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愿军退入坑道,范佛里特大喜:把硫磺岛的经验搬来,我们赢定了

 wwhhyy7277 2022-02-06

1952年9月中旬的一天,美国白宫突然陷入一片混乱,与会的数十位军政界领导显得有些坐立难安,他们焦虑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朝鲜战场的局势,这一年已经是朝鲜战争开始后的第三个年头,战争双方经过几轮的攻防后陷入了僵局,双方对峙在三八线附近,和谈谈不拢、打也打不动,这让美国的高层们十分着急,此时正值美国总统大选,军人出身、曾授衔五星上将的艾森豪威尔如果想要在竞选中获胜,打赢朝鲜战争、至少是打开战争的僵局就成了他最好的竞选优势,于是联合国军第三任总司令克拉克就必须要做出一些有实质性作用的改变来,而这一任务就被交到了范佛里特的手中。

文章图片1

艾森豪威尔视察朝鲜前线

范佛里特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明星班,来到朝鲜战场时范佛里特已经59岁了,此时他的同学艾森豪威尔已是五星上将,顶头上司李奇微还是小他几届的学弟,接近退休年龄,范佛里特迫切希望能再创辉煌,所以对于这一次战斗派遣,他表现的异常积极,因为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文章图片2

范佛里特

很快范佛里特就向上级递交了一份名为“摊牌作战”的行动计划,也就是后来的“金化攻势”,在这份行动预案中,范佛里特计划用5天200人的伤亡代价,以每天250轮至280轮的炮击对上甘岭一带的志愿军施以猛烈的轰炸,彻底与志愿军摊牌,范佛里特会做出这样的方案并不奇怪,范佛里特是美军中“大炮兵主义”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最不吝啬炮弹的一位美国将军,其作战理念就是逢战必先用炮,每一次与敌人交手都会以不计成本地火力进行密集炮击,凡是能用炮弹来解决的问题,绝不会动用其他方式,而这一次他的“摊牌”行动也同样得到了认可。

文章图片3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在经过短暂的准备之后,上甘岭附近的10余个炮兵营在范佛里特的授意下开始火力突击,顷刻间无数条明灭闪烁的弹道将黑暗的天空切割的支离破碎,然后汇聚到志愿军狭小的高地上,不远处正通过望远镜观望志愿军四处躲藏的美军指挥官们信心满满,他们坚信这一次自己不必付出多少代价就能成功达成任务目标,而事实也确实如他们所看到的一样,志愿军阵地表面的工事,在暴风骤雨的打击下几乎全部毁坏,许多战士还未与敌人交手就被强烈的震动震伤了嘴唇和舌头,连耳鼻也被震得不停流血。

文章图片4

美军轰炸后留下的弹壳堆满一路

尽管第45师前沿部队在这种漫天炮火的情况下仍坚守阵地达四天四夜,但随着志愿军伤亡人数的不断增加,第15军军长秦基伟只能下令全军退入坑道避开美军的主要攻击,接下来的战斗只需与敌人打持久战即可。然而,当志愿军退入坑道的消息传给范佛里特后,范佛里特不仅没有忧愁,反而陷入了狂喜,甚至抑制不住的对在座的各位表示“我们赢定了”,范佛里特之所以会有如此反常的情绪,其实还是源于1945年美国在硫磺岛与日本爆发的一场大战。

文章图片5

1945年1月,已经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派遣海空军运载近11万陆军部队逼近硫磺岛,硫磺岛是日本设在日本列岛外围的一道比较靠近日本的防御阵线,只要攻克了这道防线,美国的航母就可以直接把炸弹丢在日本人的脸上,然而,美国人没想到的是,这次与他们在硫磺岛交手的人是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过的栗林忠道。

文章图片6

栗林忠道

栗林忠道曾在美国和加拿大学习和工作多年,在此期间他亲身体会到美国机械化武装部队的可怕杀伤力,目前的日军想要与美军硬碰硬绝没有一点胜算,美军战列舰上的406毫米巨炮和2000磅炸弹可以轻松的将日军轰成粉末,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栗林忠道在硫磺岛玩起了我们中国人最擅长的“地道战”,硬生生将一座死火山掏空,整座岛有一半的区域实现了要塞化,整座岛遍布大大小小的暗堡,大的暗堡甚至可以容纳300到400人。

文章图片7

防守坑道的日军

栗林忠道的地道战带来的效果非常可观,美军几千门大炮在岛上炸了整整三天,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土地挨了近1200吨炮弹和炸弹,但躲在坑道中的日军并没有遭到多大的损伤,美军每次抢滩登陆都会被日军伏击,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美军就发现了日军地道战的缺陷,躲在地下固然很安全,但没有食物没有水源,甚至是没有空气的话,他们还能坚持下去吗?

