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作品‖ 女酒鬼的代价与待遇 文/王金山

 山东精短文学 2022-02-05

女酒鬼的代价与待遇
     文/王金山


作者简介:
王金山,男,65岁,安徽省中医院退休医生。年轻时喜欢写点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大都昙花一现。我的座右铭是:默默耕耘,不问收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镜头。省城某大医院干部病房,一位脸色憔悴的年轻女士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地玩着手机。这时,病室的门开了,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提着一大兜东西进来了。
男子:黄小姐,肝痛好点了吗?
女士:王科长呀,好多了,多谢关照!
男子:你为了厂里产品推销,“公关”将肝脏都喝坏了,钱厂长托我带话,说你为厂里的产品推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全厂的大功臣!钱厂长还说,你的肝硬化就是长期陪客户喝酒喝的,我们不能让有功之臣吃亏!为了体现厂里对你这位功臣的关怀和器重,特定你为工伤,不知有何意见?
女士:(热泪盈眶)谢谢厂里的关怀,谢谢钱厂长以及你们这些所有的领导!为了报答厂里对我的关怀和器重,我出院后,一定加倍喝酒,为推销厂里的产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男子:如此,我们一定上报你为革命烈士,最起码也是“因公殉职!”
聪明的读者,您读完这个小故事,会莞尔一笑吗?的确,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黑色幽默。
我们知道,白酒的基本组成是乙醇,乙醇对肝脏的危害在国际学术界早有定论,是有一系列科学数据作为支撑的。尤其是女性,由于其身体结构的特殊性,酒精对她们的身体伤害更大。有人统计,女性喝酒引发肝损伤和酒精中毒的几率比男性高出1倍多。
如果女人在来月经之前喝酒,会延长醉酒的时间,这同时也是肝脏的禁期。因为女性体内参与酒精代谢的酶较少,所以分解乙醛的能力较弱,会使乙醛聚集,出现我们常见的面红耳赤、头晕头痛等醉酒症状。再加上月经前受女性激素分泌的影响,酒精分泌酶的分泌量减少,活动能力低下,故酒精能力代谢下降。代谢变缓,处于醉酒状态的时间便加长,酒醉感觉更严重。因此,月经前饮酒不仅容易上瘾,且容易引发酒精中毒。前不久,有关专家选取了茅台、人头马、XO等白酒以及沈本、香雪酒等黄酒、泰勒路比甜酒等葡萄酒,连续六周对大鼠进行等酒精量灌胃实验,进行对比实验的各种酒都对肝脏有损伤作用。
女性长期饮酒容易引起乳腺癌,尤其是在月经前或月经期饮酒更易引起。有关专家调查显示,每日摄入酒精量为6克、12克、24克的女性与不饮酒的女性相比乳腺癌的发病率分别高出4.9%、10%、21%。直观来说,12克的酒精相当于1杯(100毫升)普通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同量的酒精相当于1杯(250毫升)普通啤酒所含的酒精。量虽然很少,但是这么少量的酒精就能大大提高女性乳腺癌的发病概率。其次,酒精会给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带来影响,这也会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这是因为女性体内的雌激素能减缓肝脏对酒精的分解代谢,而月经前及月经期正是女性体内雌激素含量最多的时候,全身内分泌亦发生一系列变化,随着激素水平的升高,乳腺也发生变化。女性若经常或大量饮酒,患乳腺癌的致血浆中雌激素水平升高,故而成为乳腺癌的易发因素。
