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奏心理学(上)

 新用户49272060 2022-02-05

乐音和噪音的定义

文章图片1

在乐理学上对于乐音和噪音的定义与我们一般简单认知的“好听”与“不好听”是不同的,前者被定义为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如MP3播放的优美的歌曲、悠扬的小提琴曲等,后者被定义为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叫噪声,如工地上搅拌机的声音,切割机的声音等。从物理学角度来说,乐音是发声体做有规律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而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无论是从乐理学还是物理学来看,乐音和噪音根本区别在于“规律性”,这种所谓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声音是否按照一定的频率和节奏传播,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具有惯性感知功能,对于事物的发展渴望掌控和认知的能力,同时人的理性思维主导人去解释和分析事物发生的原理,因此对于所有有规律的事物容易被人类无条件的接纳,这也就是为什么有规律的声音被人们视作是乐音,无规律的声音被人视作是噪音。

中国流行音乐变革与民众集体共识变化

文章图片2

流行音乐为什么会受到大众的追捧?流行音乐的变革究竟反映了人类怎么样的心理变化?

在论述之前首先引入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集体共识”。所谓集体共识(Collective consensus)是一个组织或者一个集体成员之间共同遵守、信奉的观念和法则,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流行音乐,就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来看,主要划分出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电影原声音乐,这个时期流行音乐只流行于极少数贵族群体之间,而且在他们的集体共识里流行音乐仅仅就是电影中的桥段;

第二个发展阶段“黄色歌曲”,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内陆流行歌曲一直被贴着“靡靡之音”的标签,并且禁止创作和传唱,这个时期的人们对于生活的物质追求远高于对于精神的追求;

第三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流行音乐开始呈多元化发展;

第四个阶段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世界各地的音乐互联互通,此时的中国流行音乐在人们的共识里已经是超越国界限的多元音乐了。

从中国流行音乐变革可以看出人们心理节奏的变更,从静态生活到动态多元的生活,从慢节奏到快节奏的生活,时代变化的节奏会影响人们集体共识的变化,集体共识的变化会影响集体无意识的变化,这种代传式的集体无意识,深刻改变着一代又一代人对音乐的理解。

大自然的节奏

文章图片3

大自然的生物总群,也是依靠自身的特有节奏进行集体协作和生存的,对于单个个体的生物来说,它们的节奏杂乱无章,行为能力没有任何目的性和指向性,它们是一个毫无智力可言的低等生命体,但是当这群生命体聚合在一起时,它们会产生出一种令人类都难以企及的高智能效应,这被《失控》作者凯文凯利定义为生命体的“涌现”。

试想一下,为什么每次大雁集体飞过天空会呈现出特定的形状,而且它们之间的距离和间隔出奇的一致,就连翅膀扇动的频率都相差无几,难道是它们飞行之前彩排好的么?

当然它们没有任何彩排也没有任何刻意练习,可以说它们天生就会,这是它们的本能以及生命智慧自然天成赋予的节奏,这种集体性节奏超越所有单个个体的生命智慧而存在,是一种众愚成智的涌现。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集体共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