn。】神威,终成红军之主力;群英踊跃,后有开国之天娇。
    盛矣哉!首胜安源,天佑我党。岂非大捷于当初,遂得信心之高涨?是以绵延吉兆,渐次隆昌;蓬勃党团,蔚然盛况矣。无愧小莫斯科之名,果然世外桃源之样。笑看千万之顽敌,自兹烟灭灰飞;指点无限之江山,不尽莺舞草长。岂非我华夏如日中天,其势不可挡乎?(本赋律赋,赋依词林正韵,不计标点1069字)


    解释:1922年9月初,毛泽东第五次到安源,他亲自主持召开安源党支部全体党员会议。毛泽东经过分析认为,安源罢工的条件已经成熟,决定立即发起路矿两局全体工人大罢工。在会上,毛泽东深思熟虑地作出了“哀而动人”的策略部署,在工人建立坚固的团结阵地的基础上,必须要争取社会各界的同情与支持。于是,他提出了运用“哀兵必胜”的道理和“哀而动人”的口号。 因此,根据毛泽东的策略指示,李立三和刘少奇等一道,提出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罢工口号,这一人权性的斗争口号,不仅工人群众拥护,也很快赢得社会各界人士对罢工正当性和合理性的理解和同情。“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口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口号之一。
    在安源大罢工之前,为争取社会各界的同情和支持, 建立最广泛的罢工统一战线。毛泽东告诫他们李立三、张理全等人:“应当看到,反动统治势力的强大和社会环境的黑暗,要开展革命工作并不是很容易的。首先应当利用一切合法的可能,争取公开活动,以便和工人群众接近”。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李立三拜访当地知名士绅,先争取得到当地县衙的公开支持。 他打听得知萍乡县知事范子宣是个前清举人出生,爱好古文,便投其所好,用“四六体”古文写了一份备案的“禀贴”呈到萍乡县公署,果然得到县知事的 “青睐”,成功获得创办平民学校的合法性地位。


   为了不激怒路矿当局,除了团结工农群众,安源党组织又做了大量工作,争取地方商绅和帮会势力的支持。安源商绅同意罢工期间中立,充当调停人。当时的安源帮会林立,洪帮的势力最大,想要罢工胜利,不争取洪帮就没有胜利。李立三机智与帮主章龙共饮鸡血酒,成功与帮主达成一致,洪帮答应在罢工期间关闭鸦片馆、赌场、不发生抢劫案的要求,有力保障了罢工期间的良好秩序。李立三后来回忆洪帮支持罢工一事时说:“这件事情表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也说明了毛主席的统一战线思想的作用”。 他总结到:“安源罢工是毛主席领导的,是正确的,很会运用策略和强调争取社会同情, 实际就是非常注意统一战线工作”。 正是在统一战线作用的积极发挥下,最后大罢工取得了“未败一事,未伤一人”的完胜。


   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正确领导下,1922 年 9 月 14 日凌晨,震动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爆发。经过五天义无反顾的斗争,终于迫使路矿当局代表签订了承认俱乐部有代表工人之权、增加工资、改良待遇等十三条协议。  
                                                                                                                                                                          
    乃云长缨在手,方得缚蛟。提防工贼,警惕凶妖。遇劲敌则弯弓待发,创党校而韬光迎潮。密会张家之湾,工农武装之队合组;始建革命之伍,镰刀斧头之旗劲摇。秋收暴动,气上云霄。群众来归,千千万万;洪流奔涌,递递迢迢。统帅决策,战略高标。转于井冈灵山,挺兵根据;进乎闽西湘赣,武装逞豪。复乘休整筹饷,大会扩招。虎贲神威,终成红军之主力;群英踊跃,后有开国之天娇。


   解释:1922年冬天,毛泽东第六次到安源,检查工人俱乐部的工作,把安源工人阶级队伍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引导到革命的轨道上。毛泽东语重心长地提醒大家,要防备工贼的破坏。他把那些隐藏在革命队伍里的坏人比做“毒蚊子”,指出毒蚊子咬了就会发烂。毛泽东还指示,安源党组织要积极而慎重地吸收一批经过罢工斗争考验的工人入党,以壮大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带领广大工人群众更加有力地同敌人作斗争。