女性长期喝酒易“男性化”。国外有关专家经过研究得出,经常饮酒将提高女性血液中男性激素即睾酮的含量,平均升高65%。女性如果身体内的男性激素增多,容易发生性格嬗变,即我们所说的脾气暴躁、好斗等等,因为酒精使女性的肝脏产生一些变化,阻止了性激素的消失,故性欲也有所增强。由此可见,女性经常饮酒甚至酗酒,便会导致体内激素失去平衡,发生内分泌紊乱,引起月经失调、不孕和绝经期提前等病症。
女性长期饮酒易引起股骨头坏死,从而轻易导致股骨颈骨折。有关专家指出,由于长期酗酒,可产生高脂血症,引起脂肪代谢紊乱,造成机体组织局部缺氧,使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血液淤滞等。由于股骨头软骨下血管与软骨下平面垂直行走并扩展为血窦,然后转折180°终止于骨静脉,故高黏滞血液在股骨头内易于淤滞而产生血管内凝血,形成血栓,最终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据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贪杯酗酒的人容易导致骨质流失,从而易引起骨质疏松及增加骨折风险,并减慢骨骼断裂的痊愈速度。研究指出,人在成年后骨骼会一直进行“重塑”,其间旧骨的蚀骨细胞分裂成细碎细胞,并由成骨细胞形成新骨。在年轻成年人中,这种新旧交替通常能保持平衡,但在大量酒精破坏下,新骨形成赶不上旧骨分解,最终“入不敷出”逐步损害骨骼健康。这也是“酒鬼”不明白自己骨骼为何如此“脆”的原因。
总之,不管男人还是女人,若长期过量饮酒,对人的胃肠、心脏、肝脏、肾脏等都会有不良的影响,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最常见的有慢性胃炎、中毒性肝炎、心肌肥大、尿路结石、痛风性关节炎、急性胰腺炎等。酒精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损害脑细胞、微血管,影响人的思维和注意力,到了一定程度就可能出现脑萎缩、脑缺血、脑动脉硬化、老年性痴呆,甚至引发精神疾患。况且,长期滥饮酒男性大约有40%阳痿,女性酒精中毒者中,30%—40%存在性兴奋困难。而且女性酒精中毒者更容易衰老,并且会过早绝经。另外,过量饮酒还会导致肥胖。
WHO(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预防酒依赖的安全饮酒限度为男性每天饮酒不得超过1两白酒,女性每天不超过1瓶啤酒,每周至少两天不饮酒。上述标准实际上只是针对预防酒依赖,并不意味着不会发生其他健康问题。因此,慢性病患者一定坚决戒酒,正常人饮酒也要适度。
为此,希望女性们在工作即交际中尽量用白开水或果汁、酸奶等代替,尤其是多喝牛奶等饮料较好。
不过,据最新科学报道,适量喝葡萄酒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而女性的月经期往往免疫功能低下,所以喝点红葡萄酒或白葡萄酒有一定的好处。
 
