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最神秘的哥哥,史书上只记载16个字,学者:雍正真绝情!

 qweasdzxcrty 2022-02-05

清朝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皇帝在圆明园内驾崩,大臣张廷玉和鄂尔泰连忙派人到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取出传位诏书。

这封雍正早已写好的诏书,用黄匣子装好,鄂尔泰和张廷玉、允礼等人共同宣读诏书,诏书上明确传位于“皇四子弘历”,即乾隆帝。

那么,弘历既然是雍正帝的第四子,那么,雍正帝的前三个儿子哪去了?

《清世宗实录》是清朝皇家为了记载雍正帝的“官方”资料,这本资料有159卷,多达数百万字,非常厚重。记载了雍正帝的长子名叫弘晖(7岁去世),次子名叫弘昀(10岁去世),雍正的第四子,就是弘历(乾隆)。

这么厚的资料,竟然没有雍正第三子的半点记载。

雍正的第三子,名叫弘时,在后来的诸多影视剧和小说中经常出现,但“官方”资料上竟然没有?

而作为二十五史之一的《清史稿》,是公认的正史,这里有弘时的记载,但却只有16个字:

弘时,雍正五年以放纵不谨,削宗籍,无封。

这16个字,是所有正史资料中,唯一对弘时的记载,连弘时是雍正的儿子,这样的字眼都没有体现。

雍正不愿意提及他的三儿子弘时,但到了乾隆年间,弘时这个人物终于被公之于众,弘时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比乾隆大了7岁。

乾隆念及“兄弟之谊”,把“消失”多年的三哥弘时收入玉牒,并且评价了一番话:“三哥年少无知,行事不谨,皇考严惩。”

这里透露了,弘时犯了大错,被雍正严惩,所以才被从玉牒上除名,从历史上神秘消失。

​知名清史作家二月河先生认为,雍正继位后,弘时作为雍正名义上的长子,他和弘历一样,被雍正着力培养,但弘时却站错了队伍。

弘时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弟弟优秀,自知继承大位的可能性不大,在雍正和八爷胤禩的较量中,暗中勾结胤禩,意图谋逆,犯了这种不可饶恕的罪过,最终弘时被雍正所杀,关于弘时的资料也被雍正一并销毁。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台北故宫存放了一份雍正的圣旨,上面写道:

将允禩治罪,撤其黄带子,弘时既与伊子,一并撤回黄带子,并从玉牒除名。

也就是说,雍正在处理胤禩的时候,弘时明显站在了胤禩的一边,雍正大怒,将弘时过继给胤禩为子,一起撤掉了黄带子,从玉牒中除名,胤禩和弘时,从此不再是皇家子弟。

乾隆登基后,为了自己的名声,把雍正当年打压的(乾隆的)叔伯们一并平反,恢复玉牒。既然八叔胤禩被恢复身份,那弘时当然也一并恢复。

在处理弘时的问题上,乾隆还是加了上述那句话,隐晦的说明,弘时当年犯了大错,被雍正重重惩罚了。但关于弘时的结局,并没有相关记载,也许他被雍正所杀,也许他“病”死,总之,弘时就是神秘的消失了。但弘时身为皇子,若想神秘消失而不留痕迹,有一种可能性极大:那就是弘时被雍正秘密诛杀了。

所以有学者认为:雍正真绝情!

后来很多野史和评书,把弘时这个角色放大,加入了很多戏份,但都是缺乏史料佐证的,真正的弘时,是雍正最为神秘的儿子,他具体结局如何,目前还是个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