文章图片8

美军使用火焰喷射器对日军坑道进行焚烧

为了验证这一点,美军先用火焰喷射器等武器将日军坑道中氧气全部烧尽,然后再用推土机铲来大量的水泥和混凝土,把一切疑似是日军坑道入口的地方统统堵住,让躲在里面的日军因为缺乏氧气窒息而死,这一招确实起到了奇效,很快硫磺岛上的枪声就停止了,栗林忠道手里的2万余日军,到投降的那一刻仅剩1083人,当然美军也付出了 6821人阵亡以及21865人负伤的代价。

文章图片9

这一战的胜利给美军日后应对地道战留下了很好的经验,几乎每一位美军将领都将这个经验牢记于心,因此在朝鲜战场上看到志愿军使用地道战后,范佛里特才会如此兴奋,在他看来,这不过是硫磺岛战役的重演,只要把美军在硫磺岛的作战经验照搬过来,志愿军很快就会束手就擒,然而,范佛里特终究还是高兴的太早了,志愿军的智慧远非日军可比,我们的坑道战早已在实践中升华提高到了阵地战的最高水平。

文章图片10

实际上,早在第五次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就已经意识到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是一场持久战,所以为了应对美军强大的火力覆盖,志愿军早早的就开始在阵地上构筑防御工事,尤其是坑道工事,战士们每到一个阵地就要挖掘大量的坑道,有些坑道的深度甚至能达到8层楼的深度,而且顶部还用花岗岩加固,遇到这种坑道,即使美军用当时最大口径的火炮正面轰炸,也无法将其摧毁,当然,如此坚固的坑道,志愿军要挖出来其实也费了很大的功夫。

文章图片11

正在构筑坑道工事的志愿军

一开始志愿军挖坑道所用的工具都是些工兵铲、铁锹之类的农用器具,这些工具用来挖猫耳洞式小坑道时还勉强可以使用,但如果要挖一个有深度、有宽度且非常坚固的坑道,仅靠这些工具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后来我军就发动战士在战场上寻找美军投下的但没有爆炸的炸弹,找到这些炸弹后,有经验的战士就将这些炸弹拆开,里面的炸药留作以后开山炸石来用,弹壳则被熔化用来打造钢钎和锄头,靠着美军的这些炸弹,我军累计打制了1.6万件新工具,7.5万件修理工具,为朝鲜的“地下筑城”运动奠定了基础。

文章图片12

找到炸弹后志愿军准备搬走

志愿军对坑道的理解已经不单单只是简单的防御散兵坑,而是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基于这个理念,我军战士在构筑坑道时会兼顾各方面的因素,比如每个坑道要彼此相连,坑道内部要四通八达,这样就算敌人封住了一个洞口,战士们仍然可以从其他地方撤出阵地,而且彼此之间还能互相支援,为了能在防御的同时兼具进攻的能力,在一些山地构筑坑道时,志愿军还会采用反斜面设置,利用山脊的掩护在背敌面的山坡修筑工事,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整座山都可以为战士们打掩护,敌人的远程炮火很难越过山体打到山背面的志愿军,就算是迫击炮等曲射炮也会被反斜面的死角阻挡,随着后来坑道应用的越来越多,志愿军不断将其升级,截止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志愿军构筑的最终版坑道已经具备七防功能,也就是防炮、防空、防雨、防潮、防火、防毒和防寒这七种功能。

文章图片13

反斜面工事

有了这些先进坑道的出现,范佛里特想要照搬硫磺岛经验的计划很快便落空了,美军用火焰喷射器燃烧坑道,用水泥堵住坑道口,虽然在刚开始的时候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一些未准备充分的志愿军战士被困在坑道中,伤员撤不下去,弹药和吃喝也送不进来,但很快我们的大部队就陆续赶到,上甘岭不像硫磺岛是一座孤岛,被美军一围就外援断绝,我们的背后还有志愿军百万将士、两千万朝鲜人民、六亿中国人民,当得知我军战士被困坑道之后,兄弟部队立即组织救援小队进行营救。

文章图片14

在美军围攻上甘岭期间,我军战士经常会在漆黑的夜里以一个连、一个排为单位,每个人身上背着一个大袋子,人与人之间间隔20米以上,一个跟一个的向着预定的坑道迅速前进,每当敌人的照明弹亮起,战士们就会卧倒在山坡上一动不动,敌人根本察觉不到,就用这种方法,我军战士把几万斤馒头、苹果、白面、饮用水和弹药陆续送进了坑道,而这也成了坑道里的志愿军没有被美军困死的关键。

文章图片15

冒着被发现的风险运送物资的志愿军战士

1952年11月25日,历时43天的上甘岭战役终于拉下了帷幕,范佛里特用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武器、最密集的火力仍未能攻下志愿军的阵地,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中国军队为何会有如此高昂的战斗意志,更不明白这群以命搏命的人为的究竟是什么,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我们的祖国能挺直腰杆,为了身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不再被奴役,他们的生命虽已停止,但无论过了百年还是千年,他们的精神永不会熄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