   1923年4月下旬,在奉调去中共中央工作前,毛泽东第七次到安源巡视工作。他指示,在“二七”惨案后全国工运转入低潮的形势下,安源党组织和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必须采取“弯弓待发”之势,保存力量,保护好路矿工人俱乐部,随时应付一切险恶的情况,迎接将来更加艰巨复杂的斗争。自此,中共安源地委采取防守策略,开始将工运工作的重点放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方面。


   1927年8月底或9 月初,中共中央特派员、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赴安源组织军队和前委,布置和指挥秋收暴动。这是毛泽东第八次到安源。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主持召开了“ 秋收起义军事会议(即安源会议)”。会议对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做出部署:组建工农革命军第 一军第一师,下辖三个团,同时确定了军事行动和民众暴动计划——军队和民众暴动相互配合,夺取平江、浏阳、醴陵、萍乡等县,分三路合攻长沙。会议决定整个起义部队以萍乡、安源为退路。会议还设定了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在全国率先举起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此次安源会议不仅是秋收起义的一次军事会议,而且是前敌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是中国工人运动史和中国工农红军建军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中国工人运动同农民运动、武装斗争三者开始紧密结合的标志。它确定组建的军队是第一支用共产党的旗帜相号召组成的、由共产党掌握领导权的革命军队,是第一支从工人、农民、革命兵士和知识分子联合举行暴动中诞生的并被命名为工农革命军的军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前身。安源会议是实现由进攻城市转入农村退却的战略转变中的重要环节,为秋收起义部队文家市会师后沿着湘赣边界农村退却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安源会议也是毛泽东本人革命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是毛泽东从一个民众运动的领袖到革命军队的统帅,从在城市从事民众运动到上山进行武装斗争这一转变的实际开端。这些为毛泽东思想关于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的理论、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萌芽与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1927年9月下旬,各路起义部队受挫后,毛泽东果断地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率部队经浏阳文家市,上栗桐木、小枧,安源高坑,芦溪山口岩,莲花高滩、甘家等地,到达莲花县城。这是毛泽东第九次到安源。毛泽东在莲花县城宾兴馆主持召开前委军事会议,作出了引兵井冈的决策,并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莲花决策引兵井冈为秋收起义部队寻找到了一块落脚地,毛泽东实现了又一次战略创新,实现了将革命力量从城市退到农村的战略转移。


   为了贯彻古田会议关于“争取有斗争经验的工农积极分子加入红军,以改变红军的成分”的决议精神,1930 年9 月下旬,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撤出进攻长沙的战斗后,经株洲、醴陵到安源休整、扩军、筹饷。在安源期间,毛泽东了解工人生产和生活情况,慰问烈士家属。研究了扩大红军的问题,帮助建立了安源市苏维埃政府,发表演讲号召安源工农群众踊跃参加红军。这是毛泽东第十次到安源。这次“扩红”,1000多名工农群众参军。安源扩军对红一方面军的工兵部队和通信兵部队建设起了重要作用。安源矿工组成了红军最早的工兵部队和红三军团最早的通信兵部队。


    盛矣哉!首胜安源,天佑我党。岂非大捷于当初,遂得信心之高涨?是以绵延吉兆,渐次隆昌;蓬勃党团,蔚然盛况矣。无愧小莫斯科之名,果然世外桃源之样。笑看千万之顽敌,自兹烟灭灰飞;指点无限之江山,不尽莺舞草长。岂非我华夏如日中天,其势不可挡乎?(本赋律赋,赋依词林正韵,不计标点1069字)

写作参考资料目录:
1.刘少奇.《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
2.萍乡市史志工作办公室.《从十赴安源看毛泽东的初心和使命》
3.张丹.《毛泽东“三大法宝”在安源的早期成功实践》.《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第25卷第5期,2015年10月
4.张 丹,《从五四运动到安源工运看青年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与飞跃》.《萍乡学院学报》2020年2月第37卷第1期
5.李文彩.《从〈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解读领袖毛泽东》.《党史文苑》2011.8
6.黄仂 文支佐.《论毛泽东在安源工运期问的领导方略与现实启示》.《党史文苑》2012.11
7.唐振南.《安源工人大罢工与毛泽东的工运思想》.《湖湘论坛》,1992年第6期
8.李京.《毛泽东安源调查研究及其意义》.《党史文苑》2013.08
9.黄领,黄婷.《毛泽东开创安源革命运动的伟大实践及其意义》.《党史文苑》2013.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