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经方为主论治糖尿病时我们需要关注什么?(一)

 经方人生 2022-02-05

    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好像只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等六种疾病,很难与现代的疾病相等同起来;即便在《金匮要略》之中,有了各种各样的疾病,也依旧主要是从各种症状入手,从来不讲药理,更很少说到病理。因此,我们如果要利用经方论治糖尿病等疾病,还要费一番周折。

     首先,医圣的著作里,很少就单一的症状做出处理,都是根据一组特有的症状群,或者说是一组症状组合而论。而对于这些症状组合群所代表的意义,又因其有显隐之分,加上医生个人的领悟力不同,其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临床疗效也就有了种种的不同。   

比如有一位中医老前辈,水平很高,有一次他得了伤寒病,久治不愈,后来找到另外一位医生来治疗,那位医生认为是“承气汤”证,吃了“承气汤”就好了,而这位中医老前辈却怎么也没有发现自己有“承气汤证”的证象。这是很常有的事情,或许因此有了“医不治己”的说法。

再比如,有一位医生给一位患者治疗哮喘,想了很多办法,效果却一直不好。突然有一天,这位医生发现这个患者两眼突出,而想到了“越婢加半夏汤”的“其人喘,目如脱状”,而转方用了“越婢加半夏汤”,患者很快就好了,而且追踪了好长时间,效果依然很好,没有复发。

又比如有一个癫痫患者,久治不愈,找到李克绍老先生,其人虽伴有“心下满痛,小便不利”的症状,但是患者并不以为意,也并不认可医生关注这个问题,只是焦急地要求医生治疗其癫痫。然而李老先生却不这样看问题,而是直接给患者开具了“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患者服后,症状大减,直至痊愈。

同样是这张方子,在另一则医案里,却又是一番景象。有一八旬老翁,因咳喘难以平卧以心衰住院,治疗半月无效,无奈之下寻中医治疗。四诊时,发现患者有“心下满痛,伴有小便不利”的症状,即投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数剂即愈。

这样运用经方治病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么在治疗糖尿病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我们又应该关注什么呢?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就是经方为何如此重要呢?又为何在疑难问题上屡屡看到经方的矫健身影呢?走其他中医流派的路子好不好呢?等等。这样的问题似乎没有一个答案,可是这样的问题却始终存在,似乎是我们绕不过去的一个台阶。

我们说了许多经方在治疗糖尿病时的问题,最近说的是“糖尿病的五苓散证”。可是五苓散不仅可以用来治疗糖尿病,还可以治疗其他很多的疾病。比如:我就曾经用五苓散治疗过两位高龄老人的中风问题,一个左侧肢体运动不良伴有小便不利,一个是右侧肢体运动不利伴有饮水呛咳和便秘、不能下床,都在短时间内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种一天之内,只需要几毛钱的小小中药颗粒,为何又有如此的神奇效果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