            用药后不要再轻易喝酒
 
   据《合肥晚报》2009年3月3日报道:3月2日晚8时许,安徽省合肥市一院急诊室里来了这样一位病人,他说他饮酒后突然感到肚子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怀疑自己喝到假酒了。急诊室医生根据病人的自述,感觉病人不太像酒精中毒,于是问他近期有没有吃过什么药。原来,这位患者姓陈,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上午才在该市一家民营医院吊完水,并且开了不少头孢类抗生素。晚上因为要宴请一位重要的客户,他吃了点药,拖着病体就硬着头皮上“酒场”了。
可见,这位先生不是喝到假酒了,而是因为刚刚输完头孢类药物又上酒场,造成头孢类药物与酒精反应所致的“双硫醒样反应”。
    2002年2月6日,家住合肥市某厂宿舍的一位姓兰女职工,当晚饮酒后服下几片“舒乐安定”而中毒。那么,这位姓兰的女职工为什么会酒后服药而中毒呢?我们知道,饮酒后,酒精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开始有个短暂的兴奋作用,随后转为抑制,使大脑神经系统的反应性降低,也就是说,因为酒对肝细胞内的药物代谢酶存在双向作用,大量酒精对肝药酶有抑制作用,少量的酒精对肝药酶起诱导作用,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强,并且有些药物特别是西药和酒并不太“和睦”,一杯烈性白酒有时可能成为一杯“毒药”。如1977年12月24日,世界著名的幽默大师卓别林参加了一个盛大的酒会,在酒会上,他兴致勃勃,频频举杯,一饮而尽,但在当晚,却长眠不醒,与世长辞了!卓别林幽默大师的不幸逝世,罪魁祸首就是酒精!那晚,他酒会结束后,回到公寓后临睡前又服了安眠药;大量饮酒对安眠药如巴比妥类、眠尔通等,因高浓度酒精对肝药酶的抑制使这些同服的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从而产生蓄积中毒。一代大师就这样陨落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无比的憾缺。
大家知道,我们平时喝酒,酒精大部分被肝脏分泌的乙醇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氧化成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若是又饮酒又吃药,便抑制了体内的乙醛脱氢酶,使进入人体的酒精在体内不能充分氧化分解,导致乙醛蓄积中毒。具体表现是在饮酒5—10分钟,患者出现面色潮红、出汗、心悸、呼吸困难、脉快、血压下降、恶心、呕吐、昏睡等一系列症状,酷似醉酒,如果救治不及时,即会危及生命。所以,在喝酒前、喝酒中、喝酒后不可滥服药物。也就是说,在服药期间,应严禁饮酒,以免发生意外,酿成灾难。那么,哪些药物不宜与酒搭配呢?据有关药学专家们介绍,第一,安眠药和抗凝血药;第二,苯妥英钠、安乃近、苯巴比妥;第三,精神安定药和抗过敏药如氯丙嗪、异丙嗪、奋乃静、安定、利眠宁等,精神安定药以及扑尔敏、赛庚啶、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第四,雌激素类药物;第五,抗心绞痛药如消心痛、硝酸甘油等;第六,降血压药如利血平、肼苯哒嗪、心痛定等。其次,还有降血糖类的药物、解热镇痛类的药物、抗抑郁药、止血药、利尿药、维生素类药、利福平和红霉素及抗血吸虫药等,都不宜与酒同服。因酒精在体内代谢有一个过程,为了减少酒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喝酒的人应在服药前1~2天至停药后3~4天禁止饮酒。当然,我们还要看到酒的益处,因为它还可以治病。中医认为治疗气血虚弱、机体虚寒、气滞血瘀、风湿痹症、手足不遂、步履艰难、跌打损伤等疾病的中草药用酒浸泡服用,疗效更佳。所以,饮酒与服药的利弊,望服药者自己把好这个关。如实在搞不清楚,可向执业医师或执业药师请教,切莫稀里糊涂地饮酒加服药,最后被酒和药物所害。卓别林大师的悲剧再不能重演了!
双硫醒样反应
戒酒硫样反应又称双硫醒样反应,就是体内乙醛蓄积中毒的表现,常发生于服用先锋霉素、甲硝唑、呋喃脞酮、甲磺丁脲、苯乙双胍等药物,又同时饮酒者。
戒酒硫样反应主要表现为面部发热、面色猩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跳加速、烦躁不安、视觉模糊、精神错乱,甚至血压下降、休克。反应持续时间半小时至数小时,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如果是不会饮酒者,反应会更为严重。
为了避免戒酒硫样反应的发生,在服用上述药物期间,除了不能饮酒外,还应避免服用含乙醇的药物和食品,如调味剂、发酵的食醋、糖浆剂以及人参蜂皇浆等滋补强壮剂。此外,还要注意避免使用含乙醇的注射液,否则会出现隐匿性戒酒硫样反应。
如果出现严重的戒酒硫样反应,应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使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非那根等药物,并采用氧气吸入,输液抗休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措施。
       (原载湖北《家庭保健》杂志1999年5期)
      


山东精短文学编辑部 
总编:张巧梅
执行主编: 李洪菊 潘杰 卢健生 周克
总审: 王焕东
副主编:尹延哲    陈雅萍 

本平台签约作家名单

宋欣  杨瑞雪  朱绪厚  程阳辉 侯秀莲 赣一鸥  李雅芳

更多签约作家陆续添加中……


  

优秀平台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