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道炎人人都会治,怎么总是反反复复、治不好?

 元康百草园 2022-02-06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Image

详细解读细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诊治指南!



阴道微生态是由阴道微生物群、宿主的内分泌系统、阴道解剖结构及阴道局部免疫系统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环节的破坏都会使得平衡被打破,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Image
在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微生物以乳杆菌为优势菌。当阴道环境被改变时,阴道内在的一些条件致病微生物和外界的病原体就会趁虚而入,乳酸菌的优势地位丧失,多种阴道炎由此而发。

也正因为阴道炎发生频率高,治疗简易,反而也造成了治疗不规范、治疗经验化的现状,如何正确规范治疗阴道炎看似简单,却是最容易轻视的话题。


细菌性阴道炎(BV)


“以少胜多”的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BV)是以阴道乳杆菌减少或消失,相关微生物增多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约22%-50%的女性患病。BV不具传染性,在没有性生活的女性中极少发病。
Image
Image

之所以称为“以少胜多”,是因为引发BV的相关细菌原本就存在于阴道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失去乳杆菌的抑制而大量繁殖,主要包括加德纳菌、动弯杆菌等。

BV发病的危险因素


BV发病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注意其高危因素可能成为预防的关键。

BV的高危因素包括:
Image
Image

  • 种族;
  • 年龄;
  • 性活动(非保护性性交、分享使用性玩具、多个性伴侣或同性性伴侣等)
  • 不良生活方式(如阴道冲洗、未经医生允许的阴道塞药、非正规的阴道保健等)

BV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BV患者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鱼腥臭味的均质、稀薄的阴道分泌物增多,常在性交后或月经后加重。

日常生活中,被洗脑广告“洗洗更健康”误导的女性数不胜数,而这种错误的阴道冲洗会破坏阴道微生态的平衡,并且会让病情变得更加严重,所以BV需要科学地诊治,而不是盲目地跟风。

对于BV,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诊断方法和标准也存在差异。
Image
Image

除此之外,商品化试剂盒(DNA杂交探针检测阴道加德纳菌或用显色剂检测阴道分泌物唾液酸苷酶水平)及PCR技术也是正在探索和逐步实行的检测方法。

治疗

BV与生殖道炎症(如盆腔炎)、性传播疾病(如HIV、单纯疱疹)、不孕、不育、妇科和产科手术后感染、产科并发症(如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和产褥感染)等不良结局的发生相关,故需积极治疗。

当患者出现阴道炎症状、曾有不良孕产史或正处于妊娠期或即将进行妇科手术或侵入性操作时,即可给予治疗,以帮助恢复乳酸杆菌主导地位,降低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风险。

Image
Image
当BV持续或反复发作,可甲硝唑阴道用药。(推荐强度:2级,证据等级:B级)

妊娠合并BV的治疗

妊娠作为女性特殊的时期,是BV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用药更当谨慎!
Image
Image

妊娠期使用甲硝唑有争议,FDA分级中甲硝唑为B类药物,替硝唑是C类药物,妊娠早期禁用替硝唑,应结合我国情况使用甲硝唑。而在哺乳期可用甲硝唑(避免大剂量,推迟12-24h母乳喂养)

BV治疗注意事项

  • 男性伴侣无需治疗,女性伴侣BV需要治疗;(推荐强度:2级,证据等级:B级)
  • 防止双硫仑样反应;
  • 治疗期间应避免使用卫生棉条;
  • 性活动应使用安全套。

尤其需要向患者强调服用甲硝唑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双硫仑样反应,故需在治疗期间禁止饮酒。这点也是临床医生经常忽视的点。

BV随访


症状消失后,无需随访;妊娠期BV应在治疗后1月随访疗效。


滴虫性阴道炎(TV)


“从无到有”的滴虫性阴道炎


滴虫阴道炎(TV)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常见阴道炎,其发病率可达4%-35%。阴道毛滴虫本身并不存在于阴道微环境中,是由外界感染而进入的一种病原体,故其具有传染性且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传播。
Image
Image

TV可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灼热感,部分患者出现尿频等症状;少数患者表现轻微,甚至无症状。

TV的诊断标准也较为简单,即从阴道分泌物中发现阴道毛滴虫即可诊断。

TV的治疗


TV也与多种病原体的感染、生殖道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HIV及产科并发症(如早产、胎膜早破)等不良结局有关,故需积极治疗。
Image
Image

妊娠合并TV的治疗
Image
Image

TV治疗注意事项

  • 性伴侣应同时治疗,性伴侣双方治愈前应避免性生活;
  • 仅4%-10%甲硝唑耐药,除外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再次感染或性伴侣未同时治疗;
  • 双硫仑样反应,在服用甲硝唑24小时,替硝唑72小时,禁止饮酒;
  • 复发率高,治疗结束后3个月应重新行滴虫阴道炎的相关检查。




阴道炎是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各年龄段均可发病。

由其引起的治疗负担,无论是从患者身心方面,还是经济压力方面来说都不容小觑。

只有根据指南规范治疗,才能让疾病得到更快更好的缓解和转归。

本文首发: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本文作者:布丁
责任编辑:一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