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贸:说利他的话,办利己的事情

 两又同齐 2022-02-05

文/两又同齐

01

有一天,孔先生分享了一则地摊趣事,所谓的地摊趣事无非就是他成功地将另一个摆地摊卖烤面筋的摊主给请到了另外的地方,孔先生占据了人家之前已经选好的位置,并且对方还对他感恩戴德,等生意结束出来的时候还主动帮他推车。我带着八卦的心情听着孔先生眉飞色舞的演讲:

孔先生说我走到那个地方一看这个卖面筋的就是个新手,以前没见过他,然后周围都是我认识的摊主,就他不认识,于是我直接跟他说,你这面筋应该去某某处卖,谁会一进公园就买这个呢?都是等孩子们饿了在玩的附近就直接买了,去里面去卖面筋肯定比这里卖的多。又便宜又经济实惠。再说你这小车也好出进,不像其他的摊主,人家车大,石头挡着也进不去。

于是这卖面筋的小伙觉得说的挺有理,就直接将车子挪开了,可是刚挪开,孔先生就将自己的东西放到人家小伙刚才的位置,然后周围的熟人都开始笑了,也开始主动帮忙将摊位支起来,明明是自己转了一圈,觉得这个位置好, 想占人家这个位置,却说是为对方考虑,然后让对方推着小车去里面四处再从新找,而这个卖烤面筋的本来就觉得自己是个新手,再加上看人家说的这么硬气,自然也有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在哪里不是卖呢?

等到下午大家都快收摊的时候,这个卖烤面筋的小伙也从里面出来了,然后主动帮着孔先生收拾摊位,孔先生问对方:在里面是比这里多卖的是吧?

小伙子说:是比这卖的多,可是明天不想来了,里面要收卫生费50元,不交钱总总不让我卖,

孔先生一脸惊讶地问道:你没给人家管理费啊?你不想想,你给他50,他就让你一直在这摆摊,多卖几个烤串那钱不就出来了,分不清哪头重哪头轻啊?

小伙子:对呀,也是,那明天我也把费用交了吧。

孔先生:嗯,这就对了。

孔先生说最后这小伙子还连着说了好几声谢谢,现在天天见我打招呼,大哥长大哥短的,我反问道:要是人家在里面卖不动呢?出来也许就不是这个结果了,孔先生自信的说:不可能卖不动,因为我都将里面的环境摸得差不多了,他那个的确适合在里边卖。

在涉及到自己利益关系的时候要说利他的话,办利己的事情,在对自己没有利益损害的前提下可以选择帮助对方看清时局也可以一笑而过。我想这小伙之所以最后不仅没有抱怨孔先生占了自己摊位不仅仅是因为在里面卖的多,而是更在于孔先生在对自己利益没有冲突的时候(卖的不是同一个产品)给出了他比较的心理,看清楚哪个才是自己最想要的,是出50元划算还是另外找地方划算?

02

其实在所有交往的思维和对事件的处理态度上,第一考虑的就是做了这件事情对自己有什么好处,然后决定去做还是不做,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办事的方法是这么做这件事情对对方的好处有哪些?然后对方才会去做从而才能达到利于自己的目的。

比如在催客户打定金的时候,你想到的是如果客户付了定金,这个订单就落实了,自己的相对的提成就有了保障,但是当你催客户的时候,你会怎么说?要告诉他付了款自己就有提成,会升职加薪吗?那客户就会想:你升职加薪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你不是想着将我的货物做好,而是想着自己的利益,这样的人我可以合作吗?

但是当换一个为客户思考的思路,告诉客户:如果早一点付定金,就可以提前安排生产,你就可以尽快收到货物,而且最近物价涨的有点离谱,再拖几天,可能这个价格就买不到这么好的货物了。。。“此时,客户是不是会为了自己未来的考虑会主动将货款提前支付呢?从而你达到了确定订单的目的。

假设客户让你帮着打听某个公司的生产情况,而且对方公司的产品跟自己不搭边也没有冲突,我们的第一思维是:做了这件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坏事和好处?需不需要帮客户这个忙?会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然后再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一下,客户为什么要让询问这件事情?如果帮他处理好了,对自己会带来什么好处呢?不处理又会怎么样呢?对客户又有什么好处呢?这件事情办到什么程度比较好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综合比较后才能给出结论。

对于不涉及自己利益的事情,有的时候做个顺水推舟往往能够让客户感恩于心。然而顺水推舟的人情也需要有个度的掌握,对方只是让你打听一下情况的时候,打几个电话核实一下就可以了,做好三方的汇报工作,而不是自己亲力亲为的去帮客户盯生产进度,或者将自己的思考和各种假设告诉对方,最后就会得不偿失。

所以想到达成自己的某种目的,一定是说出做这件事情对对方的帮助和好处在哪里?对方可以获得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将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告诉别人,然后让对方无私奉献的为自己买单。

上一篇:

外贸:什么是弯道超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